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暑假(节选)

宜宾晚报 2020-07-13 10:27 大字

我小时候就愿意放假。寒假暑假都喜欢,尤其喜欢暑假,怎么呢?暑假时间长啊,将近两个月,得玩儿!我是1969年生人,上学差不多是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暑假玩什么呀?可玩的东西尤其多!

要是不想出门,就愿意在家看武侠小说的,那时候梁羽生、古龙,尤其喜欢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返回头调过去地看,百看不厌。

要是小孩一二年级,没认识那么多字,看不了小说,可以看小人书。买!成摞成摞地买,街上有小人书摊,买不起还能租。那时候专门有种租小人书的买卖,干这个的多数是老头儿,找大街上不碍事的地方放个书柜,上头摆着各种小人书,几分钱租一本,不能拿走,摊边上搁一圈小板凳,你就坐那看,看完了再还回去。

那时候孩子们没事干就都租小人书看去。书上连字带画,字不多,就两三行,那画画得特别生动。小人书做得好,孩子们拿着零钱就去看。那时候家长每天也就给个一两毛钱,够买个冰棍什么的。想看书就甭吃冰棍,吃冰棍就别看书。要是想多看书,还能吃冰棍呢?所以后来孩子们就自己想主意,多叫几个同学去,我租一本小人书,看完了我传给你,你看完了呢再传给他,咱仨打一配合,然后你们俩省的钱请我吃冰棍。你瞧,小孩会算计!

那时候我们一小学同学,看书老不花钱。我就说,你怎么看书不花钱?他还不跟我说。后来我才知道,他跟那老头说好了,每次来至少给你带三个以上小同学,我这书呢,白看。你看那时候这小孩就有生意头脑!逼得没办法啊,要不冰棍吃不上啊!

这是看书。要不就是看电视。

我小时候的电视是九寸黑白的。家里富裕一点的,有十二寸黑白的、十四寸彩色的,嚯,那就了不得了!那时候都是国产电视,当时北京最好的彩电是牡丹牌,1985年卖一千五百块钱左右,我还有印象。

孩子暑假就看电视,八六版的《西游记》,那是逢暑假必播。后来还有《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济公》,把孩子吸引得瓷瓷实实的,集集不拉!说起电视剧,哪集跟哪集,脱口而出,指不定看多少遍了呢!我上学那是七几年,九寸黑白电视机也不是家家都有,有的家里买不起,所以吃完饭就跟人约着,搬一小板凳上邻居家看电视去。那时候没有国产电视剧,电视台特流行播日剧,最有名的像《警犬卡尔》《血疑》《阿信》,风靡一时,这可是我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播的时候大街上恨不得一个人都没有,大人孩子一块儿看电视呐。

您说不愿意在家待着了,老跟家看武侠、看电视看烦了,想出去,那可玩的就更多了!

那时候都住平房、大杂院儿,院子中间有公用的水管子。暑假热呀,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玩水。互相滋水,拿盆儿互相撩,家里条件好点的就买个滋水枪,灌上水,也是互相滋。我们那时候觉得滋水枪水流太细,不过瘾,都愿意自己做。不过瘾,就把水龙头开到最大,然后用大拇哥把出水口堵一半、露一半,看人在哪还能转方向,玩疯了!

那时候的孩子,我觉得是特别特别快乐。您要说我们那时候的暑假不如现在的“中国式暑假”有意义?我看未必,反正那时候我过得挺痛快。说来道去,我觉得孩子们放暑假还是要多玩,毕竟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能从玩中学到很多知识,领悟到很多东西。至于学习基础知识,晚两年不着急,早晚得会。但是,真正从玩中体会到的东西,才是这个年龄段应该体会的东西。一过了这个年龄段,他学习这种东西的时候也就过去了。

———本文节选自于谦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于谦杂货铺》

新闻推荐

占据热门综艺位的“梵蜜琳们”是怎样的牌子?

乘着姐姐们踏起来的浪花,梵蜜琳火了。跟随着这波热度而来的,还有各种质疑声:微商模式、质量问题,以及其生产方式。《中国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