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餐露宿追逐花期 养蜂人王参秋的“甜蜜”生活

三秦都市报 2020-04-12 01:24 大字

养蜂人王参秋(右)与“蜂”共舞“追随着花儿迁徙,听起来是件很浪漫的事,但其中的辛苦只有养蜂人自己知道。”4月8日,在渭南市白水县通道村的苹果园旁,养蜂人王参秋一边忙着采集蜂王浆,一边向记者讲述养蜂故事。

王参秋在云南大理的大山深处长大,每年二月带着自己的200多箱蜜蜂离家,他通常会先在四川的油菜花田做短暂停留,再一路从陕西的苹果园奔波到甘肃的洋槐、酒泉的茴香、葵花种植地,9月后再返回云南。也就是说,一年中有8个月的时间他都在各地辗转奔波。

常年风吹日晒,33岁的王参秋皮肤黝黑,笑起来透着一股憨厚劲。穿梭在蜂箱间工作的时候,被惊扰的蜜蜂围绕在他身边飞舞,王参秋打趣,一天被蜂蜇一二十次,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不用处理,也不会肿,身体都有抗体了。”

王参秋介绍,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他13岁就辍学出来学习养蜂了。结婚后,王参秋将妻子也“带成”了养蜂人。“在很多人眼里,养蜂人追逐花期,游山玩水,干的是一项甜蜜的事业,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我们风餐露宿、转场放蜂,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与汗水。”

“一年8个月都奔波在外,这意味着我们完全管不了家里的事情。”王参秋说,孩子不到一岁时,他们夫妻俩就一起出门养蜂了,回去的时候孩子都不认识他们,而等刚建立了感情,夫妻俩又要出门了。他介绍,如今他家老大9岁,老二7岁,每年要出门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拉着他们不让走。“老的、小的我都管不了。”王参秋感慨良多。

虽然辛苦,不过王参秋也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回报,他说自己去年采集了20多吨蜂蜜、1吨多王浆,挣了40多万元,也算是用自己的双手“酿”出了甜蜜生活。等再多攒点钱手头宽裕了,他将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文/图本报记者张晴悦

通讯员冯长涛

新闻推荐

白水县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小敏通讯员吴姝婧)近日,白水县召开2020年交安委第一季度联席会议暨道路交通安全攻坚行动推进会。会上要求,交安...

白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