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是一场“大戏”

当代生活报 2020-08-07 12:57 大字

《如果岁月可回头》几乎可以看成是男性版的《三十而已》。 刚刚播出大结局的《三十而已》,三十岁女人的窘境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余欢水”是一个极端的表达。 这个夏天,先是《二十不惑》,再是《三十而已》。

本报记者覃江宜

繁华都市,男男女女,三十已过,瓶颈到来……今年最火的国剧,目前非《三十而已》莫属。

有没有发现,中年危机是真正的全民话题。年轻人不断地争取,老年人不断地放下,中年人则在其中进退两难。这是社会的热点与痛点,也是影视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宝藏,如果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质地,那么对比年轻时的洒脱,老年时的厚重,中年是人生中最复杂的粘稠形态,在爱情、婚姻、职场、家庭的变故中,每个人都会身不由己。在挣扎、撕裂、和解、转向的日常里,种种选择常伴随着内心轰鸣。

“顾佳”“王漫妮”“余欢水”,这些引起广泛共鸣的虚拟人物是现实中饮食男女的投射,一场又一场源自生活的大戏,指向了芸芸众生最普遍的情感与困惑。我们感同身受,因为或多或少也曾经历。在30+的人生“中场战事”里,总埋藏着一些隐秘的感伤,一些未竟的梦想。

A

镜头对准的30+人群,有多难呢

先是《二十不惑》,再是《三十而已》,这个夏天的两部国剧,看得女性观众长吁短叹。

本周刚刚播出大结局的《三十而已》里,三个三十岁的女人,或是努力实现阶层跃升的中产主妇,或是已婚未育拒绝长大的小白领,又或者是小县城到大城市打拼的上班族。生活的重击之下,她们要么为家庭付出一切后遭遇背叛,要么遇到难以磨合的婚姻,要么就是在职场打拼和情场失意中遍体鳞伤,淋漓尽致展现三十岁女人的窘境。这部剧之所以会火,因为很多观众从中看到了各自的身份认同,三种身份对应着各自的自我期待,同时还有相似的现实困境。

30+再往上走,中年危机是真正的全民话题。年初播出的《如果岁月可回头》里,三个中年男人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婚姻困局:有人和另一半无可话说形同陌路,有人的另一半已经精神出轨,有人则崩溃地发现养育十几年的孩子不是自己的……被抛弃、被出轨、喜当爹,如果不是靳东等人的演绎过于浮夸,这几乎可以看成是男性版的《三十而已》。

更戏剧化的描写来自《我是余欢水》,前半段让不少观众无法直视,因为那一地散落的鸡毛,也几乎映照着许多平常人的日常:为孩子操心、与伴侣争执、工作压力大、生活不顺心、性格太软弱、人人皆可欺……那始终喘不过来的一口气,让观众和余欢水一样如鲠在喉。

艺术是现实的倒影,随着“中年危机”“初老症”等热词在媒体上高频出现,影视作品的镜头一再对准这样的叙事模式:人到中年,意味着人生的拐点也随时到来,性格各异的都市男女都需再度寻找破局的密码。在跌跌撞撞的前行中,有人会读懂婚姻,有人会明白人心,也有人实现了蜕变。这些影视作品的热播,来源于观众的共鸣,中年危机固然是生活重压里永远触之不到的底,安慰在于“你不是一个人在陷落”,剧中人物身上,多多少少有我们的影子。

B

在婚姻和职场里双线作战

童话故事和青春偶像剧在结局时往往暗示了,男女主角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在现实生活中,“在一起”才是考验的开始,成年人需要在职场壁垒和婚姻围城中两线作战,有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

作为一个沪漂,《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要鼓足十二分的力气拼搏才能在这座城市生存,为了拼业绩不敢喝水又经常憋尿,最终因为急性肾炎晕倒在出租屋;《断奶》中的艾米不仅要为日常的房租、生活费烦恼,还要照顾来沪看病的母亲。在漂泊着的职场人中,有人如愿以偿,像《安家》中的房似锦一样在大城市里扎根;也有人难以为继,如《北漂爱情故事》中的张建一样黯然离开。

被KPI(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捆住的职场人,不敢停歇的漂泊者,如影随形的危机感,这才是真实的中年人工作图景。而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同时又被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的感情问题,婆媳问题等麻烦缠绕,像被人世故外的蚕茧层层包裹,呼吸始终难得畅快——

《我的前半生》《生活启示录》里,失去依靠的家庭主妇忽然发现,作为已与社会脱节的全职太太,她们只能从职场的底层做起;《小别离》《小欢喜》《虎妈猫爸》里,一个个中年男女为了孩子委曲求全,做出各种各样的牺牲,把自己变成了围绕孩子公转的“卫星”;《金婚》中婆婆成天数落媳妇不会过日子,《双面胶》中原本幸福的小家庭因婆婆的来到鸡飞狗跳。

《三十而已》里顾佳和许幻山这对中产夫妻也是最好的样本:为了让孩子进最好的幼儿园,掏空家底买了豪宅,接受全英文面试,费尽周折达成目的,还要面对一群拜高踩低的势利家长。即便如此,阶层晋升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他们时刻都要面临融入还是抽离的选择,要匹配高阶的生活,就需要更多力不从心的付出。如果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俩还能达成统一战线,那么在婚外情的拉扯、职业的规划中,他们彻底成为了不同战壕的敌人。

