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小欢喜》引发教育讨论 我们该如何与孩子谈论理想
谈理想,是衡量亲子关系的一个试金石。能不能接受孩子远离自己?为不为孩子的理想由衷骄傲?允不允许孩子过和自己观念不一样的生活?敢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这考验着每一对中年父母。
“我的理想是什么?”“以后我要做什么工作?”“我要报考什么专业?”说起自己的理想,十几岁的孩子常常会感到一个崭新的世界扑面而来,他们将大展拳脚。不过,在父母耳朵里,这个问题却可能代表了分离和脆弱:“孩子不需要我了,我将孤独到老”,或者“外界太危险,没有我的保护,孩子会受伤”。事实上,父母们如何回应孩子的探索,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来看看热播剧《小欢喜》中三对父母的应对方式吧。
情感匮乏的父母:
把亲子关系搞成了恋爱关系
“你考到外地,我以后就不容易看到你了。”听到女儿要考南京大学的天文系,乔英子父母的回应相当接地气。他们不愿意和女儿分开,习惯了跟女儿在一起的日子。
英子爸爸用南京夏天太热、冬天太凉、食物不合口味等理由来劝阻女儿,似乎特别理性地为女儿考虑;而英子妈妈理由更加直接:北京女孩儿要考北京的学校,北京当地的学校也有不少跟天文挂钩的专业,甚至直接上“情感绞索”——考到外地,就不容易见到宝贝女儿了,失去婚姻的自己真的要一无所有了。
电视剧为英子父母希望孩子永远不要长大,做一个可爱顺从的小孩的心理做了一些剧情的解释:英子的爸爸虽然有万贯家财,但是和女朋友并没有建立真正满意的关系,而女儿英子的存在,可以让自己和前妻保持相爱相杀的关系,看似分离,其实还牢牢地黏在一起;英子的妈妈遭遇前夫背叛,她一直活在伤痛里,觉得自己除了女儿其实孤独无依,这让她对情感的需要都放在了女儿身上,就像扮演者陶虹所说:“把亲子关系变成了恋爱关系。”难怪不少心理专家都建议父母们,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好,能够享受爱情的父母才没空紧抓青春期孩子的手呢!
不敢寻求真我的父母:
兴趣不能当饭吃
好朋友方一凡同样面临妈妈不支持自己的理想这个困境。对唱歌跳舞颇有天分的方一凡想放弃高考参加艺考,妈妈觉得不靠谱。“兴趣不能当工作,人还是要有专业,才能保证吃饭生活。”这样的概念在许多父母的人生经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几十年来都相信这个观念,却并没有意识到,或许它需要被推敲。在过去的社会环境中,“成为自己”“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是许多人不敢想象的,这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关系,彼时满足基本的安全感的需要对人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在方一凡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生存需要变得不是那么紧迫,在比过去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支持下,人们终将走向更成熟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我是谁”这个定义不会像过去那么依赖他人的目光,依靠外在的职业形象来衡量,而更加倚重的是人作为生命个体的确定感。
可惜,方一凡的妈妈还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不过庆幸的是,方一凡的爸爸已经从自己失败的职业经历中开始了反省。“为什么人不可以既干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又能赚钱养家呢?”这个对自我的提问,让他愿意去支持方一凡的梦想,但是支持不表示盲目行动。方一凡的爸爸赖着老脸请和老婆吵过架的专业人士小梦来测评,当知道孩子有天赋的时候,又帮助孩子找好的老师接受训练。这样的父亲,正是推动孩子可以展翅高飞的安全基地。
成熟的父母:
看着你远走高飞,为你加油鼓掌
有一句话叫做好父母归来永远不嫌晚,这不,刚好对应上了季杨杨父母。虽然幼时曾经分离,但是季杨杨的父母在归来后用智慧和爱重新修复了与孩子的关系,同时给予了儿子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让不少观众感动:“这样的爸妈能不能给我来一对儿。”
叛逆的季杨杨一门心思要去玩赛车,其实他隐藏了自己对学习的挫败感。妈妈和爸爸安静地听他说,真诚地为他的理想骄傲。但是,人生经验丰富的妈妈看到了季杨杨没有看到的盲点,她以赛车工程师做例子,温和地提醒他,做梦想的工作也需要踏踏实实地储备知识;爸爸则愿意放下完美的面具,和孩子分享年轻时高考失败后复读的故事,让季杨杨能够卸下心防。在充满情感流动的沟通中,季杨杨坦然地告诉爸爸妈妈,他需要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妈妈安排他去英子家补习,同时还告诉儿子:以后如果有什么困难和需要,要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帮助你。
这些年对孩子的愧疚和现在孩子的叛逆冷漠,令季杨杨父母可以痛定思痛,克制住普通父母的担心,以更成熟的方式面对儿子。十几年来为了工作失去了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机会到底值得吗?因为工作而跟儿子爆发激烈冲突令父亲重新看待自己的选择,疑患恶性肿瘤也让妈妈去探究生命的意义……正是来源于中年人自身的不断成长,才让这场令人舒服的谈话得以成真。
叛逆如季杨杨,也在这样一场亲子沟通中变得柔软。因为他可以以独立的个体被倾听着,自由地表达出想法和困惑,父母则用经验和资源去安慰孩子的焦虑,同时深深地为孩子的冲劲和理想骄傲。当父母既由衷地愿意亲近孩子,同时又不害怕被孩子抛弃,孩子才能带着爱和勇气“远走高飞”,探索自己、成为自己。
相关阅读
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 北京四中校长 刘长铭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过程,开始出生的时候有很多梦想,希望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个好成绩,慢慢地我们的期望逐渐降温。我们期望这个孩子能够正常毕业、升学、就业,将来能够成家、生儿育女、生活稳定、工作稳定、别下岗。
能够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家庭和谐,进入老年后所有最初的梦想都没有了,那时候的梦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边给我倒一杯水。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路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开始有崇高的理想,但当我们已经垂老的时候,才真正明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的培养都是不正确的。
我始终不认为强化训练能培养出我们所谓的成功的人,当然成功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有句话是,“行行出状元”,我理解就是无论采取对哪种人群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最后得到的结果一定是正态分布的。一个优秀的厨子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反之,也是这样。
无论我们怎样对人进行分类,统计一定是正态分布的,我们所谓的最成功的人一定是很少数的。绝大多数是平常的。
但是,平常的人就没有幸福吗?难道我们是一个普通人就没有普通人的幸福吗?我们普通人就没有权利谈幸福吗?其实我们今天看到大量的人是普通人但是他们生活很乐观、很幸福。所以,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吧!
新闻推荐
《静静的顿河》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整个周末,来自俄罗斯的话剧《静静的顿河》都成为了上海文化圈和戏剧圈的刷屏对象,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