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刺绣 心念所至 生万千欢喜

渭南日报 2019-06-21 11:50 大字

渭南日报 记者 程瑾

“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翠竹泣墨痕,锦书画不成,情针意线绣不尽鸳鸯枕。”去澄城县安里镇郊城堡村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时,便想起李宇春这首《蜀绣》。曾经,刺绣是每个女子必修的功课,温暖绣房内的年轻女子将万千情思传递给银针和丝线,针针动情地编织着自己的岁月年华,憧憬着人生画卷如这般温馨平和。

这大概就是手工时代的美好,手工刺绣承载的不仅是独具匠心的艺术美感,更是心念所至,生万千欢喜的感情寄托。

以往也曾去过苏州绣店,江南的灵秀似乎也浸染在那些绣品上,山山水水能分远近之趣,深幽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也曾留滞在川西绣店,一帧帧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色彩明快的独特烟火风格令人着实感叹。不知澄城刺绣又有哪些不同?质朴、善良的澄城女人又会用手中的针线绣出怎样的世界?

六月的乡间,五颜六色的花朵恣意绽放,澄城刺绣市级传承人郭化丽和村里爱好刺绣的女人们,围坐在自家小院里,用针线记录着乡间美景。为表现牵牛花的艳丽动人,郭化丽特意选用了比其本身色彩更艳的桃红色丝线绣制,再在四周点缀上鲜翠欲滴的果绿色叶子,仅仅几株花儿就勾勒出了生机勃勃的一派夏色。

“我们澄城的刺绣最大的特点就是,构图饱满充实,色彩鲜艳强烈,气势流动飞扬,绣出来的图案要像刀切一样整齐,而所绣的内容要有丰富的民俗内涵。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想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针一线里都蕴含着绣娘们对家庭和谐、子嗣充实的生活愿景。”郭化丽说。

正因为有了诸多的人生祈愿,澄城刺绣也根据这些不同类型的祝福有了诸多不同的样子。

“喜报三元”“五子登科”“官上加官”“功名富贵”等绣图,寓意孩子长大后仕途顺利,加官晋爵。

长青的松柏、仙桃、仙鹤、猫、蝶等则寓意老人健康长寿,福气多多。

“鱼戏莲”“蝶恋花”“龙凤呈祥”“凤穿牡丹”“连生贵子”“石榴百子”等图饰祈求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多子多福。

儿童饰品中的“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等,借以虎威驱除邪气,护佑孩童与家庭。

这些不同的图案,被绣在枕顶、童帽、云肩、围肚、裹兜、烟袋、裙子、被面、信插、荷包、桌单、围裙等诸多不同用途的生活物品上,与人们的衣食紧密联结在一起,以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形式发挥着作用。

“澄城刺绣曾经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婚丧嫁娶离不开它,就连小孩的衣服头饰、家里的被面窗帘也都是家家户户亲自绣制。姑娘们从小就跟着长辈们学习刺绣,也会把绣品当作礼物送给亲友。”澄城刺绣协会会长刘秀华说。

如此一来,澄城刺绣的根基也便盘踞在了像郭化丽一样的乡村爱好者的血脉里,他们想用五彩斑斓的刺绣来描绘乡间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刺绣成为澄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尽管艺人们满怀热情,但澄城刺绣在传承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

虽然2013年澄城县就成立了澄城刺绣协会,并且办有澄城刺绣培训班,聘请专业教师且常年招学员进行免费教授。但目前澄城刺绣传承人并不多,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

“现在刺绣付出多,但是报酬少。加上刺绣现在依然保持传统的全部采用手工制作,而苏杭一带的机绣成本低、速度快,给我们造成了很大压力。尽管老年大学刺绣班的学生前后高达3000人,但生活节奏快、市场窄小,很多学员不能按时上课,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刘秀华说。

为使刺绣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澄城县文化馆结合澄城刺绣保护和传承实际情况,投入专项资金对民间艺人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收集民间刺绣品500余件。

我们以为,澄城刺绣艺术的传承,必须在传统与现代之中找到一个联结点。唯有将新思想注入,年轻人带入,与现代的因素互相融合,乡野的东西才能在城市中寻求到一席立足之地。

仔细想来,其实,任何一种文化艺术都存在着变迁的问题,当然刺绣也不例外,作为一种历史艺术的遗留,它总是在时间的过程中慢慢“流变”,其后经历漫长的“文化变迁”才形成今天的形态,而这种形态也仅仅只是瞬间的假象“定格”,再生变迁永远不会停止。基于此,当传统与现代,乡村与都市、农业与工业等社会结构的二元特征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要继续存在发展,刺绣就不得不在新、旧之间徘徊、前进,极力吸收新的元素,大概唯有这样才可能得以延续。

我们希望,澄城刺绣在变迁中丰富内涵,令人感受到不只表面的繁华,更有渗入骨髓的妖娆。

(编辑 褚婷婷审签 徐磊)

新闻推荐

“五毒”穿上身 “非遗”也时尚

华商人文课堂殿堂级的时尚品牌香奈儿,6月2日刚刚结束全球巡展上海站的展览。从巴黎搬来高级定制服装和珠宝,其中Lesage刺绣...

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澄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