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打造华夏“四圣”文明传承区 让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新引擎

华商报 2018-04-19 04:01 大字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独特资源,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产业。

仓颉造字铸华夏文字之始祖,杜康造酒开中华酿酒之先河,雷公造碗旷中国陶瓷之旗首,蔡伦造纸扬世界发展之文明。素有“四圣”故里的白水,如今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以建设华夏“四圣”文明传承区为目标,打好文化发展战略品牌,让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抓实项目 壮大产业

仓颉庙中华上古文化园开建

“白水县是汉字创造者仓颉的家乡。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将中文日定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以纪念仓颉造字的贡献。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陕西白水在传承中华优秀汉字文化、弘扬仓颉精神和丝路精神,推进“一带一路”沿途共融共通、纵深发展中使命独特。”白水县县委书记周庆文表示。

近两年,白水县充分发掘县域文化资源优势,以仓颉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商贸物流业,推动“四圣”文化国际化,聚集县域人气,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4月11日,白水县仓颉庙中华上古文化园一期PPP项目正式签约。这标志着白水“华夏四圣文明传承区”建设核心项目从规划理念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项目是该县依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庙与墓”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仓颉传说”精心策划的重点项目。项目总体定位立足于仓颉造字文化,打造“中国字都”;结合游学研学体验,构建中华汉字文化教育传播基地,发扬四圣文化,构建“华夏四圣文明传承区”。

据悉,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89.85公顷,总投资49.64亿元。项目总体规划以“一轴、两带、三片区”为空间结构布局,将建设贯穿仓颉庙——史官古镇——仓颉汉字学院的文字——文化——文明发展南北中轴;以脱贫攻坚为主的文圣北路及S308两条美丽乡村民俗体验特色旅游发展带;以仓颉庙片区、史官古镇片区和仓颉汉字学院为主的“三片区”。

华商报记者从签约仪式上了解到,此次签约的一期PPP项目主要建设仓颉庙片区和史官古镇两大片区,面积约2157亩,投资估算15.8亿元。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仓颉庙入口区、仓颉庙大门、仓颉庙中心区、柏树纪念林等,项目将采用PPP模式实施。

白水县文物旅游局局长李朝辉介绍,白水作为文化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根脉,更是一带一路的起源地,该项目的建成,将对一带一路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打造世界汉字文化交流中心

建好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基地

仓颉庙作为白水的核心资源,该县致力于打造世界文字文化交流中心,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基地。通过参与走进维也纳联合国展览、开展谷雨祭祀、研学游等活动,让仓颉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6在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现场,白水县展区以字圣仓颉、敬圣崇文、中华汉字三大板块对仓颉庙、白水仓颉文化、汉字的演化等进行宣传展示。

参会的相关领导表示,陕西白水展示的仓颉传说故事形象生动,展现了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推动中文在联合国的使用有积极作用。活动现场,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表达了想将白水汉字文化展览搬到孔子学院的强烈愿望。

2017年,该县成功举办了谷雨祭祀仓颉典礼暨2017“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会。今年的谷雨祭祀活动将在4月20日举办,目前发布汉字正在进行网上投票中,届时,将由25名演员从汉字中推出组成今年发布的汉字。参加今年祭祀典礼活动的嘉宾除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参与外,将吸引更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参与。

4月11日,据仓颉庙工作人员介绍,为弘扬传承汉字文化,仓颉庙中小学生研学游活动举办的如火如荼,接待学生达万余人次,除陕西周边城市,外省城市的学校也相继联系。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白水打造世界汉字文化交流中心,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使县域人气聚集,活跃了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

全民参与文化建设

打造华夏四圣文化传承区

为弘扬“四圣”文化,彰显“人文白水”地域特色,白水县以“四圣故里”为发展主线,以民俗文化发展为核心,坚持特色优势,多元开放的原则,培育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华夏四圣文化传承区。

“我们还邀请渭南师院将“四圣”传说的挖掘整理、”四圣“文化的开发研究、规范整理仓颉祭祀的仪式和打造提升祭祀舞蹈立项,目前正在前期调研整理阶段。”该县文化局局长井智军介绍,县上还通过开展门头牌匾规整,融入“四圣”元素,做好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该县文明办主任张梅梅介绍,县上还积极引导各村镇,依据其资源禀赋打好“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牌”。围绕仓颉庙、杜康酒等挖掘传统文化。同时,加大考古研究力度,挖掘和开发蔡伦造纸和雷公制陶文化。

白水县杜康镇文化站站长孙秀西介绍,杜康酒作为白水的文化品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群众基础雄厚,每年正月21日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杜康庙会已达千余人参与。

杜康镇镇长李刚介绍,镇上将开发以杜康庙为中心的旅游景区,策划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设酒文化博物馆,酿酒基地,开启体验式旅游项目等新兴文化旅游业态。

据该县城关镇大雷公村村委会主任、雷公庙会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晓锋介绍,近两年,县政府及镇上重视传承雷公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对通往雷公墓、雷公戏楼的道路进行硬化,修建了20亩大的雷公文化广场,成为村级层面规格较高的文化广场。

目前,正在对雷公遗址、雷公墓等进行修缮,计划建设雷公制陶体验区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公庙会”(祭祀活动)进行传承完善,以便向游客展示。

“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引进有竞争优势,辐射带动面广、经济社会效益好、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果畜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吸引更多中外游客观光旅游,为白水品牌产业打开国际市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未来,白水将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白水县县长张全才说。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新闻推荐

白水:述责述廉突出严细实

本报讯(记者屈荔鹏通讯员孙利)“各镇(办)落实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强、担当精神缺失,监督责任缺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隐形变异、规避监督等问题还没有彻底根除,监督执纪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

白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