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上班咧

渭南日报 2018-08-14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王小敏

“老秦,几点了,赶紧走,别迟了。”张友莲喊着。

“心里有数,嚷嚷啥哩。”老秦不耐烦地回应。他不紧不慢地点了一支烟,扛着铁锹,出门往东走了。

“老秦,去上班呀。”路上村民打趣道。

“噢,老了,老了,开始上班咧。”老秦自嘲。

老秦,名叫秦德明,72岁,白水县雷牙镇刘家卓村人,2016年被列为贫困户。他和66岁的老伴张友莲,一起在旭峥农业有机蔬菜实训基地上班,夏季上午8时到12时,下午4时到8时上班,每月休假4天。他每月工资2000多元,老伴每月也有1500多元,“经济上不再给两个儿子添负担,甚至还能帮衬他们”。

旭峥农业有机蔬菜实训基地是陕西旭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产业项目。该项目位于白水县刘家卓村村东,共有设施农业大棚70座,员工68人,多数是贫困户。

7时55分,老秦到了蔬菜基地。他将架子车拉到有机肥处,抡起铁锹把肥料撂到车上,十来分钟车装满了。他推车进了大棚,又将肥料撒向地里。最后发动旋耕机,泥土与肥料瞬间充分混合,每个土坷垃都被敲得粉碎。

老秦干得起劲,话也多了起来。他说,伺候庄稼得用心,上肥、浇水、除草,样样都不能少。少一环,收成就能降一半。

“工资能按时发吗?”记者问。

“能么,准时发。”老秦铿锵有力地回复,“王总这人好,每月10号准时发工资,从不拖欠。他不嫌我们年龄大,其实是照顾我们这些困难家庭。”秦德明的言语中带着一份感恩情。

“他富裕了,也不忘分大家一杯羹。”和秦德明一起干活的王宏友接过话来。他说,村西南也有王总的产业——苗木繁育中心,这个项目带动贫困户10多家,20余人。

秦德明和王宏友口中的王总,是陕西旭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白水人。他幼时家境贫寒,父母终年辛勤务农,生活却不见起色,成年后他便四处闯荡。随着资本的不断累积,让身边的乡亲致富成了他强烈的愿望。起初,他给贫困户送钱送物,几年下来累计花掉近40余万元,但贫困户的日子并没有好转。他急在心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萦绕在脑海,决定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助推贫困户脱贫,并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每年为刘家卓村、尧头村在册的5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400元。还为像秦德明一样的贫困户提供棚内操作工、技术员、保管员、销售员、包装工等工作岗位,至今已有2000余人直接或间接受益。2017年,公司用工人数86%都是贫困户,每人每天工资70元~80元不等,共计46万元。

日头穿过大棚,晒在身上热辣辣的,老秦的衣背已湿透,他直起腰抹了抹汗,掏出手机,一看十二点了。于是收好铁锹,抖了抖身上的土,钻出大棚,走出蔬菜基地,朝西回了。

新闻推荐

白水县食药监局及时查处中瑞广场一蛋糕房

日前,针对网络曝出的白水县中瑞购物广场麦迦主题生活馆蛋糕店员工在洗碗池洗脚事件,白水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

白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