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村歌读村史 美在白水寄乡愁 ——白水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乡村文化好声音
本报记者 史王萍
有没有那么一首旋律,在你远游的时候,刚听到前奏就泪流满面?是否想起了那淳淳乡音,亦或是那记忆中的乡路……如今,在白水县,以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村歌、村史让家乡的记忆融入白水人的血液里,滋养着每个白水人的心田。
高唱一曲村歌 秀出乡村风采
“村边的长城雄风犹在,扶苏蒙恬两位大将军屯兵守边功名留扶蒙……”无论何时何地,唱村歌已经成为白水县西固镇扶蒙村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声音。
为充分展示白水群众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激发广大村民爱党爱国爱乡爱家情怀,呕歌新时代、迈上新征程,2016年,白水县启动“村歌工程”,通过创作村歌、演唱村歌和村歌比赛,引导和培育群众主动参与乡风文明建设,让新时代的文明风尚深入人心。
村歌是以群众生产生活为基础,突出本村的历史文化、自然风物。歌词撰写完成后,要多方把关,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由专业人士开展谱曲工作,并指导、教授群众学唱传唱。目前,全县86个村已完成村歌创作和编曲工作。
对村民来说,自从有了村歌,他们不仅有了一张“有声”名片,也有了传承精神文明的动力。
“你看,村广场上这么多人跳舞乘凉,但很少有人随手扔垃圾。特别是带娃的人,都能自觉把吃完东西的包装袋扔进垃圾箱。”村里的保洁员赵雅琴说,随着村歌广泛传唱,村里的乡风文明了,群众的素质也提高了。
如今,在白水县的各个镇(街道),道德评议会、善行义举榜、红白理事会等已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支持和点赞。
编撰一部村史 留住乡村记忆
70多岁的孙友柱是西固村村民,他随时收集着关于村里的图片和各种资料,并耐心对资料中提及的地方、人物、事件进行考证。历经5年时间,最终形成了十几万字的《西固村志》。书中记载了水苏村的历史变迁以及农业、手工业、乡村文化、轶闻遗事等村里的历史。
“通过撰写村史,留住村子的记忆,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向年龄大的人考证,不是随便就能定了的。”孙友柱对记者说,《西固村志》第一次印了3000册,很快就被村民一抢而空。
为了让群众记得住乡愁、留住乡音乡情,白水县2016年末,启动“村史工程”,计划分批挖掘编撰村史。各镇办均已成立村史编撰委员会,组织热爱村史整理和编撰工作并具有一定文字功底本村村民开展此项工作。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文物、视频影像等形式挖掘整理村史,充分反映村落的地容地貌、经济基础、文化遗迹、民风民俗等村庄的发展变迁。目前,完成了《西固村志》《水苏村史》《雷牙春秋》《汉寨村志》《扶蒙村史》等近20部村史,30余个村形成初稿,其余村正稳步推进。
建好一座史馆 寄托浓浓乡愁
扶蒙村的村史馆里,最常看到的情景就是长辈指着某件实物或照片给孩子讲当年的旧事。由于富卓村和其他村合并,富卓村村史馆收集的农耕用具、地契、村里的第一台电视等更具展览意义,吸引着外地群众来探寻白水乡土文明的印证。像这样的村史馆,目前在白水县已建成了10个。
今年元宵节,“美在白水·乡愁馆”正式开放。仅开馆3天,参观群众已超过万人。该馆以群众的情感体验为陈展思路,设置乡魂、乡音、乡土、乡味、乡情等展区,生动呈现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烈场景。
杜康镇的乡愁馆则以陈列镇史为主,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乡愁馆。开放半年多来,外地参观者已达数千人。
白水县以村落固有的历史文化(非遗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山水文化、现代文化等为支撑,既充分挖掘共性优势,又突出“一村一品”个性特点,开展乡愁馆建设工程、镇村史馆博物馆传承工程、村史修编工程等,让人们在回忆家长里短中守望互助,在展望新时代美好生活中提振信心,让乡情代代相传、乡愁源源流长。
漂泊在外的游子、离别家乡的故人,心底最深处都有一份难以忘怀的乡愁。只有这些存放情感、心灵的“乡愁馆”多起来,人们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中华文明之根、优秀传统之魂。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赵雷刚通讯员刘敏)近日,白水县食药监局召开作风问题排查整改通报会,会议由局支部书记主持,系统全体人员参加。会上...
白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