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个月备案翻拍剧激增翻拍剧 想要出彩 在于与时俱进 现状 “翻拍带新演员”成新招

安庆晚报 2018-12-19 17:12 大字

很明显的一点是,不管是占据主要资源的大公司,还是中小公司,都纷纷入局翻拍剧的生意。

去年,业内实力靠前的华策影视参与制作了《柒个我》及《新射雕英雄传》等作品,加之已经开拍的新版《绝代双骄》,华策在翻拍剧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与经验。擅长现实题材剧的新丽影视,此前较少涉足翻拍剧领域,在今年8月也备案制作新版《天龙八部》。而曾经制作《亮剑》《永不瞑目》等经典剧的老牌影视公司海润影视,也加入到了翻拍剧行列中。

经典剧集拥有完整的故事架构,且具有广泛认知度与受众群体。很多制作团队打的如意算盘是,翻拍剧具有天然优势,不仅可以借助原作品知名度引起话题,降低宣传难度与项目风险,同时也是推新人演员的新路子。在“大IP+小鲜肉”屡屡失灵的当下,“翻拍带新演员”渐渐成为影视市场的新玩法。而新人演员的片酬相对低廉,也节省了大笔制作费用。去年华策影视出品的《新射雕英雄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主演全部起用新人配置,该剧剧情安排合理、制作精良、新人演员又符合原著形象,最终口碑热度双丰收,主演李一桐、杨旭文等新人也大大提升了知名度。

尴尬武侠剧成为翻拍重灾区

经典翻拍作品中,以武侠小说为主的侠客题材不在少数。在今年前11个月备案的44部翻拍剧中,古装题材剧有19部,而“古代武打”类型剧占13部,包括《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天龙八部》在内的经典武侠小说,都面临被第N次翻拍的“炒冷饭式”尴尬。

武侠题材的热度走低是不争的事实,除了跟经典对比并引发阵阵槽点外,观众似乎找不到什么特别鲜明的记忆点。剧评人唐小仙的直观感受是,当下武侠剧的武侠味道越来越淡了,而那些距离今天较远的武侠剧作反而最得人心,武侠味儿最浓。“经典的意义就是让人们毁掉经典。”用这句略带玩笑的话来形容这几年的武侠剧翻拍潮流再合适不过。如今的种种武侠剧翻拍版本中,言情、玄幻、戏谑成分喧宾夺主,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古老侠客和他们的传说,却早已面目全非。

因为翻拍《笑傲江湖》,于正开创了武侠剧“吐槽和流量齐飞”这一“黑红路线”,也引来很多制作团队跟风。由林峰执导的50集电视剧《新神雕侠侣》今年7月开机,如今已经杀青,进入后期制作。不过,该剧首度曝光人物海报,就在热搜掀起波澜——网友发起“小龙女海报P图大赛”。有不少人认为是剧方在用颇具争议的海报换取热度,甚至可以因此先降低观众期待,为后续成品倘若难尽如人意铺好台阶。

出路用新方式与老剧“对话”

和热火朝天的翻拍潮相比,今年已经播出的翻拍剧,效果大多很不理想。

作为武侠剧的代表,今年播出的新版《寻秦记》本应该在特效技术和理念上有所提升,却生生把特效做成了《巴拉巴拉小魔仙》同款,把故事改成了网络流行语大杂烩。而今年暑期档推出的新版《流星花园》也成了“毁经典”的代表偶像剧,豆瓣评分仅为3.2分,剧中过时的台词与剧情甚至成为网友们的“快乐源泉”。

仅仅消费回忆就能保证稳赚不赔,这在影视圈内已经成为共识,但翻拍终究是一种取巧的办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唐远清认为,老剧翻拍有不小风险,特别是经典名剧的翻拍。在他看来,翻拍除了致敬经典,同样意味着挑战经典,演员、服装、剧情等元素的更迭容易使观众产生心理落差,继而产生抵触情绪,“因观点、创作思维、表现手法的差异,年轻的受众面对老旧的剧情与‘土气’的台词也不买账,如此一来,极易造成两边吃力不讨好的情况”。

今天的观众看惯了英剧、美剧等高水平作品,对翻拍剧必然会提出更高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编剧梁振华的看法很有代表性:翻拍剧想要出彩在于与时俱进,用今天的方式与老剧“对话”。他认为,讲述故事应与时代接轨,塑造人物应考虑当下流行,技术手段应成长进化,“不同时期翻拍的剧应有不同的特色与新的变化,尤其是在技术水平上,拍摄手法、制作水平都要不断进化”。(京娱)

新闻推荐

马元那座城这家人再遇"亡妻"是怎么回事?马元演技获赞

近日,由邵警辉执导,陶陶编剧,马元、童蕾、萨日娜、李建义、吴迪、张雅蓓、王昱超等人联袂出演的暖冬治愈情怀钜制《那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