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与“大焦虑”

济南日报 2019-09-11 12:06 大字

□徐迅雷

2019年8月27日,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热播剧《小欢喜》迎来大结局。最后这第49集,四位考生都顺利进行了高考,都有不错的去处;三个家庭最终都较好地完成这张“高考问卷”,人生的“小欢喜”愉快地呈现。

《小欢喜》成为“爆款”、收视率名列前茅,是有道理的,因为它真实、真切、真诚地呈现了高三考生家庭在高考年份的情景,好看,吸引人。

《小欢喜》根据鲁引弓的同名小说改编。鲁引弓即鲁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曾是资深媒体人,现任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他是媒体人成功转型的典例,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长篇小说,其中尤以“中国教育四重奏”《小舍得》《小痛爱》《小别离》《小欢喜》影响为巨,“小”系列、小切口,却能全景式地再现中国孩子各年龄段的成长痛点,呈现这个时代教育的焦虑、茫然与希冀。

高考确实是一场“全民战役”。《小欢喜》网罗了涉及高考的父母、子女、老师、亲友等核心群体,极其真实地还原了当代家庭的高考众生相,深刻揭示了应考过程中种种问题和困境,比如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子女的控制欲、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学校升学率的压力、中年职场的跌宕起伏等等,积极并有效地探讨了更加开明、更加进步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称《小欢喜》为都市、家庭、教育、情感剧当然是可以的,亲子关系是“表”,教育成长是“里”,高考焦虑是“核”。《小欢喜》以三个家庭为经,以迎接高考为纬,精彩编织了三个家庭都陷入无比焦虑焦灼的备战状态的故事:主线方圆、童文洁家庭,属于都市寻常家庭;单亲妈妈宋倩的单亲家庭,因为有学霸女儿乔英子和前夫乔卫东,戏剧性特别强;季胜利和刘静构成的干部家庭,因“空降父亲”而让亲子关系有了一个亲疏的特别视角……三家围绕的中心,就是“高考”二字。

“小欢喜”并非“小清新”、难说“小确幸”,因为背后是教育和高考的“大焦虑”。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高考”成为了终极焦虑的关键。与现实十分相似,焦虑家长中尤其以母亲焦虑更为突出。陶虹饰演的单亲妈妈宋倩,将“母亲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乔英子作为学霸女儿,在母亲“全包围”式的关切中,无形中更加压力山大……

“小欢喜”对应的是“大焦虑”,这个焦虑来自每个家庭的未来——孩子。叛逆、成长、高考、陪伴,还有“早练式”的早恋,这一段人生,本来应该更像作家王蒙笔下的《青春万岁》,但这个时代的教育环境确实大不一样了,想在焦虑中找到一点点欢喜,亦是不容易。

高考前,为了节省时间在学校门口租房,妈妈辞掉工作专心陪读,家长和孩子不少因为紧张、焦虑甚至抑郁,需要去看医生……家长焦虑,孩子焦虑,“学渣”焦虑,“学霸”也焦虑,学生焦虑,老师也焦虑,而孩子焦虑的本质是父母焦虑,是教育焦虑;父母焦虑的本质是不想接受孩子的平凡,不想接受孩子的平凡是认知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平凡几乎成了原罪。面对孩子,现在多少年轻的父母在“毁人不倦”?因为他们自己也是应试教育下的“蛋”。而对于孩子来说,多聪明的脑袋,也掌握在“如来佛”的掌心里——这个“如来佛”就是使人焦虑的应试教育。

在我看来,《小欢喜》直面中学生抑郁症,最是功德无量。患上抑郁症的角色,就是最可爱的学生女主角乔英子。美丽而聪慧的英子,本来就是学霸,而且酷爱天文。然而她妈妈宋倩对女儿是极为自私、偏执的“爱”,一定要女儿留在京城上北大清华,反对女儿远离北京而去南京读天文学,那种恐怖的执念,终于把爱女逼成了中度抑郁症患者,逼到崩溃的边缘。英子连续一个多月失眠,无比痛苦,全然陷入无法应对复习迎考的境地。最终她瞒着父母离家出走,前往深圳甚至以跳海相逼……幸好,幸好,英子的母亲及时醒悟,及时纠偏,及时归正,及时止损。也幸好父母及时带英子去看医生,获得确诊,对症下药,终于使英子在高考前康复。

现实中,有多少中学生,因为内在的基因,外部的考学压力,以及父母、老师的不良教育,出现心理问题,出现抑郁情绪,患上抑郁症,从轻度到中度到重度,有的最终选择了结束生命。8月17日晚,一个来自浙江兰溪、就读于金华某知名高中的高三女生,突然离家出走,自杀身亡,年仅18岁。她是一个安静、随和、成绩优秀的女生,在遗书中,她这样对父母说:“祝福你们生个考第一,不玩电子产品的孩子吧。”种种“高标准、严要求”,其实不是爱而是害。许多家长不了解:“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是不明白呢?”这是不懂得什么是好的家庭亲子教育的家长的典型之问。

陪伴的缺失、交流的缺失、亲情的缺失,必然会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而不当的陪伴、扭曲的交流、变态的“亲情”及要求,则会让孩子感到恐惧,一心想着逃离,如果逃离不了,那就极容易陷入抑郁。相信英子和英子妈妈这两个角色,会让许多中学生及家长产生共情。

对于学生抑郁症,最要命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无知,家长与孩子对抑郁症一无所知;二是病耻,当知道了一点后,于是就有了巨大的病耻感,羞于与人说——最终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救治。如果中学生出现抑郁状况,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即使硬顶着上了大学,后果也仍然堪忧。

就在一个多月前,在贵州大学举办了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心理辅导与咨询高峰论坛。论坛透露,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尤其是大一和大三高发,即“刚入学的和快毕业的学生患病多”。来自台湾南华大学的生死学系教授游金潾在演讲中讲到,四分之一的中国大学生有过抑郁症状;尽管抑郁症状不等于患上抑郁症,亦是可见问题之严重,很需要建立一个相互支持的系统,把抑郁症防控解决在萌芽状态。

抑郁症属于精神类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抑郁症患者也绝非“洪水猛兽”。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的整体发现率、治疗率还很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不知”“无知”,并未寻求专业帮助。《小欢喜》直面中学生抑郁症,以美丽可爱的英子患上中度抑郁症而惊醒世人,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有知有感,这太重要了。

为什么现在几乎进入了一个人人膜拜“状元”的状态?因为“状元”代表着“成功”、代表着“不凡”。为了成为“状元”、为了进入“名校”,多焦虑啊!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说,人的漫长一生中,不仅仅只有高考这一次成为状元的机会,后面还会很多啊,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读博士后,以及工作之后,都有很多机会让你成为状元,状元是会变化的,永久不变的状元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培养孩子,一定要站位高,目光看到广袤的远处,那样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消弭焦虑。

电视剧《小欢喜》所悄悄揭示的“大焦虑”,具有时代性的大价值。为了减少焦虑,为了让“小欢喜”“大焦虑”反转为“小焦虑”“大欢喜”,孩子你慢慢来,家长你更要“慢慢来”。要相信明天,明天比昨天更长久,明天比今天更精彩!(作者系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新闻推荐

《善始善终》:还原缉毒实态 致敬无名英雄

前不久,一部以缉毒为主题,由秦俊杰、孙铱等主演的电视剧《善始善终》在爱奇艺上线开播。该剧围绕特警方寒临危受命的卧底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