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满纸风云细节处—— 评章学锋 《秦商史话》

宝鸡日报 2017-10-25 16:45 大字

◎刘宁

毋庸置疑的是,凡与秦地有关系的人和事,都少不了一种刚梆硬正、慷慨激越之气。章学锋以吴越人在秦二十余载的生活积累,著《秦商史话》便有了秦人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沉下心来做事情的坚韧精神。

就写作的对象来讲,从半坡人的物物交换开始,延展到当下商业贸易,秦商跨越的历史时间之长是一般作者很难驾驭的素材,而商人的历史又多涉及国家、社会各方面内容,仅此两点,便知道章学锋在写作这部书时面临多大的挑战和多少困难。然而,能够写出一部既贯通古今,又经久耐看的秦商史,这毕竟是章学锋梦寐以求的事情,为此他在构思上下足功夫。一般而言,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学术研究,都喜欢能够小题大做的题目,而做大题目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可偏偏章学锋是属虎的人,也有敢于吃天的豪情,可要吃天,究竟如何要把天吃下来?这是考验章学锋写作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在我看来,这部秦商史的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章学锋果然出手不凡,《秦商史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大格局、小切入点。即写作时先经过了精心选点,所选之点勾连起历史大动脉 ,折射出时代之特色。浩浩三十万字秦商史,章学锋选择了货币、行会、会馆、家族、人物这些秦商具象来还原历史,这就把大历史放在具有高度浓缩性的小具象上。交换是社会重要的经济方式,货币则是交换所赖以实行的承载之物。秦半两、汉半两、五铢钱、飞钱、交子这些货币的变迁正是国家管控下商业变化的历史。而行会是实体,会馆是空间,作者举秦商所建山陕会馆在北京不下 45处,在西安市内也琳琅满目,索罗巷山西会馆、西大街梁家牌楼三晋会馆、五味什字澄城会馆,林林总总、举不胜举。涉猎的秦商家族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渭南赵家、旬邑唐家、典当贺家、大荔李家、韩城党家、泾阳姚家,家家有特色,族族有故事,从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秦商家族史。

我非常赞赏章学锋在后记里所说的几句话:“真相以碎片化的形式,幻化成时断时续的细节。我置身在大历史之中,采集那些被别人忽视的不屑一顾的细节。正是这些不被重视的细节,因为时间久远而变得格外巨大。”我认为浩大的历史落实到上述具象中,甚至更微小的细节描写处,这部秦商史便是扎扎实实、鲜活灵动的历史,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和阐释。

《秦商史话》第二大特点是以文证史。作品以史话来命名,可见有史的结构、故事的表现方式之追求。就呈现给我们的《秦商史话》来看,章学锋在史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是历史文献资料的充分准备。书中引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隋书》《新唐书》《宋书》《元书》《明史》《清史稿》《清史录》等中国古代正史之作。显然,做秦商史,必然会调动大半部中国史,这就意味着作者必须翻阅汗牛充栋的史书,从浩瀚的史料中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这是一项艰辛而需要顽强毅力的事情,无疑,章学锋做到了。然而仅有此史料,《秦商史话》尚且无法传神生动,章学锋在书中还大量使用诗词歌赋、民歌、民谣、报刊文章为证秦商史,这已超出正统史学家对史料运用的范畴。当然,这种以文证史的方法也并非章学锋首创,中国文学中有诗史相称的传统。对于史学家来讲,第一要务是对史料的精确进行考订,以便探讨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二任务便是要以清晰优雅的语言将其内在关联重新叙述出来。章学锋显然是对自己所使用的史料做了精确考证,接下来,考虑的是如何运用优美雅致的语言进行陈述。在我看来,诗词歌赋、民间俚语的引用,不仅是对书中正史的一种有力补充,也增添了作品的好读、耐读性。更有独创性的是,用范宽《溪山行旅图》解读秦商运载瓷器事件,这又将以文证史推到了以图证史。而讲述邵平卖瓜、宋清卖药、窦乂买坑等秦商故事,作者已经跨越了传统史学庄严肃穆的界线,然而,我们又丝毫感觉不到这部著作的随意性,因为作者对待史料的态度是审慎的,以文证史、以图证史、以讲述故事的方式重构秦商历史,是作者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而这些还只是章学锋所做的文献钻研的结果,读《秦商史话》我们能强烈地感觉到作者曾经有实地考察经历。因为如果没有长时间深入现场的调研,是不可能有那么多对秦商生活地域细致的场景描述。看他写的唐代东西二市遗址,仿佛唐代商业生活历历在目;看他描述的严谷声父子创建的书馆,似乎又见数以万计的藏书陈列面前。如果说描写陕西境内的商人活动是作者有地域之便,那么对四川、内蒙古、山西等地的描述,便是章学锋为写这部著作时足迹所至的结果。

