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

渭南日报 2020-12-25 01:39 大字
程瑾

以前觉得,不忘初心并不是一件难事儿。

现在明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这件事比想象中难得多。

这颗初心,要经历多少世事变迁、人情薄凉,要多持久的自律和谙熟世事之后的坚守,才不会像年少绮梦一样,轻易凋落。万物凋零的冬日,心情难免受天气影响,人亦会在不得不停下来的时候,莫名不安。幸好,有书有剧,否则真是无法缓解突如其来的绵长焦虑。

可谁知看完之后,倒多了些郁闷。

《如懿传》本来不是什么新鲜题材,它出的时候,宫斗剧的套路观众早已熟知,对那些主角黑化套路已经习以为常,本以为各位娘娘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够狠,谁知道皇上更甚,在策划斗争与平衡制约中,如鱼得水。像是《甄嬛传》,每回皇帝面无表情、转着佛珠出现,便总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不安之感,真是不明白这样一个人,有什么好争夺?若不是那一身龙袍,又有几个人关心他的喜怒哀乐?因着那一身衣裳、那一个身份便难有平常夫妻的情分了。

但《如懿传》还是有些不同的,至少如懿不是这样的,她一直都记着那句“墙头马上初相遇,一见知君即断肠”。初时,她笃定地认为弘历是情意相投的少年郎,尽管心里害怕那高高的宫墙,还是欢喜地接过了他的如意。册封继后时,太后说她,心机深重,后宫人人争夺的后位,她这么轻易就坐上去了。她回,我看重的从来不是什么后位,而是皇上的心意。太后打击她,这世上最难揣测,最不值得信赖的便是君心。可她一念执着,说皇上那句“你放心”最能让她安心。

后来,事实证明太后是对的,她曾经一念执着过的人,一念执着始终都是皇位,情分什么的终究抵不过权力。那个身份塑造改造着他的想法和观念,实际上很多人都是这样在人生角色甚至职业角色转变中悄然改变的,也是在这样漫长的不知不觉中,无意识的失了初心的。毕竟环境太过复杂,总有一些事情的发生震碎你以为坚固的三观,抽走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转而去追求一些曾经看不上眼的,漫长又平淡的时光中,太容易出现这样的偏差,它悄然无息的发生,你甚至都意识不到,可这些终究改变了你。

如懿却不是这样的,否则她便不会断发明志,给去了的青樱和弘历。她在怨怼与愤怒之外,也多了平和,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时,她问皇上:“可知道兰因絮果?少时读时不解其意,现在却明白了,花开花落终有时。”平和地接受了这种渐行渐远。皇上转身之后,她那句:“这一路颠簸,皇上万事要当心啊。”弹幕上多的是泪目,毕竟是爱过也寄望过的人,总是会牵挂的。整部剧她没有哪一个点,突然强行黑化,即便是反击也是聪明的有分寸的。观众会觉得郁结,不是因为简单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宿命,而是整个群体命运的无奈和无力。

仔细想来,初时,谁不是出身贵族,心思单纯,袅袅娉婷,满脑子风花雪月与现世安宁,可一旦踏进了这道门,一切都回不去了,就变得不由自己控制的算计、争夺。舒妃那句话正是这样:“原来年少绮梦,不过是镜花岁月,真心终究是错付了。”如懿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可她始终盼着他好,于他,没有谋求与算计。仅就这一点来说,这部剧都是成功的,它没有陷入凡俗的套路中,始终为如懿保留着感情里的初心,即便不久于人世,她还是执意要去和弘历一起去过的宫墙,不曾忘记两人的墙头马上。

虽然宫斗剧早已烂大街,甚至李成儒老师还痛心疾首地批判乱七八糟的编剧竟会打着正剧的幌子,误导年轻人信以为真。但作为观众,也许想看的不止是宫廷里正儿八经的规矩和正统的皇家生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相离,感情中的挫败和无奈。即便是初时有真心,都难免岁月长久消磨得变质破碎,况且是予求予取的利益关系,或是趋炎附势的亲密关系,怎么可能长久?

《如懿传》收视率虽没有当初媒体预料的那么高,口碑也并不十分好,但周迅的演技还是在线的,所以在那句兰因絮果之后,观众们会留言,如果知道一定会失去,你还会想要拥有吗?答案多半都是:会,因为初心是最重要的东西,即便后来丢了,也不能从来没有过。毕竟,曾经真切念过的人,后来无论怎样,你总是希望他好好的。感情里最美好的姿态,大概也是如此吧。

你虽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无奈,但总也忘不了“初时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欢欣。但剧毕竟是剧,看看就好,日子总还是要好好过的。

新闻推荐

贝多芬: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原创明白知识er明白知识收录于话题#通识日历179个今天是贝多芬的诞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在《贝多芬传》里写到:「一个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