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服雅筑为表 意境精神为里有一种流量叫国风之美

华西都市报 2019-07-19 02:56 大字

华服雅筑为表 意境精神为里 剧中的华服雅筑。

古典美的陈设。

道具细节考究。

考究的传统纹饰,取自《论语》的家训,列入非遗名录的七弦琴……从服装、道具到对白,新近在网络开播的《陈情令》凭借剧中的国风之美,上线仅一周点击量已突破2.8亿次,再次见证了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眼下,越来越多的影视剧通过呈现中国元素中国味道,形成“国风”审美,这不仅拓宽了古装影视剧的表现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荧屏和网络得以呈现,而且令许多年轻观众在娱乐中被“国风之美”感染,自然成了“粉丝”。

细节考究 展现中国古典美学风范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网剧《陈情令》讲述了云梦江氏少年魏无羡,与其挚友蓝忘机一同锄奸扶弱匡扶正义故事。从目前播出的剧集来看,虽然该剧在编剧、剪辑和武术设计方面仍有不足,但无论是场景设计、配乐,还是服装道具美工方面均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风范,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剧中虚构的五大修仙家族各有独特的家训和家族纹饰,其中,九瓣莲花纹代表云梦江氏,卷云纹属于姑苏蓝氏,牡丹纹则是兰陵金氏……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古代的传统纹饰。在介绍姑苏蓝氏时曾提到:“蓝氏崇教,开宗明义,明本,辨问,极言,勤求,此四则,为诸子戒。”蓝氏倡导的品格出自《抱朴子》。江氏家训“明知不可而为之”则取自孔子《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从这些元素中不难看出该剧想要表达的对做学问、为人处世所持有的态度。

在作为主人公的魏无羡和蓝忘机身上,更是赋予了某种寄托。蓝忘机的名字取自道家语“鸥鹭忘机”,寓意忘却计较、巧诈之心。魏无羡本名魏婴,而“婴”字也有返璞归真、纯真天然之意。两人一个行为端正守礼,一个顽劣跳脱,但最终在价值取向上一“忘”一“真”殊途同归。

侠之风骨 从审美到价值的国风传承

《陈情令》改编自网文《魔道祖师》。这部连载于晋江文学城的小说,点击量突破10亿次,微博上的相关话题也有超过70亿次的阅读量。虽然《陈情令》的剧情中也出现了“起死回生”“驭剑飞行”等玄幻因子,但它的母题却是传统文化中崇尚的“侠”之风骨,它的结构中依然充满着对中华文化和传统元素的亲近。

电视剧的故事脉络将主人公的成长与家国天下系在一起。剧中,面对温氏一族欲望膨胀,企图吞并天下,几位少年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的少年侠气最终化为家国天下的担当。正是如此,电视剧实现了从审美到价值的国风传承。

事实上,《陈情令》并不孤单,凭借传统国风审美和价值传递而带动流量的电视剧,《琅琊榜》已经做出成功尝试。《琅琊榜》虽然是架空历史的作品,但是在制作上十分注重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从剧中人物的束发结髻,到床榻、席、几、屏风摆放方式,通过这些细节对国风审美的还原,以及通过梅长苏透出的传统“士”人的道德品格与政治理想,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道德观照和修齐治平的理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认为,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是当下网络影视作品的最大消费群体,应当重视流行文化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他表示,国风之美最终需要审美和价值统一,“匡扶正义,充满了少年的热血与侠气,更展现出一种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这样的胸怀和气度,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

当然,《陈情令》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弄明白其国风元素为何能收获流量,对当下影视剧的创作具有可资参考的价值。

据《文汇报》

耗时三年精心打造

《陈情令》主创团队大部分是90后

说起古装仙侠剧《陈情令》,或许你还不够熟悉它的故事;但提及肖战、王一博两位演员,已然不会陌生。该剧根据网络IP小说改编,以五大家族为背景,讲述魏无羡(肖战饰)和蓝忘机(王一博饰)相遇,携手探寻真相,守护百姓的故事。

“前期购买这个IP时,我们注意到它和传统仙侠剧不同。它不以爱情线为主,而是引申出了一个更具群像式的江湖纷争故事。”随着剧集热播,《陈情令》口碑和收视直线上涨,同时关于演员及古风的讨论,也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陈情令》总制片人、总编剧兼艺术总监杨夏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坦言,“尽管如此,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关键词:质感

群像式江湖纷争大戏

封面新闻:目前这部剧的播出反馈在预料中吗?会有遗憾吗?

