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带来喜洋洋

西北信息报 2020-12-17 08:27 大字

冬日里的沟沟坎坎,荒凉却透着生机。“掌柜的,羊回来了!”“好,来了!”

“我的羊娃子回来了,我去接羊仔……”一阵阵吆喝声,打破了冬日暖阳照耀下的宁静。一位头戴帕帕的老人一路小跑着向羊群奔去。

“哎呀,老杨你慢些跑,多大年纪了,小心些。”白水县西固镇四河村驻村工作队长闫立富看着小跑的老人打趣道。

今年72岁的老杨名叫杨大连,以前是四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可是村里有名的养羊能手。

“嘿嘿,怎么样?我的羊群壮观吧,我现在的日子美太太,去年光养羊就挣了7万元,把借的钱都还完了。”老杨得意地说。

7万元,对老杨来说是一笔她过去想也不敢想的数字。

“这一切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脱贫好政策!”转头望着院里争相吃草的羊群,老杨讲起了她的脱贫故事。

回首原来的日子,依靠家里的几分薄地和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温饱和生计。然而1998年,大儿子因为一场交通事故不幸去世,儿媳外嫁他乡,留下两个小孙子无人照看。当时有人劝说老杨把孩子送人,在小儿子家好好享福就行了。老杨却坚定地说:“再穷,我也得把这两个娃拉扯大。”不顾众人的劝说,杨大连和丈夫带着两个孙子一起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兜里只剩下几块钱,吃咸菜都觉得贵。”那会真的穷,丈夫身体不是很好,还要供两个孙子上学,为了生活,老杨东挪西借欠了不少外债。

穷则思变。为了供娃上学,老杨老两口想过很多办法,出去打过工,但因为年龄大了,不好找工作,他们就开始养猪,收益不行又开始养羊。那些年刚开始养,羊价也不是特别好。

“后来怎么样了?”记者问。

“后来,老闫、帮扶干部老马他们来了,把羊送到屋里让我放,还给我们请老师讲技术,这些羊羔长大了能卖钱,攒的羊粪也能卖钱,这些羊娃可都是我的钱袋子。”望着正在吃草的羊羔,杨大连笑得很灿烂,这几年对她来说,好事可谓一件接着一件:2017年给大孙子结了婚;2018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花了1万元就搬到120平方米的二层新房;最近她又加固了羊圈……

2016年,杨大连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在产业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老杨引进了新品种,这种羊因肉质鲜美,产仔量高,非常适合养殖。再加上四河村的地理环境也比较适合养殖放牧,当年就赚了一笔“羊财”,这让老杨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随后的几年里,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有80多只羊了。

“今年老马说还要给我送羊,我没要,老马就帮我加固了羊圈!”边说边带着记者前往她刚刚修好的羊圈去看。

两间窑洞前,一群小羊撒开蹄子玩耍。

“这是我今年刚加固的羊圈,规模虽然比不上养殖场,但羊住到里面肯定比之前舒服多了,这几只是前段时间刚下的羊娃,公的能卖600块钱,再大些更值钱。”老杨指着撒欢的小羊羔说。

“老杨,看来你这两年挣了不少钱!”闫立富打趣道。

“那是,咱现在出门腰杆子也直了,不用求人了。”说着老杨直了直腰板。

“咱这老杨不但自己一个人富,还让村里其他人跟着她养羊,没钱的人想养,她就把她的羊娃给人,说等卖了钱再还她。”闫立富告诉记者。

“哎呀,闫队长,看你说的,这些年多亏这些羊。现在我日子好了,有能力帮别人了,就帮了一点忙,比起你们帮我真是小巫见大巫了。”老杨说。

“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等明年小孙子领对象回来,我再把这些羊一卖给我娃装新房、娶媳妇,我觉得我就是这村里最幸福的人。”老杨提到如今幸福的好日子,仿佛说上一天都说不完……张向辉

新闻推荐

“喜羊羊”带来喜洋洋

见习记者任晓彤王乐本报记者张向辉冬日里的沟沟坎坎,荒凉却透着生机。“掌柜的,羊回来了!”“好,来了!”...

白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