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消暑妙招:戴帽子遮阳 夏日举办“避暑会”

黄海晨报 2020-06-22 10:09 大字

进入炎炎夏日,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常让人们心生“畏惧”,需要出门时,大多是防晒霜、遮阳帽齐上阵,感叹“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

过去,古人们也一样面临着类似问题。

帽子、遮阳伞……古代那些防晒神器

对古人而言,比较常用的防晒装备之一是帽子。《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妇人施冪离以蔽身,到唐永徽始用帷帽,用薄纱掩至颈,谓之浅露。”

另外,《续通典》中也提到有“遮阳帽”一项。《坚瓠集》中则有如下解释:明代士子入胄监时可以戴遮阳大帽,即古代的笠,唐代也称席帽。

如今,人们习惯在夏天撑起遮阳伞,古代也是如此。老百姓们使用油纸伞,轻便易携带,路上还能免去暴晒之苦。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古装剧里,常能看到有人身上背着一个小箱子,头顶还有一块“布”,那就是“书笈”,作用类似于书箱,放些衣服和书,顺便还能遮阳挡雨。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女子化妆时要敷粉,这也可以看做是古代版“隔离霜”,比如《红楼梦》里提到,贾宝玉给平儿用的紫茉莉花种制成的香粉,就是如此。

热闹的“避暑会”

“凿池秋待月,种竹夏遮阳。”这也是古人纳凉办法中的一种:在院子里栽种竹子、芭蕉等植物,环境清幽兼具遮阳效果。

实在没有条件的话,搭凉棚也可以,有钱有雅兴的人家还会举办热闹的“避暑会”。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这种避暑会流行了很长时间。据说,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通夕而罢”,相当热闹。(据北青网)

新闻推荐

剧场模式精品化 能够拯救小众题材吗?

《十日游戏》收官,《隐秘的角落》接档开播,爱奇艺的“迷雾剧场”风头正盛。推理悬疑题材采用精品化的剧场模式运作,集中发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