这便是美满童话无法讲述的一种生活真相,走过自由自在的青年,人们步入婚姻的围城,面对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与逐渐衰老的父母,共同守护着易碎的婚姻。相处、教育、赡养,城内到处是深深浅浅的雷区。进击、竞争、妥协,城外还有一个危机四伏的职场。这些剧集就是因为流露出一定程度上的真实,而将观众代入其中。

C

替意难平的观众完成一场抒发

题材剧毕竟悬浮在生活之上,编剧们始终想用一种乌托邦式的浪漫,替现实中意难平的观众们完成一场抒发。

《三十而已》中顾佳第一次参加富豪太太聚会,香奈儿包在清一色的爱马仕面前相形见绌,于是被主人悄悄藏在身后,后来顾佳咬牙买下一个爱马仕,才成功打入这个圈层。剧集靠这个情节成功出圈,成为当下坊间讨论的热门话题。但这个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社交圈子,在剧中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本该各个是人精、处处都有戏的富太太们,很快沦为主角的绿叶,形象单薄得失真——

在顾佳的生意陷入困境时,太太们三言两语就被说服,帮她渡过难关;在顾佳脱离了低级趣味时,贵妇们面带愧色坐着听她数落,如同一堂思想教育课;她决定自力更生东山再起,太太们的经历就更应景了,不是被富商抛弃没了依靠,就是欠债上了黑名单没了前途,反衬得顾佳的形象更加高大。这样的套路化设计,虽然让观众觉得解气,却大大折损了剧情的可信度。

这是国产剧的预定套路,如《生活启示录》《我的前半生》,家庭主妇被抛弃反而寓意着涅槃重生,她们很快会进入升职加薪的轨道,有一两个不离不弃的“男闺蜜”“女闺蜜”愿意放下一切拔刀相助,最后还会收获更美满的爱情。中年危机这一带有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题材,因而披上了浪漫主义的外衣。

“余欢水”是更极端的表达,一个长期委曲求全的中年男人被判绝症,一场酣畅淋漓的逆袭由此开场:悍然回击不近人情的领导,撕破脸皮上门向不要脸的朋友讨债,邻居扰民的装修被他直接暴力打断……“我连命都要没了,还能把我怎么样”?!一起误诊、一场崩溃、一系列荒诞又尖锐的反击,为他赢回了尊严和公道,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的活法,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快意人生,虽然最后死亡的阴霾散去,误会被澄清,但他的人生底色已经永远改变。

人们从类似的黑色幽默中看到普遍的生活真相,所有人的历程或许都能从中找到对标时刻,在一场大汗淋漓的白日梦中得到慰藉。

D

看清真相后,还要顽强生活

从取悦观众的角度来说,取材中年危机的题材剧大多和宫斗剧、穿越剧一样属于“爽剧”,它们并不能完全反映复杂而琐碎的生活,很多模棱两可的情感也并不能简单地归类为爱恨,在是非对错的两极中间,还有着广袤而泥泞的灰色地带,在其中长途跋涉着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凡人。

你无法从类似《三十而已》这样的热播剧中得到真正的治愈,因为它们从人们的焦虑中生成,但并不负责解决焦虑:顾佳需要爱马仕才可以进入上流社会,王漫妮需要豪华游轮来给自己激励,钟晓芹则要通过疯狂血拼完成华丽蜕变……消费是主角们宣告成长的仪式,因此有网友吐槽:看了这部电视剧,再看看微信钱包,感觉对自己的未来更焦虑了。

《三十而已》频繁登上微博热搜,是因为涉及了广泛引起共鸣的社会议题,但这种讨论浅尝辄止,好像只是为了收视的热度,并没有深入到人性肌理。于是女主顾佳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升之路,终于还是从一个女性的自律和觉醒,转向了“完美人妻斗小三”的俗套,以至于结局到来前,大量观众就在社交网络上隔空喊话:“顾佳你为什么不离婚!”

与《乘风破浪的姐姐》近期口碑下跌的原因一样,影视剧也一再宣扬30+的女人依然美好,展现的却是她们努力适应各种古板规训,不敢有丝毫松懈,甚至不惜压抑自己的天性。因此,她们追求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而是要让自己看上去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要妆容精致,要琴瑟和谐,要房子、车子、孩子,样样都好。

这哪是真正的独立呢,年龄的增长又哪有那样不堪呢。岁月沉淀后的阅历,是年轻人无法轻易获得的资本,打过那美好的仗,走过当跑的路,人到中年依然可以尝试各种可能,因为过往积累的经济基础、人际关系,还有自信自爱,都会是拒绝标签的底气。一个人的幸福标准,不应被他人简单定义。

因此,不只是“三十而已”,四十、五十、六十……不过如此,“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毕竟,人生不能重头再来,我们再也没有第二种人生剧本可以选择。

新闻推荐

顺义妈妈账单:孩子一年花掉近百万 她们是现实里的“顾佳”

原创张睿深网腾讯新闻作者:张睿编辑:康晓出品|深网·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欢迎下载腾讯新闻APP,阅读更多优质资讯“在孩子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