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新型县市区试点 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 ——安康市创新型试点县建设之白水篇
省市科技部门领导调研白水科技工作
省科技厅领导调研苹果+众创空间
日本花甲专家深入果园现场指导
白水县举办首届苹果科技创新创业大赛
果园机械新产品演示现场
本报记者周海燕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题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国家层面上系统性地对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区)直至创新型乡镇进行了全面部署。
陕西省作为全国第三家创新型试点省份,从2014年开始,择优在全省107个县(市、区)开展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建设工作,为科技和县域特色资源结合、将科技资源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而不断的努力、探索……
自2014年开始,渭南市先后有韩城市、大荔县、白水县和蒲城县获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试点。3年多来,创新型试点县各项科技指标大幅增加:到2017年,韩城市发明专利申请量87件,技术合同交易额5700万元,R&D占GDP比重1.07%,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2018年4月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荔县发明专利21件,技术合同交易额2050万元,R&D占GDP比重1.85%,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白水县发明专利15件,技术合同交易额2900万元,R&D占GDP比重1.85%,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蒲城县2017年发明专利89件,技术合同交易额3500万元,R&D占GDP比重1.98%,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2015年9月成功创建蒲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县域层面作为创新驱动战略的“末梢神经”,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赋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科技创新资源并不充足的白水县,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接地气”的创新之路。
坚定创新理念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县域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如何开展创新?考验的是执政者的智慧。
2017年5月18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关中部分县区高校与科技创新座谈会上,白水县县委书记周庆文就该县的校县合作作了经验交流。周庆文认为:“要努力破解制约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瓶颈问题,就必须构筑引领发展的支撑基点,更加重视创新环境营造和创新生态建设。”
2017年6月22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关中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白水县县长张全才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了关于联合建立“渭北地区苹果产业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和科技扶持扶贫框架协议。
张全才说:“科技创新已成为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无论从技术进步角度,还是从人力资本角度,科技创新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该县在“四五六”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全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县域创新体系,支撑传统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厚植创新土壤 为县域经济发展添活力
如何制定符合县域特点的创新发展思路,经济并不发达的白水县有着自己的想法。
政策措施创新上,白水县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精准支持。
以陕西省创新型试点县为契机,白水县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在全省率先出台印发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21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平台、深化招才引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协同创新发展。与之配套的是,他们还制定了《白水县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办法》,县级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的经费支持。
体制机制创新上,县上推出人才技术资本管理优化整合的政策。
2016年以来,白水县提出了“1+6”苹果科技创新模式,即“苹果+党委政府、大学院所、众创空间、龙头企业、果农托管、特色文化”,以激励企业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以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创新要素优化整合为方向,破解苹果产业发展的机制障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白水县尧禾镇薛圪崂村的果农们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打破传统的灌溉理念,果园管理一切向科技化转变。强大的科技引领和支撑,加上“1+6”苹果科技创新模式,让白水苹果带着绝佳的品质运向全国,销往世界。
在管理服务领域,政府工作人员一改往日由上到下的服务模式,而是直接送政策送技术到田间地头。
科技创新服务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而与时俱进。从引进推广新技术到开展技术指导,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到日本花甲专家都在为白水苹果种植进行指导,从最初的开展技术培训到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技术研讨,从培训技术到培育企业自主开展研发、形成知识产权,无不体现这科技创新服务的升级。
期间,白水县还举办“科技创新大讲堂”,在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中找准着力点,最大程度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举办“科技创新大讲堂”3期。加强与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农大、陕科大、陕师大等科技合作交流,协助创建白水现代苹果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农村,送科技,送技术,培养出一批“土专家”。2017年共举办苹果、设施农业等各类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人数1.5万余人(次)。围绕“一县一业”,积极推行“一县N高校、N制度”、三区人才及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解企业难题,为企业服务。
产学研相结合 新成果新技术助力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白水县便引入了苹果种植产业,此后,秦冠、富士、新红星等苹果新品种不断地在这里试验示范,最终筛选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红富士、嘎拉等品种,2009年苹果四项关键性技术在这里应用,此后,苹果种植新技术在这里不断产生、迭代……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白水县建成了陕西省首家苹果试验站,开始了苹果种质资源库建设,开展新技术研究试验示范,苹果新品种选育,累计推广试验示范新技术10余项。从2016年起,渭南市政府每年提供科技专项资金100万元,大力支持试验站建设,目前已成功培育出了瑞阳、瑞雪等新的苹果品种。白水县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的苹果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从2005年至今,白水苹果面积从43万亩增加到55万亩,年产量从30万吨增长到57.75万吨,年产值从5.2亿元增长到34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由2005年的3200元,增加到2017年的8600元。
创新永远在路上 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白水县开始大面积种植苹果;
2005年建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
2009年苹果四大技术被广泛应用,开始了苹果无毒苗木繁育;
2015年培育出了瑞阳、瑞雪新品种,经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2016年,白水县在全市县级层面率先建立了首家苹果+众创空间,先后创建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西北地区唯一的创新创业促进中心进驻,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全省第一家县级孵化基地挂牌,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西部证券白水营业部成立。累计入孵小微企业31家、创客18名,成功孵化企业4家,提供就业岗位309个,带动就业1100多人。苹果妹妹吴莉萍等一批中小微企业先后入孵。
2016年7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马永康在白水县开启了自助洗车时代,以每次4.5元、12分钟的优势累计洗车2.9万余次……
目前,白水县已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筹建现代苹果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与陕西金控、地建集团、渭南产投等合作,先后在白水落户,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现在,白水正在向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目标前进……
新闻推荐
杜康商标争夺之战 知名白酒洛阳杜康遇纠纷,被判获赔1500万
超市里白水杜康正在售卖。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关瑛近年来,中华老字号商标争夺、商誉受损、域名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发,“王老吉”、“同仁堂”等商标官司,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内容...
白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