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层行札记

渭南日报 2018-10-16 01:00 大字

经开公安分局 高航飞

今年9月份,我光荣地加入了渭南市公安局组建的“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作为一个刚迈入警队的新警,能参加全市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演出活动,追随那面挥舞着的红色大旗,走遍各县市局,为丰富基层警营文化生活献出一份绵薄之力,跟随小分队演出的日日夜夜,是我人生宝贵的一笔财富,能加入这样一支队伍,我倍感荣幸,无比自豪,

我们的队伍,是一支勇于担当和奉献的队伍。文艺小分队组建之初,艰难险阻困难重重,小分队顶着时间短、人员少、任务重的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队员们纷纷献计献策,主动请缨分担表演任务。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从市局大楼到排练场地,从背景音乐到服装道具,从队服队旗到节目编排,市局宣传处领导和小分队队员们主动放弃周末休息,加紧排练,从组建到巡演不过4天时间,便成功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完成了一台精彩的演出!小分队一路奔波,一路收获,为奋战在一线的战友们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我从同行的领导和队友那里学到了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敬业精神和优良的工作作风,4天,9场巡回演出,向上千名战友及家属送去市局党委、领导的关怀,这一路,路长情更长!是责任和担当让这群“文艺队员”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市局党委交给的任务!

我们的队伍,是一支洋溢着才情和朝气的队伍。文艺小分队文艺组的成员们都才情满怀、多才多艺,使得只有区区十几人的队伍,在短短4天内便撑起一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演出——传统快板与流行喊麦默契配合,柔缓的太极与阳刚的舞刀表演完美交融,还有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一线民警辅警的热烈欢呼和阵阵掌声。到最后,甚至队员们一人分饰多角,摄影师唱起了歌;演小品的“兼职”做了主持人;说相声的和喊麦的帮忙调试音响,搭建舞台;年幼的“刀客”向老朱学起了快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大家都不是专业人员,但却因艺术欢聚一堂;队员来自不同警种,却因同一个使命汇集一处;我们放弃休息,为同一信念舍小为大。看见队员们对台词、吊嗓子、练功的身影,看到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场景,我为小分队这个集体而感到自豪。

我们的队伍,更是一支不怕困难和团结向上的队伍。从第一站澄城县开始,小分队的4个女生便主动承担全队化妆任务,为每场演出的顺利进行忙里忙外;李剑副处长为保证演出质量,不顾风吹雨淋亲自搬运音响设备、张贴横幅、监督舞台搭建;年纪最小的队员刘宇航与薛宇豪为了呈现更好的节目效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表演时的动作和语言;我们的摄影师赵孟、编辑宁悦含、张凡、吉鸿飞为了第二天能同步演出讯息,每天要工作到凌晨,倒头再醒来又要马上奔赴下一个站点;到第三站华州区时,队员陈筱咏、南楠、孙一凤因为用嗓过度,声音变得沙哑,老同志朱忠义、赵国祥、徐永康和老大哥孙巍因为高负荷工作引发高血压,仍轻伤不下火线;我们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排练,吃饭喝水都是匆匆解决;我们曾冒着烈日演出,在别人穿着短袖的时候有的队员为了节目需要穿着厚厚的演出服汗流浃背;没有化妆间,大伙便挤在旁边小屋子里搞定一切;到后场时队员们或是腰酸背痛或是喉咙沙哑,但每场演出仍然竭尽全力,从始至终,大家风雨同舟,团结一心,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文艺小分队带给我的触动太多。

能加入小分队这个大家庭,能够和各地的战友们一起走过一段难忘的旅程,真的是一段十分珍贵的记忆,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虽然偶尔也会感觉到苦和累,但看到各地战友的欢笑和阵阵掌声时,我感到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新闻推荐

澄城县返乡群众创业忙

本报澄城讯(记者冯战武通讯员甘甜)截至目前,澄城县新增创业就业人数5000多人,创办市场主体达2800多个,规模以上返乡企业创造的...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