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巧娘”用双手创造美好新生活

各界导报 2019-10-23 00:36 大字

朱高娜(右)为参观者介绍刺绣作品 受访者供图□赵婧

10月22日,刚刚拉开帷幕的第二十六届农高会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C馆举办的“三秦巧娘”手工艺品暨巾帼现代农业脱贫成果展上,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在“三秦巧娘”的手里重新焕发光彩,也为许多农村妇女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母女绣出“一片云”

“双面刺绣耳环太漂亮了,真想把它们都珍藏起来!”来自咸阳市的刘女士拿起造型别致的刺绣耳环一边试戴,一边不住赞叹。“这些都是专为年轻人设计的时尚耳环。”32岁的朱高娜笑盈盈地指着一排排整齐的小方盒说,盒中的耳环都是由她和母亲手工制作的。

新颖的图案由朱高娜设计,配以母亲精巧的双面刺绣,栩栩如生的蓝尾蝶、娇憨的唐朝仕女,甚至是身披铠甲的兵马俑……一副副新颖别致的“艺术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手握第十届十大“三秦巧娘”奖杯,母亲高云岭自豪地说,“军功章”也有女儿一半功劳。

对家住渭南市白水县的高云岭来说,刺绣原本只是她的一项业余爱好,但精湛的刺绣技艺让她成为享誉当地的“美绣娘”,心灵手巧的女儿也深受熏陶,从设计院校毕业后跟随她学习刺绣。朱高娜还与母亲创立了“芸菱工艺”,尝试将刺绣加入耳环、手包、书签等实用物品中,并通过网络加实体销售的模式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年轻人的想法像一片云,让传统刺绣有了创意。”高云岭期待女儿能让传统刺绣美出新的意境。

巧手贴出爱国情

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前,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簇拥在鲜花丛中,高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伟大祖国庆祝七十年华诞……这一幕总是萦绕在“三秦巧娘”刘爱英的脑海中,她用布满老茧的双手,用朴实温暖的棉布将这一画面变成了最美的布贴画。

“我从小就喜欢跟着我妈做针线活儿,后来我们当地妇联举办了专业培训班,教留守妇女布贴画、棉絮画等传统手工艺,我就报名参加了。”刘爱英说,她是咸阳市淳化县的地道农民,通过学习制作布贴画,她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带动当地留守妇女成立了合作社,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以前留守妇女闲在家中,整天不是打麻将扯闲话,就是打架闹是非。参加合作社不仅能学习一门手艺,还能让姐妹们钱袋子鼓起来,花钱再也不用朝‘掌柜’伸手要了,家庭地位直线上升。”刘爱英说她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让她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据了解,目前全省累计创建妇女手工经济实体2846个,

产值16亿元,带动15.8万妇女就业,建立巾帼创业脱贫基地280个,支持女性创办专业合作社1130个,入社家庭10万多户。帮助贫困地区妇女增强脱贫信心,提高致富能力、创造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白水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3.15万亩

本报渭南讯(记者杨晶)10月12日,记者从白水县水务局了解到,目前白水县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15万亩,工程实施后,比传统灌溉...

白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