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新农人: 富硒种植成为提质增效的新抓手

陕西农村报 2021-09-15 02:37 大字

?邵友朋(左)和渭南市农经站副站长刘庆民在田间查看富硒玉米长势。

吴武刚 刘庆民 文/图

“孙厅长,您好!我们临渭区现在种出了富硒小麦,磨出了富硒面粉,想请您尝尝。我们的富硒小麦通过了鉴定,而且得到了安康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认可,并和我们签订了购销合同。我想问一下您,省厅对发展富硒种植有没有支持政策,还想通过您给我们多做介绍,让我们富硒小麦有更大的市场。”9月7日,渭南市临渭区田市镇满寨村农民邵友朋对着镜头向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说。

原来,邵友朋今年种的300亩富硒小麦获得丰收,并通过了有关鉴定,与安康一家富硒农产品公司签订了12万公斤富硒小麦购销合同,合同约定富硒小麦在普通小麦市场价之上,每公斤加0.2元收购,仅加价部分就增收近10万元,这标志着邵友朋研究多年的富硒小麦得到了社会认可,以喜人的开局正式走向市场。

邵友朋在贫硒的渭北土地上种出富硒小麦,也是经历了一番周折。他通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的老同学,认识了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2008年成立了渭南天瑞优质小麦生产合作社,托管地从一组的50亩地发展到5村10组200户共2150亩。为让小麦提质增效,2014年开始,邵友朋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富硒种植的胡教授设计、指导、大田轮番实验,经过不断摸索,从用有机硒到无机硒,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在2017年大幅提高了小麦含硒量。

2017年,杨凌召开了一次全国性小麦生产学术研讨会,邵友朋是参会的唯一一位农民,而且破例三次登台发言,就是因为他是全国仅有的三位富硒小麦研发者之一。2018年至今,连年送检结果显示,他生产的富硒小麦含硒量是渭北传统小麦含硒量的15倍,富硒小麦大量产出了,但如何把它变为商品还有一段路要走。

“你看这是检测报告,每公斤花椒含硒0.23毫克,硒参数都达标了,还略高,我们生产出富硒花椒,最近卖出的最好价钱是每斤300元……”中国富硒联盟会员单位、渭南高新区新丝路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建信高兴地说。

据了解,兰建信是当地第一位将瓢虫和蚯蚓放到花椒园的农民。他用瓢虫来控制蚜虫,用蚯蚓来化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激发土壤活力,同时在适当的季节和生长期,把硒肥通过“施、喷、灌”等方法施用到花椒园。这样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模式还辐射到了白水县、华州区,目前已经累计发展富硒花椒园近200亩。

澄城县的李会军成立了金粒香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了谷子种植产业化,带动冯原镇、王庄镇、赵庄镇、安里镇等地数十个村庄种植谷子1800余亩,其中富硒产品占六成以上,2020年的销售额达600多万元;富平县别巧茹家庭农场与省有机协会联合建立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富硒有机苹果,并向消费者公开承诺:“我们的苹果,脆甜可口,零农残,可追溯,不满意,保退换”;韩城市孟一沟花椒核桃专业合作社生产出了“孟香娇”牌优质花椒及系列产品;合阳县雨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好家米”……

近年来,渭南市农业农村局、渭南市农经站在全市6539家合作社、18864家家庭农场中推动、引导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富硒种植”产业,把富硒打造成为全市区域公共大品牌下的高端功能产品,抢占高端场,推动全市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他们还提醒新农人,不要把富硒农业当作一个炒作的噱头来干,不要简简单单地相信“我们是富硒土壤,种出来的是富硒农产品”,更不要随心所欲地喷施点硒肥,就想搞出富硒农产品,而是要以严谨的态度研究,搞清楚、弄明白、落实落细,把富硒农业当作产业和事业来做,决不能敷衍了事,这样消费者才会认同,市场才会认可,农民才能真正收益。

新闻推荐

白水县抓好镇村大厅建设 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本报讯(记者魏宝宝通讯员石婷)今年以来,白水县始终将满足群众的办事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全力以赴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不断...

白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