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诱人的“肉肉”片 每一秒都想舔屏
原创 鱼叔 独立鱼电影
国庆假期到了。
各种聚会、趴体安排得满满当当。
每到这时候,鱼叔总要思考一个问题:
聚餐吃什么??
太平洋彼岸的网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
《主厨的餐桌:烧烤》
Chef's Table: BBQ烧烤,想必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类美食了。
但这部纪录片,却能刷新你对烧烤的认知。
《主厨的餐桌》是网飞出品的系列纪录片,曾获艾美奖提名。
意在网罗世界各地美食,挖掘背后的文化与情怀。
之前播过6季,长期霸占美食爱好者的必看榜单。
这部烧烤篇,依然由该系列的灵魂人物大卫·贾柏打造,豆瓣评分达到 8.5。镜头从高雅的米其林餐桌,换到了弥漫烟火气的烧烤架。这次的主角,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的4位厨师。
他们没有华丽出身,也没有名贵头衔。
却能凭借看家本领,足不出户,就让海内外的顾客慕名前来。
他们是美食界的神话,是街边的料理传说。第一位德克萨斯烧烤女王杜丝,已经85岁高龄。她有多厉害?
2008年,她的烧烤店被媒体评为德州烧烤第一名。
大冬天早上不到8点,店外已经排满了人。
刚开门就有人忍不住喊:「先给我来9斤」。
不愧是「民风淳朴」的大德州。为啥这么火?
看看食客的反馈——「特别」。
炭,必须是木炭。
肉,必须切块烤。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先把木烧成炭,再放到烤炉里了。
这个过程太依赖直觉,稍不留神,就会失败。
但杜丝依然执着传承德州乡村烹饪法。
烤出了食客口中,无可替代的味道。
用这种方式烤的猪排、烤半鸡、香肠、火鸡胸,都是店里的招牌菜。杜丝坚持碳火烤肉的底气,可以理解为一种天赋和执念。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做烧烤50多年来,她的烤箱里没有温度计等任何数据化工具。
一直用手来感知食物的熟成度,依靠本能,来做食物。
杜丝烧烤的秘密,就是她本人。她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但足够励志。
结婚没多久,丈夫中风。
面对医疗费和生活费,她毅然担起了养家重任。
2003年,与朋友开了家烧烤店。
但因为坚持古法烧烤,5年来都默默无闻。
直到德州月刊把它评为烧烤榜第一名,一夜间,杜丝奶奶成了德州烧烤界的网红。在所有人觉得,杜丝应该开怀大笑的时候。
她却迎来了人生中最悲痛欲绝的时刻——儿子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变得沉默寡言。
但没想到的是,在这个消息公布后,无数顾客自发前来安慰她。
帮助她从悲痛中重新站了起来。
杜丝在烤肉中倾注的爱,得到了回报。半个多世纪来,杜丝一直坚持每天烧木炭、用手感知温度、亲自把控每块肉的质量。
别说85岁,对35岁的人来说,这种体力活,都很难坚持。
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匠人精神吗?
她证明了,只要你想做一件事,不管年龄多大,都可以做下去,并且把它做好。
她是真正的德州传奇。第二站,来到了澳大利亚。
这里有家火门餐厅,执着用明火烧烤。
当镜头扫到后厨时,鱼叔惊了。
从来没见过这种厨房。
没有燃气、没有电,只有熏黑的炉具和熊熊燃烧的明火,简直像是地狱的景象。店里有道烤牛排,远近闻名。
诱人的酥脆外皮下,裹着红宝石色泽的嫩肉。
咬一口,满嘴流油。
美食家评价它:「你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吃不到这样的牛排。」
原料极其讲究,肉只选牛群中最棒的2%,熟成周期长达200天。
最秒的是,这道菜只用到了肉和盐。
一切都靠明火烧烤的技术。火门餐厅对明火烧烤,几尽痴迷。
大葱烤一烤,能就着海鲜一起吃。
沙拉在火里走一走,变得又脆又甜。
刷新了人们对烤蔬菜的认知。菜品如此特别,老板哈斯蒂也不是个俗人。
他一开始做厨师,是有天赋、没目标。
从旅馆的帮厨,到米其林三星大厨,一路顺风顺水。
不料,却在繁琐的工序里,陷入了自我怀疑。
听说在远离市区的地方,有家烧烤店什么都拿来烤。
他眼前一亮,便去探个究竟。火,激发了食物的活力,也激发了他的想象。
一次,他尝试拿鱼子酱和海带来烧烤。
鱼子酱吸收了海带潮湿的余热后,风味发生了质的飞越。
无心插柳柳成荫,一道网红菜就此诞生。哈斯蒂的创新菜越来越多。
这家原本与世隔绝的烧烤店,也得到了美食家的关注。
从默默无名,到备受关注,哈斯蒂开窍了。
他要把明火烤制的方法,发展成一种技术、一个菜系。