就此,毫无疑问,整部《秦商史话》充溢着一种充实感,因为它是作者认真查阅文献资料的硕果,是作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必然回赠。如果再细心点,便可发现书中的注释也是作者用心之处,尤其是那些长条注释体现出作者写作的严谨性。因此,可以说《秦商史话》是一本用心写作、耐心打磨出来的作品,仅从后记作者所述,这部书稿打磨也有四五次。

《秦商史话》的第三大特点是内容的丰赡性。著作虽命名为“秦商史话”,但却是以商务、商人为主线,牵扯到秦地乃至全国,政治、军事、历史、地理、饮食、藏书、建筑等诸多方面内容和知识。因此,与其说它是一部秦商史,不如说它是一部秦地文化史、生活史和社会史。商业是一个上关国家命脉、下系百姓生活的实业。在社会生活中,国家政治军事活动哪一桩不和商业联系在一起?人们的衣食住行哪一件不和商业有关系?而看作者笔下描述的隋唐长安城、民国西安城市街巷商铺,便可知他对自己生活的这座都市的熟稔程度。更有趣味的是章学锋还列举出:西安城内冯克昌创办的西安饭店、李芹溪的曲江春酒楼、小李的德懋恭水晶饼、樊炳仁的樊记腊汁肉店、何东义的春发生葫芦头泡馍馆、孙广贤的老孙家羊肉泡馍馆、张文祥的同盛祥泡馍馆,林林总总这些老字号和老百姓的口腹之乐联系在一起。这样看来,《秦商史话》就如一轴长卷的秦地生活图,从远古慢慢展开,依次历朝历代的秦地人生活其上、活动其间,于是,仿佛面前卷舒风云之色,耳边听市集嘈杂之声。

再放远看,历史上秦地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所牵扯的更遥远的人和事,也都在作者的这轴画卷里出现。作者谈盐铁会议与西汉政治关系,巴寡妇清资助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事宜。国民生计与秦商有关系,军事建筑与商人有关系,而丝绸之路上发生的国际贸易又将秦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因此,一部秦商史,也是一幅世界贸易图;一部秦商史,也是一部世界各种文明融合碰撞史。

至此,便愈觉得手中这卷洋洋洒洒三十万言的《秦商史话》之厚重,说它立意宏远,可它切入点小;说它资料翔实,却字字传深情;说它专注一物,可又牵一而又有万千风景。于是,不禁感慨:

五千年来食货事,慷慨秦商万里程。

而今满纸风云处,细节深处竹书情。(刘宁:文学博士,历史地理学博士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化研究。)

新闻推荐

作文大赛本周日截稿 要投稿快抓紧

漫画/张永文自7月19日“我与名家同写作”渭南市第六届暑期作文大赛征稿开始,截至目前,组委会已经收到作品千余篇。本周日,大赛将截稿并进入评选阶段,还没投稿的你,快抓紧时间投稿吧!今年,大赛主题为“我...

澄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澄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