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非遗创新走入现代生活改变乡村文化生态 专业性帮扶令非遗“重获新生”
武麦花带领绣娘绣制眼罩。(记者 杨力 实习生 慕琼 王艺嘉 摄)李建鹏为唐三彩马修坯。 (记者 杨力 实习生 慕琼 王艺嘉 摄)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出镜率”极高。各种非遗技艺的纪录片、专题片层出不穷。村子里的老匠人守着老手艺的固有印象,却早已发生质的改变。这一年,不少非遗技艺传承人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在专家、文创团队或企业的协助下多方发力融入时代。开发文创新品、成为研学“景点”、异地成立传播中心……多方助力非遗创新走入现代生活,也是在恢复几十年前断裂的好“传统”。专家认为,一旦融入当下,一项非遗技艺就会带来连锁反应,实现保护传承、文化脱贫,最终改变乡村文化生态。
多方助力非遗创新
专业性的帮助带来非遗创新,53岁的武麦花感受最为深刻。两年多前,这个澄城刺绣的绣娘被选中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文化部主办的首批全国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专业性的学习让她对刺绣技艺的未来彻底改变了思维。她在文化部、清华大学的扶持下,探索着尝试着改变着让技艺走得更远。
“去年和绣娘们做了两批虎头眼罩,这是和北京一家文创公司合作开发的。”她面临艰难的选择,做精品费时费工成本高,图案简单她觉得亏欠技艺。这个平衡点她现在好像找到了。“我要做防雾霾口罩,点缀性的刺绣。”武麦花很坚定,已经选购的里子、面子、防雾霾的片都有质检报告。她背后有清华大学的老师一直在帮她,如今已经设计了5款。“两个老师有自己的品牌,还要我加入一起设计其他东西”。创新产品中,武麦花开始像一个设计师了,她受邀做了一批精品刺绣将被摆放在当地政府的会客厅里展示。
30多年里经历唐三彩的市场起伏,52岁的李建鹏给这门技艺找到了一条新路。位于西安唐家寨村的唐三彩烧制技艺传习所建起并挂牌开放半年时间里,一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人的学生研学团。“现在很多旅行社把我这里作为一个研学团的点,明年还要接待外国学生团。”好看又带着浓郁大唐气韵的唐三彩,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震撼。一般来这里是半天时间,先带他们参观唐三彩的陈列厅并讲解唐三彩的来源,然后看非遗申报片和宣传片进行深入了解。最后是专人指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做唐三彩。“孩子们兴趣浓厚,特别认真,好奇心很强。”李建鹏很开心,他认为让孩子们了解喜欢,唐三彩的传承才有未来。
创新宣传模式让非遗影响更远
2016年位于周至起良村的蔡侯博物馆建成开放,在里面可以看到恢复的古法造纸技艺,一张蔡侯纸要36道大工序流程。“现在已经被推荐申报陕西省首批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正在等待最后的消息”。起良造纸技艺的恢复发起人刘晓东,68岁的他今年还有两个更大的动作。
一是和北京一所高校科技设计团队合作,想定制机器人来做“捞纸”环节的创新。这个环节是制作流程中难度最大的,只有一个师傅会捞大纸。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结合,会让研学基地更有看点,也能提高效率让质量更好。当然工艺流程是不变的,其他流程还是人工完成。他说还要在北京建一个中国绿色古法造纸基地,和北京一家公司已经谈妥,目前在规划和设计中。古法造纸产品仍在创新,在研发出了熊猫纸、太阳纸之后,今年还想用蔡侯纸来做拓片、线装书等文创品。
鼻烟壶里别有洞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铁山开创了秦派内画,去年到今年,他和香港一著名珠宝集团合作,陆续到深圳、顺德、上海、香港等地进行公益性的秦派内画展。“鼻烟壶用的是水晶材质,也算是和珠宝跨界融合。”他说目前国外品牌、香港企业甚至南方企业都在做这类公益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我们去展览也不是以销售为主,而是以传播非遗、让更多人关注西安、陕西的传统文化为主。”内画受众更偏向于南方和海外,张铁山打算在香港设立一个鼻烟壶内画艺术展示中心。“地方已经选好了,在此基础上再架设一个陕西省民间艺术展示中心。更好地宣传传统技艺。”
如今的非遗技艺似乎有一种新的凝聚力,正吸引着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文创团队和企业的靠拢。在多方的助力下,非遗技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吗?会给乡村带来改变吗?
重拾帮扶“传统”振兴乡村文化
“非遗技艺的产品创新,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省非遗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撒小虎告诉记者,当时还没有非遗这个概念,统称为民间工艺美术。那时候的省群众艺术馆(如今的省艺术馆)组织画家、西安美院师生下乡和民间艺人结对子。大背景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各地纷纷开办工艺美术厂,那是工艺美术创外汇的发展期。
当时的专家下乡一住就是半个月、一个月,先当学生向老艺人学习,对民族文化有了解和敬畏之心,再和艺人一起创新图案和形式。“比如代表性的凤翔泥塑,就是在结对子的情况下有了创新,才有了那时到今天的发展壮大。”撒小虎说,这种情况到上世纪90年代戛然而止,因为时代变了,各工艺美术厂纷纷关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生产时代来临,农耕文明远去,很多东西的用途被取代,老匠人没来得及跟上时代疾行的步伐。“非遗就是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稍微改变思维去创新就会很有前景。”撒小虎说现在其实在恢复过去“结对子”的传统,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文创团队和企业正在成为时代和非遗传承人之间的桥梁。
目前大多传承人是中老年,更需要鼓励他们为当下生活创新,开发出艺术性的生活用品,而不是纯艺术品。“有需求,价位不高,路才会越走越宽。”另一方面,年轻非遗传承人大多有互联网思维,也见过世面。他们也在给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有的非遗技艺在这种帮扶下已开出创新硕果。”撒小虎告诉记者,汉中南镇藤编技艺就是一个例子。一位在南方打工的传承人被动员回故乡,带回新的思维和样式,在当地文化部门扶持下,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形成两个合作社、实体与网络销售的渠道,一年净产值达几千万元。当地妇女愿意留下,外出打工的人也陆续返回。撒小虎说不仅非遗技艺融入时代是一条路子,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针对学生或者外国友人的研学之旅,也在给传统非遗技艺带来新的生机。
当一个非遗技艺和现实顺利接轨,一个乡村的面貌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开始因为有了市场,愿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少了,留下投身非遗技艺的人多了。技艺本身保护传承不再是问题,当地也因此实现文化扶贫。撒小虎说最重要的是,长此以往最终会振兴乡村文化生态。
新闻推荐
咸阳市监察委员会在全省首家对外挂牌并召开组建转隶大会,市委书记岳亮指出: 要让这块牌子迸射出风清气正的光芒 传递激浊扬清的力量
咸阳市监察委员会已挂牌成立华商报记者陈静涛摄华商报讯(记者陈静涛)12月15日,咸阳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在全省首家对外挂牌。在当日下午召开的组建转隶大会上,咸阳市委书记、市深化监察体...
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