陕西要美 农村必须美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昔日落后的大荔县华原村,现已变成“多彩渔村”,成为沿黄旅游的新热点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留得住乡愁”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近5年来美丽乡村建设怎么样?华商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我们的奖牌多的已经没有地方挂了,这里主要挂的是中、省、市的奖牌”。9月1日,大荔县赵渡镇严通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军骄傲地给华商报记者展示村委会墙上的奖牌。
陪同记者采访的大荔县美丽乡村办公室副主任郑军乐和赵渡镇党委副书记赵凯哑然失笑,县上和镇上给严通村颁发的奖牌竟然“没资格在村委会挂”。
厕所革命让黄河滩变成最美乡村
54岁的王海军,任党支部书记已经15年,他目睹了村子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咸(此处读han)路黏(此处读ran)人难缠”,王海军用大荔话介绍自己村子的过去——严通村当时地下水难喝,带有咸咸涩涩的味道;路面硬化很少,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最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人很难打交道。
这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即村民号称9省18县——大荔县是移民大县,黄河滩上的住户大多数都是当年移民移居过来的,他们大都来自河南和山东。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大都不同,也存在一些陋习。“粪堆、柴堆、垃圾堆”,这三堆是村里的特色。除此之外,家家门口还有一个旱厕。
王海军说,这一切改变是从2013年8月悄然开始的……最初,县政府硬化路面,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这里许多村民有不打扫卫生的习惯,甚至一年都不清扫自己家院门口,一个是惰性,另一个受“越扫越穷”老观念的影响。”王海军说。于是,王海军召开两委会,两委会成员和所有小组长一起参加,党员干部先带头打扫自家院子,最后,干部们带着扫帚挨家挨户查看,如果谁家没有扫,他们就帮忙给扫。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村民们打扫庭院已渐成习惯。
“如厕难、洗澡难、排污难”是千百年来影响中国农村的顽疾,严通村也不例外。“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臭气冲天、蝇蛆成群是严通村旱厕最真实的写照。王海军先把自家门口的旱厕给拆了,党员干部们也都带头拆,然后给亲朋好友做工作。最终,村子里的旱厕被拆除。如今的严通村,再也闻不到臭烘烘的粪味,村路上整齐的行道树、乡规民约白墙蓝瓦的宣传墙、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材,简直就是升级版的宜居现代农村。
据了解,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该村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陕西省委省政府将该村评为“文明村镇”。大荔县美丽乡村办公室副主任郑军乐说,目前已经将严通村申报“全国文明村”;王海军也曾被评为全国劳模。
美丽乡村更需融入价值观
大荔县有关领导一直坚信,多年后农村将是奢侈品和稀缺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据美丽中国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县委书记、时任大荔县代县长的王青峰回忆说,当年8月,就开始在全县范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环境卫生大清扫、大整治活动。这场全民卫生运动拉开了大荔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
郑军乐说,一开始是全县清扫卫生,全县公职人员每天早上起来到每个单位承包的路面上扫地,后来一些乡镇也向垃圾宣战。
根据县上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县先后动用大型机械5000多台(次),发动群众60万人(次),清理垃圾36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5万平方米,整修道路360公里,改厕5万户,“脏乱差”彻底扭转,镇容村貌有效提升,全县所有村建成了清洁乡村。
以清洁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美好乡村为载体,从2013年8月开始,先后经历了从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1.0版到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共同发展的4.0版。苦尽甘来,伴之而来的是一项项荣誉。大荔县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冬枣名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中、省荣誉称号30多项。
大荔县领导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既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更是教育人、塑造人,提升城乡文明的过程。大荔县委、县政府注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在县、镇、村三级创建美丽银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把开展“最美大荔人”“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评选活动与“ 打造美丽庭院,建设绿色家园”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崇善向上,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美丽乡村大学正在筹建
8月28日,大荔县县长翟玉宝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大荔县在准确把握“三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打破常规思维,跳出大荔看大荔,率先在全省启动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实践充分说明,农业不是包袱和负担,而是特色和优势”,翟玉宝说。大荔“美丽乡村”的成功实践恰恰颠覆了传统农业的概念,把过去第一产业意义上的农业,改造提升为融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新产业、新业态。在某种意义上,大荔的土地就是车间,冬枣等农副产品就是产品。当一斤冬枣卖到几十元、100多元的时候,大荔的土地就是可循环开采的金矿、银矿,而且无污染、可持续。
现如今,大荔县更是将渭北平原建成了一个关中水乡。同时,县上启动了“五年大栽树 同州变绿洲”行动,全面实施“造绿地、植绿树、布绿带”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初步实现“全县大花园、一镇一景观、一村一园林”的美丽景象。
为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培育提升美丽大荔品牌,大荔县委、县政府还决定筹备建立美丽乡村大学。该机构集美丽乡村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培训教育、会议论坛、成果展览等功能为一体,将有效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设计、旅游开发、农技培训、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入开展。
娄勤俭:建美丽乡村要体现陕西符号
大荔仅仅是美丽陕西、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2014年3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出台,陕西省政府提出总体要求:即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以保障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安全为基本要求,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功能提升、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以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村庄为引领,生活条件良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一般村庄为主体的村庄体系。
另据了解,2015年2月,陕西省文明委启动了“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程,提出以民风建设“十个一”为抓手,在“美丽乡村”上构建“文明家园”,到2020年把全省广大农村建设成讲法治、讲道德、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生活美、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人民日报》刊文赞扬“陕西全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美美在心》”。
2014年,时任陕西省长娄勤俭曾在会议指出,建美丽乡村要体现陕西符号。在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基础上进行,不能贪大求全,千村一面,要保留“乡愁”。同时美丽的概念不在穷富,钱多也不等于美。要结合本省省情逐步推进,少走弯路。陕北乡村要有陕北符号,关中要有关中特点。
有专家认为,“留得住乡愁”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留住乡愁,就是把“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变成发现和重塑乡村价值的过程。华商报记者 崔永利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圣强渭南城区国贸十字,车辆川流不息,行人往来如织,几个佩戴红帽子、红袖标的文明劝导员站在路口。他们不仅维持交通秩序,还不时答复市民问询,劝阻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有了这些志愿者,闯红...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