于是自己开了火门餐厅,继续探索火焰的秘密。第三站,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在这里,有道享誉全美的菜——烤全猪。烤全猪,是南卡罗来纳州的传统习俗。
从婚礼到家庭聚餐,从圣诞节到感恩节,何时何地都有它的身影。
南卡罗来纳州那么多烧烤店,唯独斯科特开的最出名。
秘诀无外乎:继承传统、精益求精。
木炭烤足12个小时,只烤肩膀和后腿,其他部位慢慢跟着熟。
看看这焦黄的外表和软嫩的肉质,跟电烤完全不同的口感。
配上一瓶汽水,味道绝了。每当人们想吃正宗烤全猪时,一定会给斯科特打电话。
他是那种,在长辈们眼皮底下长大的老实孩子。
毕业后就跟着父亲一起做烤全猪的生意。
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了烤猪上。坚持总会有回报的。
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传统烤制的烧烤店。
它很快就吸引了媒体的目光,还风光登上了《纽约时报》。跟杜丝奶奶类似的是,斯科特的人生也历经坎坷。
父亲中风不久,店里的烤炉又失火了。
《纽约时报》带来的光环,还没来得及变现增值,就什么都没了。于是,斯科特不得不从零开始,做起了临时烧烤摊。
开着越野车,穿过了整个国家。
这波操作既得到了媒体关注,又筹得了资金。
挫折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变得更强大。
不仅重开了烧烤店,还在别的城市开了分店。最后一个故事,来自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这里的玛雅人,掌握着最古老的室外烧烤技术。
最拿手的美食就是烤肉。
不过,它的做法跟以上三种烧烤都不同——
要在地炉里烤。步骤繁琐,需要亲朋好友一起完成。
男人们挖地炉,铺上石块和大块木柴,把石头烧到滚烫。女人们备料,腌制猪肉。
橙、柠檬、洋葱、大蒜、盐、辣椒粉.........
香料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等地炉温度足够热,就可以把猪肉入土。
静候一晚,锅里的肉变得鲜嫩多汁,触手即碎。
配一张薄饼,那味道,别提多美了。当地人把地炉烤肉称为:「把取自大地的东西,归还大地。」
这是玛雅人最传统的饮食文化。
可惜,会这种做法的人不多了。
罗萨尼亚,就是为数不多的传承人。她出生在一个小镇,从未出过远门。
直到有一天,两位调查墨西哥饮食文化的厨师,来到这个小镇。
才发现,这里藏着如此惊艳的传统美味。他们邀请罗萨尼亚去参加美食节,介绍尤卡坦烤肉。
罗萨尼亚这才出了人生中第一趟远门。
在美食节上,这种传统美味惊艳了众人,被抢购一空。
不仅如此,她还受邀在墨西哥做了临时餐厅的大厨。
站在大城市的现代厨房里,她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和全世界分享我们的传统,是我的职责。也是传播玛雅文化,最好的方式。」现在,罗萨尼亚也主动学起了互联网。
家里的厨房,向世界各地的旅人开放。
只要想吃,她就把最正宗的玛雅味道送给你。
此外,她还想把厨艺传给女儿。
她说:「总有一天,你会离开这个家。当人们问起,你是哪里人时,你就会知道,你永远有你的故乡。」《主厨的餐桌:烧烤》四集内容,让人意犹未尽。
街边的烧烤大师,远不止这四位。
他可能在喧闹的都市街头,也可能隐匿在不起眼的小镇。
不在乎名气,只在乎对饮食的传承和探索。
用一生的天赋和努力,去丰富烧烤的定义。
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到完美,这就是他们的人生态度。《人生一串》
在料理界,烧烤似乎登不上「大雅之堂」。
但这不正是它的特色吗?
没有那么精致,但却总能用最本真的味道,唤起我们的味蕾快感。
还记得当初《深夜食堂》要拍中国版时,网上呼声最高的就是烧烤。
夏天夜里的标配,街边最热闹的风景。
喝酒撸串,谈天说地,自成一派江湖。
片中85岁的杜丝奶奶在工作一天后,说了一句话:
「烧烤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见面,放慢速度,互相交谈,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感觉。」
是啊,人们吃烧烤,从来都不只是「吃」。
它让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多了一个和亲朋好友聚会的理由。
它就是人间烟火的缩影。全文完。
原标题:《这诱人的「肉欲」片,每一秒都想舔屏》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四海一心共抗疫情上百中美演艺界人士举行线上音乐会据新华社洛杉矶5月2日电(记者高山)中美两国上百名演艺界人士2日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