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出圈 非遗将成国潮“点睛之笔”?
裴正明展示创作的寿星葫芦。 (记者 杨力 摄)
时代在变化,非遗在发展。非遗人在时代巨浪中寻觅非遗发展新路标。无论是90后还是60后,无论是学院派还是资深传承人,他们一方面扎根传统设计出更时尚化、生活化的非遗文创产品;另一方面,流行品牌开始找到非遗人跨界定制。当需求大门打开,非遗对扶贫、乡村振兴也显现出重要作用。专家认为,流传千百年的非遗,当初很多是时尚潮流。传统文化复兴,尤其国潮兴起,非遗将迎来一个爆发期,成为国潮的“点睛之笔”指日可待。
90后:用设计“重新定义”葫芦烙画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寓意“福禄”,它是蔬菜也是文玩。作为国家级非遗葫芦雕刻的一种,葫芦烙画是明代就有的技艺。90后裴正明学的是中国画专业,2016年从西安美院毕业,随后学习葫芦烙画并创业。他的葫芦工作室,有很多第一眼看不明了的异形葫芦,通过精心设计,创造更多用途和时尚造型。
葫芦形状有八宝葫芦、鸡蛋形、苹果形、范制葫芦等,还有不少奇形怪状的异形葫芦。“高考前后几天,大毛笔造型的葫芦出了10支,上面烙有‘金榜题目’等,是个好寓意。”裴正明说大毛笔造型用瘦长的异形葫芦,在他心中没有废品葫芦。和同行不同,他会收大量的异形葫芦。“分拣后会有不少孤品。等一等,想一想,一个个来立意设计。”他拿出几个半成品的葫芦:大肚子锦鲤、石榴造型、十八般武器中的长刀……他用专业特长扎根非遗技艺,也让原本弃之不用的异形葫芦有了新的生命力。他的葫芦作品最小的不足一厘米,最大的有一米多高,造型图案足有上百种。
他紧跟潮流,把不倒翁小姐姐、唐妞图案烙上葫芦,还有爆款的福袋、小黄人造型。以前的文玩葫芦多是摆件、把玩件,裴正明说设计上要更时尚美观,用途也要更生活化。于是有了葫芦香囊、葫芦打火机、葫芦车挂件、葫芦茶具、葫芦项链……他说葫芦是一个乾坤世界,要把传统题材和现代人的用途、审美结合起来。
裴正明销售渠道线上线下都有,一年售出大大小小五六万个葫芦作品,一个人忙不过来。“这两年我被邀请去未央区给残障群体做技能培训,培训过100多人。”他和其中喜欢技艺也有天赋的人合作。“工作室招了3个人,还有5个人是以合作的方式参与,我有活儿就给他们下订单。”下一步,他想在省内找葫芦基地合作,从源头上让葫芦形状更加精准。“现在努力以非遗技艺求生存,希望今后能让葫芦更年轻更时尚,可以帮助更多残障人士。”
60后:用澄城刺绣打造服饰爆款
60后武麦花是澄城刺绣的市级非遗传承人。原本是个普通的绣娘,人生转折从2015年被选中去清华大学参加首批全国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开始,之后陆续参加高校组织的针对非遗人的培训,系统学习美术、服装设计。她用澄城刺绣研发出虎头眼罩等让人眼前一亮的时尚文创产品。去年她接受了流行服饰森马的邀请,和年轻设计师一起,设计出今年新春爆款。
合作源于武麦花是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大学特邀驻地创作传承人。“森马与创新中心联手,让95后设计师和我合作,用澄城刺绣为年轻人打造一个鼠年的图案。”她们最后设计出的图案是米老鼠舞狮,有米奇、米妮两款。“舞狮有年味也是澄城刺绣的代表性图案,这个绣种本就来源于生活。米老鼠是年轻人喜欢的卡通形象,它的造型也能呈现澄城刺绣特色。”她在这个中西合璧的图案注入更多中国风。米老鼠的头发用絮絮绣表达得生动真实,裙边用滚针绣有层次感还能飘扬,狮子眼睛用花馍的工艺显得立体有神。
“这个图案用在了一款卫衣上,一推出就卖断货了,他们给我的反馈是自己人都抢不到。”武麦花说这款卫衣大概销售了十几万套,特别受年轻人的喜欢,她也很自豪:“我对自己有信心,其实传统技艺也可以设计出很时尚的潮品。”
武麦花在非遗创作路上多元探索。她开发平价的十二生肖眼罩有了连续订单、时尚服饰和家居是她今年的主要设计方向、外省景区和她签约文旅商品定制、她的“麦花田”“武氏麦花田”两个商标已申请成功……还有大品牌找到她希望合作。她在设计、销售和跨界合作中,不断探索定位。“有十几个长期联系的绣娘可以接我的活儿,但和大品牌合作,订单量大手工赶不过来。”这个问题更深层的选择是再往前走,她是当非遗设计师,还是以非遗创业带动一群人?她还要继续探索。
非遗潮品的“爆发”为时不远?
“要知道原来的非遗人都是弄潮儿,和社会接触得很紧密。”陕西省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百花》杂志副主编撒小虎告诉记者,非遗项目大部分在当时都是潮品。“例如年画、面花等,都是为大众服务的,它们扎根生活才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木版印刷过年印年画,四季印顶棚纸、墙花纸、包装纸等。“很长一段时间,非遗和市场、生活紧紧相连,是一个生态系统。”他认为今天农耕文明远去,迎来信息爆炸时代,人们面临更多选择。非遗项目要注重打通瓶颈,恢复非遗项目之间的生态链,这样会有更大发展。“比如,在澄城刺绣眼罩里加入传统中药的方子,起到名目效果。或者将陕南茶叶、土蜂蜜、藤编茶叶盒等组成一个非遗礼盒。”撒小虎说非遗项目排列组合,会诞生更多新面貌、新产品,带来生命力。
随着国潮的兴起,老字号、老品牌、博物馆文创等受到大众的欢迎。撒小虎提到,如今不少国内外潮流品牌和非遗跨界合作。例如去年西班牙时尚奢侈品牌罗意威赠送给VIP客户的藤编蒲扇,扇面印上字母,加上了吊牌,一下子变成明星用的潮品。这个蒲扇是省级非遗项目黄官藤编的一个产品,它的第五代传承人在汉中创立藤编公司,2017年的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我们去调研,像千阳刺绣也有这样的非遗致富的故事。更时尚、生活化的非遗新品有了市场,一个非遗人就会带动乡亲邻里共同富裕。”撒小虎说如此振兴了传统手工业,让非遗有了扶贫、振兴乡村的能力。
非遗有浓浓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有手工制作的舒适性、定制性,满足了如今人们对生活的更高追求。“这些特点会让非遗在国潮中发挥重要的‘点睛’作用,尤其经过疫情,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更强了。”撒小虎认为,非遗时尚浪潮的到来已为时不远。但要注意根植传统,设计时要更生活化、浪漫化,不能太功利,这样才能做出打动人心的非遗产品。
本组稿件均由记者陈黎实习生孙苛菲采写
新闻推荐
6月18日,警务实战教官(右)正在进行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培训。连日来,澄城县公安局长宁派出所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队...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