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在上海:一次用仪式感征服观众的戏剧大餐
《静静的顿河》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
整个周末,来自俄罗斯的话剧《静静的顿河》都成为了上海文化圈和戏剧圈的刷屏对象,并且毫无疑问成为了今年最受关注的演出事件之一。这部八小时的戏剧作品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演出了两场,不仅4000张票几乎全部售罄,而且成功地引发了大众对它的关注和兴趣。甚至有人总结了“顿河三光”:票子卖光、周边抢光、大餐吃光。首演剧场内部
从主办方精心准备的俄罗斯餐盒、冰糕和格瓦斯饮料,到深夜两点半散场后早早等候的出租车,再到挑战8小时演出后的成就感,《静静的顿河》在社交圈上充满了话题感。尤其是8月30日的首场跨夜演出,从晚上六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半结束,伴随着开场前突然而至的滂沱大雨,《静静的顿河》因为这些额外的元素,给了观众很多前所未有的观剧体验,这些体验,甚至超越了作品本身带来的冲击。
《静静的顿河》在艺术上或许并不完美,但在上海的两场演出,却如此完美而圆满。它用一种仪式感征服观众,而上海这座城市,也因这两场演出,显出它的美好。《静静的顿河》剧照。驱动文化传媒 供图
关于剧
《静静的顿河》最早是今年4月由“驱动文化”引进,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对于素来擅长制造文化话题的“驱动文化”而言,类似这样八小时的鸿篇巨制,在他们运营天津大剧院期间,几乎是一种“常态”。从波兰大师级导演陆帕动辄四五个小时的大部头作品,到连续12个小时的《2666》,再到一系列“俄系”大制作——包括600人阵容四小时时长的歌剧《战争与和平》,俄罗斯国宝级导演列夫·朵金同样8小时时长的史诗大戏《兄弟姐妹》等,《静静的顿河》在这一系列引进的背景下,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平心而论,这版《静静的顿河》在这一系列引进作品中,其艺术质量并没有绝对优势。作为一部没有编剧统筹、由一位大导演带着一群表演系学生,历时五年通过小品创作而打磨完成的戏剧作品,《静静的顿河》在艺术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已经被广为传播,诸如这个剧极为简洁的舞台,一景到底充满质感的写意布景,演员们极具力量感和爆发力的表演,流畅快速的情节转换,细腻逼真的细节处理,有着浓郁俄罗斯和哥萨克传统文化的民俗歌舞体现等,以及那种时代悲剧的底色,等等等等。总体而言,这台作品以非常轻巧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史诗题材的创作。对于如此年轻的演员团队而言,实在让人惊叹。尤其如果看过近几年本国戏剧院校的毕业公演,这种对比和惊叹就更为强烈了。
而从观众的角度而言,看完这部8小时的作品其实并不费劲,因为整出剧以扎实的传统现实主义表现,展现了浩浩荡荡的人物群像和时代变迁,不烧脑并且认真讲故事的方式,相比当下很多当代的作品表达,对观众比较友好,在脑力消耗上并不挑战观众。《静静的顿河》剧照。驱动文化传媒 供图
但《静静的顿河》之不足,也伴随着这些创作上的先天特质而相应产生。由于一开始就是表演系的毕业作品,并没有一个编剧参与文学统筹,作为一部站在诺贝尔文学奖巨著肩膀上的作品,这部剧在文学表达上多少有些“漫无目的”。
有看过原著的观众认为,舞台剧似乎弱化了战争和政治的部分,淡化了主人公在面对信仰时的彷徨和抉择,前面两幕几乎完全聚焦于哥萨克族的生活方式、两性关系以及剽悍人格,现得冗长而繁复,对比原著中那种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的无力感,实在有些力嫌不足。
或许也因为长达五年小品式的创作过程,这部剧的碎片感有些强烈,很多段落似乎是为了探索表演方式而存在,并因满意这种探索而保留。人物之间也用力平均,使得整出剧场面和群像出众,而主要人物的塑造却因为太过外化而深刻不足。年轻演员们在控制节奏上也显得经验不足,第一天仅第一幕就比预期延时了15分钟,对于一个专业剧团而言,是存在问题的。
如果要做个对比,此前同样被驱动文化引进,同样用8小时讲述俄罗斯民族历史命运的史诗大剧《兄弟姐妹》,无论在文学表达、导演处理和表演成熟度上,似乎都要胜过该剧一筹。遗憾的是,这部剧此前只在天津大剧院演出,并未来过上海。
然而,无论如何,一群20几岁的年轻演员,在8小时内如此有完成度地演绎了一部回望反思本民族历史的史诗大剧,实在还是值得赞叹。《静静的顿河》剧照。驱动文化传媒 供图
