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健康扶贫的“澄城样板”
通讯员 王宏伟
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生病,是健康扶贫追求的终极目标。今年以来,澄城县围绕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这一核心,以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为抓手,实行分类救治,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等政策,着力提升贫困群众就医舒适度,倾力打造健康扶贫的“澄城样板”。
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
澄城县卫健局揪住“让基层医院看病”这一“牛鼻子”,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让基层医疗机构动起来、强起来,切实减轻老百姓看病的负担。
目前,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全部达到二甲医院服务标准,县级医院更新配置磁共振、CT、生命支持系统等大中型设备20余台,使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就能完成大部分检查检验项目,快速准确诊疗疾病。与此同时,1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配置心电图、X光机、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所有卫生院全部建有高标准的中医馆,为群众提供中药、中医理疗、推拿按摩、小针刀、浮针、葫芦灸等特色服务。160个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巡回医疗包等基本医疗设备,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县医院与西京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连云港第二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今年,3家医院累计派出51人的专家团队来澄城开展工作,服务群众达4806人次,帮助县医院创建市级重点专科4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6个。县级3家医院分别与各卫生院建立县、镇医共体关系,定期派专家在基层坐诊,有针对性地开展带教带学,每月到基层卫生院服务不少于3天,实现优质资源下沉。
县医院与西京医院及18家卫生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在寺前、罗家洼等卫生院建立公共卫生智能健康管理平台,运用互联网集成功能,实现公共卫生服务数据采集智能化,提高服务效率。与此同时,在韦庄、赵庄、王庄、罗家洼、冯原建立数字化接种门诊,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儿童接种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目前,县域内就诊率达95%,群众就医满意度不断提升。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让贫困群众“有好医生看病”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县卫健局通过多措并举引人才、上培下派育人才、薪酬制度改革稳人才等一系列举措,引来好医生、培养好医生,留住一批群众信赖的医生。
多年来,县卫健局为县、镇招聘医学类本科生91名,为医院发展提供后劲。与此同时,每年派出县、镇医疗机构30多名医务人员到省级医院学习新技术、新业务;认真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实行人员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县级医院收支结余的30%用于人员奖励,镇卫生院收支结余部分用于人员绩效考核发放,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全县160个行政村,每村有一名持证医生,通过固定工资加绩效考核,体现了乡医收入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稳定乡医队伍,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狠抓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县卫健局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群众,按患病情况实行分类救治、精准救治。全县531名患有30种大病的贫困户,按照“四定两加强”原则,由县医院统一救治,由科室包联,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管理,对疑难患者联系西京医院进行会诊;对贫困人口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4种慢病的7336名服务对象,进行重点管理、重点服务,开展家庭医生履约服务;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6类慢病的3708名贫困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其规范用药,做好预防保健。目前,全县11470户贫困户全部签约到位,为39461名贫困人口开展健康体检。
为提升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县卫健局举办健康档案、签约服务手册展评和公卫知识竞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镇、村医务人员为每户贫困群众张贴一张“健康素养66条”和“医疗救助明白卡”,使贫困群众随时掌握健康知识,重保健、会防病、少生病,踏踏实实、健健康康奔小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韩乐通讯员杨武)为切实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污染,近期,澄城县开展为期1个月的错时执法,...
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