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西瓜现状再调查 华商报记者 崔永利 文/图
今年大荔西瓜滞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产量过大、质量下降、瓜苗嫁接、南方水灾、集中上市等似乎成为西瓜滞销的几大诱因。但记者在历时一个月的调查中发现,政府对于西瓜栽培科技投入的不足、面积上的宏观调控不力、瓜农盲目跟风也是导致西瓜滞销的潜在因素。同时,浙江台州瓜农将西瓜生产地的大荔成功地变为销售地,也给当地瓜农上了一堂生动的营销课。
今年6月底7月初,陕西省大荔县西瓜大面积成熟上市,由于客商少、瓜价低,销售一时陷入困局。看着满地的西瓜,瓜农们蒙了,“烂在地里会有病菌排放,摘下来无疑在成本上“雪上加霜””……
华商报及其他媒体及时跟进,对瓜农的现状给予报道。同时,华商报率先呼吁西安爱心小区、物业为瓜农们敞开大门,并携20多家爱心小区为瓜农架起西瓜“直通车”。此外,西安百余家企业、商家主动前往大荔联系购买西瓜。据不完全统计,华商报此次互动帮当地瓜农卖出去500吨以上的西瓜。
虽然解决西瓜当下供需矛盾很重要,但剖析西瓜滞销原因,或许会给更多人带来启发……同时也是对陕西其他农副产品种植、销售、储藏等领域的摸索和借鉴。
瓜农将西瓜成熟期统一推迟是滞销主因
48岁的郭文侠是大荔县设施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关注西瓜栽培、技术、病虫害预防等是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对于大荔西瓜的种植状况如数家珍。她说大荔西瓜今年栽植的面积大约有8万亩,其中有5万亩是大棚栽植,“黄河滩区的沙地比较适合栽植西瓜,但由于当地风沙较大,加上有汛期影响,所以很难进行大棚种植”。
而西瓜滞销的地方恰好就是大荔县赵渡镇等地方的黄河滩区。在赵渡镇赵东村6组,记者见到了种植西瓜大户——42岁的于长江和44岁的上官小军,“今年确实赔得太惨了。”两人连连叫苦。
于长江今年种了20亩西瓜,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每亩地租金是650元,一株嫁接西瓜瓜苗送到地头的价格是0.73元,每亩地栽的西瓜苗是620株,也就是说每亩地瓜苗的投资是450多元。再加上地膜、农药、灌溉及摘瓜时的人工费(不算自己经营的劳动力成本),每亩地的成本就是2000元。也就是说,20亩西瓜的成本至少是4万元。
于长江20亩地的西瓜分三批卖出,第一次每斤0.26元,卖出去18吨;第二次每斤0.18元,卖出去10吨;第三批每斤0.13元,卖出去10吨。西瓜总计收入是1.56万元,也就是说于长江赔了2.44万。
赵渡镇政府主管农业的副镇长郝宪伟说,由于去年晚熟的西瓜都卖得比较好,于是今年当地许多瓜农将西瓜的成熟期统一推迟,导致集中成熟、上市,这也是当地西瓜滞销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瓜农都有上市时间调控意识
大荔县羌白镇远离黄河,这里的农业大多都是设施农业,也就是大棚种植,西瓜成熟时间提前,错开了露天西瓜成熟的高峰期,能卖个不错的价格。
庞选利是羌白镇姚寨村的西瓜种植户,今年他种了150亩露天西瓜、30亩大棚西瓜。庞选利说,今年的西瓜基本扯平,略有赔损。前期大棚西瓜能赚一点钱,而后期露天西瓜却赔了不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瓜农都有西瓜上市时间调控的意识。比如先种一部分早熟品种,尽早上市追求价格;然后再种一部分晚熟品种,追求产量。这种模式抓住了西瓜销售期的先端和末端,避免了跟风集中上市的弊端。
庞选利认为,有一些瓜农属于跟风冒进型的,这些人缺乏西瓜种植的精湛技术,缺乏独有的理念和引导,在销售过程中被市场控制。庞选利说,很多瓜农还是很有信心,西瓜是大荔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也经受了多次市场考验,已催生出很多有新型理念的瓜农——有认知、肯探索、懂技术、懂市场、善经营。这些人能带动大部分瓜农的积极性。他也希望政府帮扶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质量,良性发展,树立优良品牌意识、生产优质高端产品。
同时,记者了解到,大荔不少瓜农很多年以前已走出大荔,前往华阴市、华州区、三原县等周边地区种植大荔西瓜,而且收益可观。
台州瓜农和他的8424西瓜
7月19日,来自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洪屿村49岁的卢志华和妻子躺在凉椅上,在大荔县城到朝邑镇的路边卖西瓜。在卢志华看来,大荔的西瓜就没法吃。他说曾有几个客人开车买了一些大荔西瓜后,又在他的摊上尝到了他种的8424西瓜,生气得将那些当地瓜全扔了。