杨夏:整体是否能达到预期,还要看接下来的播放情况。《陈情令》制作量很大,但给团队的制作周期相对还是短的。不管是具体的制作,还是剧情的安排,都留有了一些遗憾。

封面新闻:有粉丝表示,看完更新需用花絮“续命”,所以有预案么?

杨夏:在《陈情令》的拍摄过程中,确实准备了很多花絮。随着播出,我们会陆续地放出花絮,包括主创的特辑。

封面新闻:肖战表现获得不少认可,但王一博似乎有些争议,您怎么看?

杨夏:播出第一周的时候,可能对王一博有争议。但到了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粉丝和观众,对王一博有了较高的评价和认可,实际上,蓝忘机本身是个很难去诠释的角色。一方面,他的内心戏很多,另一方面,他的外观很清冷,甚至有点面瘫。加上前期戏中,蓝忘机台词偏少,所以王一博演绎时,只能依靠微表情和小细节,比如用眼神去诠释角色的内心活动。这种角色对几乎所有年轻演员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封面新闻:《陈情令》的创新点,你觉得有哪些方面?

杨夏:它并非和传统仙侠剧一样,主要以爱情线为主,而是更像我们曾经看到的金庸、古龙武侠剧的质感,从一两个人引申出的一个更具全景式、群像式的江湖纷争的仙侠故事。当中不仅讨论爱情,还包含了亲情、友情等等。虽然我们达不到像金庸老师作品那样的高度,但是它会有点像《天龙八部》这种作品,着意在讲述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不同主角的人物命运,更多的是在展现一种众生皆苦、能直达人心的这样的情感。

关键词:国风

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封面新闻:人民网评价《陈情令》书写了国风之美,所以从创作一开始就有这方面考量吗?

杨夏:是的。原著本身就是很具有传统东方美学的作品,比如原著里对姑苏蓝氏的描述,从“云深不知处”这个地名中就能感觉到作者意图。在拍摄中我们也尽可能地还原原著,把中国传统文化里“美”的元素提炼出来。

封面新闻:现在有些观众将《陈情令》和《长安十二时辰》拿来做比较,您怎么看?

杨夏:《长安十二时辰》题材偏历史,《陈情令》偏传奇仙侠,两边主创努力的方向可能本身就是不一样的,《长安十二时辰》在历史还原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而我们的团队则因为题材的原因更多地是致力于去展现东方美学的质感。两个剧展现的方式是不太一样的,很难放在同一个体系里评价。我本人也很喜欢《长安十二时辰》,作为一个年轻团队来讲,我们有很多方面要向《长安十二时辰》学习。

封面新闻:您觉得原创剧式微和IP改编大热有关联吗?

杨夏:可能近几年因为很多热剧都来自于IP改编,然后大众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看法。实际上对于创作者来讲,不管是小说改编,还是做原创,都是一个创作的过程,真正好的内容创作肯定是两个方面兼得的。

关键词:创新

主创团队大部分是90后

封面新闻:据说班底成员大部分是90后?

杨夏:不是所有人都是90后,制片团队和主演团队是90后偏多的年轻团队,而主创团队当中,我们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

封面新闻:这样的团队,优劣势一般有哪些方面?

杨夏:团队年轻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益处,更容易与年轻观众产生共情。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好的优势。虽然会有经验不足的问题存在,但我觉得他们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希望观众再给他们一点成长的时间。

封面新闻:《陈情令》的制作有留下一些创新和思考吗?

杨夏:《陈情令》的制作前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如果说带给我们一些经验的话,那么可能就是前期我们在世界观和概念上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修正、调整,才能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封面新闻:观众对于作品质量和题材的期待日益高涨,对制片人来说选择更难了吗?

杨夏:一部剧最重要的还是内容本身的故事和人物是否吸引人、打动人,是否能与观众产生共情感和同理心,这和题材没有多大的关系,我们也不会依据某一个题材去选择内容。

封面新闻记者陈颖实习生张雨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