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光就能有收益 白水“废砖窑”的脱贫路

三秦都市报 2017-08-13 02:01 大字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下,白水县雷牙镇北乾村的光伏板,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默默发电、照亮北乾贫困户的脱贫路。

从建设到运营

贫困户全程受益

北乾光伏发电厂主要位于北乾村老废砖窑和废旧学校两处,同时分布于适宜设置电板的农户屋顶,共有发电板3580块。光伏促脱贫,源于电厂“光伏+养殖+种植+农家乐+贫困户”的运作模式,从建设到运营,贫困户全程参与,全程受益。

北乾村贫困户伍建本,高中时因病下肢残疾,多年来只能与80岁老母亲靠低保艰难生活;贫困家庭郝建文,7口之家有6姓,由于家庭变故,多年生产得不到发展……8月9日上午,三秦都市报记者来到时,9名贫困户正按照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电厂日常检查和记录,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板、间隙里绿油油的蔬菜、瓜果,在他们精心的照料下,显得是那么有活力。

“去年冬里到今年春天,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我们50多户‘穷汉家\’参与,一户下来能挣1.4万多元;现在,我只看看(看管)场子、做做记录,每月就能拿1800多元,再也不会因为自己不能干活,吃着国家低保而自卑。”说着说着,带领记者在场地里查看、走路极不自然的伍建本下意识地挺了挺脊梁。

废物利用

每户每年4000多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伍建本和郝建文几名全职外,北乾发电厂在日常的例行维护中,工人全部雇佣的是该村的贫困户,按照两个月的用工情况推算,全村18户贫困群众,除在外收入外,每户每年最少可从电厂兼职收入4000多元。除此之外,光伏板间隙种植的瓜果蔬菜,也无偿提供给贫困群众食用。

额外收益的工作机会,得益于干部对贫困户的关注。郝建文告诉记者,去年夏天,西安一家公司带着光伏发电项目来白水寻求合作,经合局干部庞亚军在分析了各项因素后,把项目的落脚点选在了北乾村废砖窑、废弃学校,并多次沟通与对方达成一致,让企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用人首选当地贫困群众,帮助贫困群众增收。

渭南市、白水县电力、经发、扶贫等相关部门审批,去年冬天,轰隆隆的机械开到北乾村,与贫困户一起开启了北乾变废为宝、项目助脱贫的序幕。本报记者赵坤

新闻推荐

白水多种措施抓抗旱灌溉农田8万余亩

阳光讯(杨娟记者赵雷刚)旱情告急,白水采取多种措施抗旱保苗。白水及早安排,全面部署。6月份下发文件,安排部署抗旱工作。三次召开会议研判抗旱形势和安排抗旱工作,要求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技术干部深入田...

白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