就在记者采访卢志华夫妇时,西瓜经纪人刘金锁带着一名客商来采购西瓜。刘金锁说,四川达州果商杨烈常年在大荔贩运当地的葡萄、苹果等水果,这次准备带一些卢志华种的8424西瓜回去。达州当地人非常喜欢吃8424西瓜,卖的价钱也比较高,而大荔当地的“京欣”等西瓜却很难卖。刘金锁坦言,作为大荔人的他基本不吃大荔西瓜,“嫁接的西瓜很难吃,大荔西瓜的牌子被自己砸死了”。最终杨烈以每斤0.8元的价格要了2000斤8424西瓜。而当天大荔西瓜价钱在0.2元左右。记者了解到,今年大荔西瓜价格最低的时候,已卖到分分钱了,而8424西瓜最低价也是0.8元一斤,两者相差10倍。
卢志华说,大荔人种西瓜只抓了西瓜的产量而忽视了西瓜的品质。他们种的8424西瓜五一前后刚下来时,批发价卖到3.5元一斤,从“五一”卖到“十一”,他们大棚里的8424能卖5茬,而大荔西瓜仅一茬就拔掉瓜蔓收拾种玉米了。
卢志华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年都会不定期从大荔带一些自己种的8424西瓜,去台州老家开品鉴会。在品鉴会上,全国各地种8424西瓜的老乡自发聚在一起,看谁家种的西瓜口感更好,而卢志华的西瓜总是名列前茅。卢志华认为大荔更适合种西瓜。
据有关媒体2016年不完全统计,目前有6万多台州瓜农常年迁徙,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土地资源、光照和温度的差异,专种反季节西瓜,种植区域覆盖了海南、广东、云南、四川、陕西等多个省份。卢志华说,在他们老家,很多人都外出种西瓜,有的地方全村甚至全镇集体出动种西瓜。
卢志华的8424西瓜不愁卖,除了口感远远超过大荔本地西瓜外,主要原因是他们使用的是实生苗,也就是西瓜种子直接繁殖的瓜苗。而大荔人使用的是嫁接的西瓜苗。
目前,卢志华在大荔县城关街道办东婆合村3组租地种了29个棚,他说一个棚的纯收入是1万元。而熟悉卢志华的大荔本地人认为,卢志华这个数字有点保守,他在老家盖起了4层的别墅,还买了辆奔驰轿车。
每年国庆过后,卢志华有两个月的休息期,他一般都要回老家转转。到了12月就回到大荔开始育苗、整地,准备第二年的西瓜种植。卢志华说,他们也在控制着8424西瓜的种植面积,以免出现市场饱和砸价等现象。
嫁接西瓜砸了大荔西瓜品牌
在采访中,很多人都表示不愿意再吃大荔西瓜。大荔西瓜的品质为何会下降呢?郭文侠坦言,嫁接的西瓜苗是罪魁祸首。
郭文侠说,由于西瓜瓜苗自身携带病菌,今年种完西瓜后,必须要停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消除田间病菌,才能再次种植西瓜。否则,瓜蔓就会得枯萎病而死去。一些瓜农为了在种过西瓜的田里再种西瓜,就采用了嫁接的瓜苗。以前瓜农是用西瓜苗嫁接到葫芦的根系上,因为葫芦根系发达、抗病毒性强,解决了同一块土地上不能连续种西瓜的难题。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嫁接出来的西瓜口感下降很难吃,甚至有葫芦味。近些年,瓜农又发现用南瓜苗嫁接的西瓜,口感比葫芦嫁接的能提高很多。郭文侠说,农业部门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一矛盾,目前已研制出用不同品种的西瓜苗进行嫁接,这样更能有效提高西瓜品质。但成本很高,一株嫁接好的西瓜苗1.2元左右。
被誉为“西瓜大王”的大荔县颇有名气的经纪人孙大胜自称每年介绍出去的西瓜达几千吨。他说大荔本地人也曾尝试种8424西瓜,但很难成功,因为浙江台州人掌握了独家技术,且不外传。孙大胜埋怨,大荔县农业部门不重视,应该派出技术人员攻克8424西瓜种植期间出现的“破裂”难题。他也承认,今年由于南方水灾,来的客商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再加上大荔西瓜推迟上市,也导致与南方一些地方西瓜成熟期“碰车”。
“当地政府对西瓜的发展重视不够”
对于孙大胜的埋怨,大荔县农业部门一位权威的技术人员王珂(化名)表示认可。
记者了解到,大荔县的西瓜归大荔县设施农业局主管,大荔的设施农业局颇具特色,是全省设置的第一家设施农业局。1998年,时任大荔县委书记王焕友首先在大荔县开展设施农业,很快全县的大棚瓜果占据西安市场并走向南方。他还将大荔县冯村镇船舍村党支部书记李兴社破例提拔到大荔县设施农业局,从此大荔县设施农业处于陕西的前列,山东一些农业大县也频频前来取经学习。
“冬枣和西瓜就像县里的两个孩子,但政府部门在发展这两个品牌时,重视程度悬殊很大。”王珂感慨地说。农业部门的几位干部也向记者证实,好多年都没开过以西瓜为主题的会议了。王珂说,由于对西瓜农业技术不够重视,加上经费短缺,导致农业科技人员对瓜农的服务远不如农技公司。前段时间农业部门准备搞一个西瓜新品种品鉴会,但由于没有主要领导的参加而取消。
王珂认为,农业部门应该有经费保障,让农业部门的产业示范园有自己的实验基地,技术人员种植后摸清新品种的习性,然后引领、带动再推广,由政府承担实验的风险,但一直没人来做这些事情。“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王珂说希望大荔西瓜的明天更辉煌。
新闻推荐
三伏天里来个冰镇水果,那感觉,爽!冰镇西瓜,冰镇水蜜桃,冰镇哈密瓜,冰镇冬枣?没错,来自陕西大荔县的冬枣上市啦!三伏天来颗脆甜的冰镇冬枣,要多美有多美,而且电话一打,还能送货上门哦。大荔冬枣来...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