关于演出
回到此次上海的两场演出,《静静的顿河》制造了一次超越戏剧圈影响力的文化事件。
对于这样一台严肃题材的戏剧作品,一个没有大腕明星和网红演员的年轻的俄罗斯剧团,有太多值得总结的地方。这或许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顿河“的上海之行,绝对是一次完美的演出。
开票第一天,就迅速售出1500张票,之后第二场白日场迅速售罄,市场热度之高,让主办方上海文化广场都觉得有些意外。
上海场首演前,该剧的周边半小时就售罄,驱动文化总经理钱程为此也免不了啧啧惊叹了一下。剧场提供的看戏“装备”服务
演出现场几乎能看到各种类型的观众,既有很多久不进剧场看话剧的文化界大咖,也有不少第一次看话剧的新观众,有年轻的学生,也有上海本地的大爷大妈,还有许多全国各地订好了酒店赶来的“栏杆箱“观众。
演出现场的氛围好到简直让人落泪,看戏时鸦雀无声,领盒饭时井然有序,即使首演场有部分盒饭因为大雨延误送到,观众也都非常理解并配合。演出共有四幕,休息三次,首演场最后一幕开始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但几乎没有多少观众提前离开。谢幕时,观众的掌声如此热烈和发自肺腑。有观众说,这个掌声,既是给台上的演员,也是给台下坚持了8小时的自己。一位观众的看戏“装备”
必须要给上海文化广场的服务点赞,在这个上海演出史上似乎第一次尝试的8小时马拉松演出中,文化广场简直是用洪荒之力在为观众服务。细节之思虑周全,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剧场提供的盒饭
为了节省观众中间休息吃饭时间,剧场决定随票赠送餐食。为了找到合适可口的餐食,剧场又比较了多家做俄餐的餐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菜单。文化广场还破天荒让观众把餐盒和格瓦斯饮料带进场内,同时引进了面包摊位及咖啡供观众购买饮食,现场增设了一些小餐桌和分类垃圾桶。毕竟,同时2000个观众在剧场吃饭,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剧场提供的食物
考虑到第一场散场已经凌晨两点没有公交,剧场又和大众出行合作提前预约了200辆出租。而为了让观众能够舒适地度过八小时,剧场还提供了毛毯、靠垫,还有望远镜、漱口水、移动充电宝等看戏“装备”出租。在第一天演出结束后,剧场还特地开放了休息室供观众在这里过夜,等候第二天早上地铁开始运营。跨城追剧的观众则可以享有剧场帮助联系的酒店优惠价。
为了保障这个8小时的演出顺利完成,剧场几乎全员上岗。首演当天,员工食堂甚至提前到了四点开放晚餐,之后,平时负责节目、宣传的员工纷纷负责起了分发餐盒、引导出租车等工作。甚至合作方都感叹,这个剧场服务实在是“叹为观止”。剧场提供的抱枕
所有这些,都让《静静的顿河》成为了一次超越看戏的剧场体验,观众被8小时的仪式感征服,也被剧场的服务意识感动。
当然,只有仪式感和服务是不够的。《静静的顿河》能引发如此巨大的传播效应,和这部小说与一代中国人的俄罗斯情节有关,更和这部作品在中国历史征途有关。
更重要的是,在越来越多世界一流作品来到上海之后,观众的审美正在日益成长,人们渴望看到重量级的作品,看到有文学性的作品,看到有话题性的作品。当然,也有很多人渴望走进剧场,成为话题的一部分。
而这部剧此前在哈尔滨和北京积累的口碑,也让很多饥渴的严肃戏剧观众行动了起来。
无论何种原因,两场演出最终都让人觉得振奋。在现场,内内外外、上上下下,都能让人感受到剧场艺术的前景和希望。
上海是全国演出市场最好的城市,这几乎是所有从业者的共识。在这座城市,有大量愿意自发买票的观众,有很多懂得尊重和鉴别艺术的观众。
在欧洲,在世界上不少国家,8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演出马拉松都经常发生。这些演出让城市、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而在《静静的顿河》两场演出时,上海这个城市更是美好得让人觉得发光。
上海文化广场几年来已经积累了无数会员,今年3月,他们提出了他们的新理念:“走进剧院如同饭食饮水,是生活的必需品”。
有时候,生活里真的需要仪式感,而戏剧和艺术正是这种仪式感的来源。在这样的演出里,不必苛求艺术的完美。当大家一起走进剧场,一起感受这些庄严或快乐的仪式,这本身,也许就是戏剧和艺术的意义。
新闻推荐
记者|郑洁瑶一夜醒来,仿佛整个朋友圈都在Cosplay,一款名叫ZAO的换脸app火了。利用AI技术,ZAO可以在短短几秒内将你照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