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瑰宝“活”起来 渭南市多措并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渭南日报 2018-09-06 01:2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程瑾 实习生 程宇婷)日前,记者从渭南市文化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109项,市级项目287项,中省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数量均位居全陕西省首位,相继出版了《可爱的渭南·非遗》《古调独韵·阿宫腔》《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等著作,使非遗文化实现了由“夭折”向“勃发”的转变,让民族瑰宝真正“活”了起来。

近年来,渭南市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活态传承理念,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加强培训力度,切实提高非遗保护传承能力,连续举办了全市非遗概况、非遗理论与实践、非遗生产性保护、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申报等培训班,推荐参加中省举办的各类传承人业务培训班,提高了全市非遗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各县(市、区)还将民间艺术纳入公共文化服务培训工作的范畴,做到培训辅导时间、内容、制度、人员和效果“五落实”。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扩大渭南非遗社会影响力。打造了“匠心遗韵·非常精彩”非遗网络直播的非遗宣传活动品牌,“非遗网络直播”通过现场解说、互动将固有认知中“高冷”的非遗,转变为年轻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把文化资源活化,让网友身临其境。目前,已经制作了华州皮影、合阳面花、澄城刺绣等11期直播节目。同时,通过国内外重大文化交流活动,让非遗走出去,对外讲好渭南文化故事。每年组织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各类展演展示活动1000余次。

新闻推荐

骗局3 骗女友 单身妈妈贷39万帮男友开店 被抓才知对方用假名有家室

华商报讯(记者卫楠通讯员张宇涛)单身妈妈独自带孩子不易,微信结识单身网友交往确定恋爱关系后,男友以开店没钱等为由让她想办...

澄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澄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