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没读过金庸小说 也会看过金庸剧
闻得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心中实在是感到悲痛,因为自儿时起,“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便已经琅琅上口,先生作品中塑造出的那些鲜活形象,以及先生小说所改编的影视剧里,那些永远令人难以忘却的经典形象,一时间都涌上心头。
事实上,很多源自先生作品中的段落,如今早已在无意间,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里潜移默化的一部分,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如“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如“星宿老仙,法力无边”,如“北乔峰,南慕容”,如“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些先生创作的句子,都早已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句子。
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在当代汉语文化圈里经久不衰,那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无疑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即使你从来不读金庸小说,也很难没有瞧见过金庸剧。自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射雕英雄传》等作品先后被搬上荧幕起,由金庸先生作品所改编的作品,便成为不同世代中国人心中共同的记忆。
1970年代中后期的金庸电视剧
第一部金庸电视剧,距今已有42年之遥。1976年,香港佳艺电视台拍摄的《射雕英雄传》,由白彪、米雪主演,是香港地区首部收视过百万的电视剧。当时年仅20岁的米雪,亦凭借着“黄蓉”的形象,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红的香港花旦之一。尽管如今已经无缘得见那部70集的连续剧,“雪蓉儿”仍旧是很多上了年纪的香港人,心头的那一屡秀发。
米雪版黄蓉
随着《射雕英雄传》一剧的大红大紫,佳艺电视台也趁热打铁推出了1976版《神雕侠侣》,由于选角方面的不甚成功,该版并没有像“射雕”那样广为传颂,然而依旧作为第一版电视剧“神雕”,在电视剧史上留下了其独特的地位。同一年,不甘示弱的无线电视台(TVB),也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金庸剧,由郑少秋、汪明荃、余安安领衔主演的《书剑恩仇录》,与同期推出的佳视版《神雕侠侣》,在电视机前分庭抗礼。
郑少秋、汪明荃版《书剑恩仇录》
不过在整个1970年代后期,香港翻拍金庸作品的主力是佳视,而并非后来人们熟悉的TVB.从1975年宣告成立,到三年后经营不善而倒闭,佳视曾经先后推出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碧血剑》以及《雪山飞狐》五部电视剧,而TVB除了在1976年推出了第一版《书剑恩仇录》之外,仅仅在1978年,出品了郑少秋、汪明荃和赵雅芝所领衔出演的《倚天屠龙记》。不过秋官在两部电视剧里的精湛演出,得到了先生的十六字嘉许——荧幕侠士,飒飒英风,家洛无忌,入人梦中。
郑少秋版《倚天屠龙记》
1970年代的金庸剧,一方面限于当时的拍摄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是电影向电视剧过渡的时期,因此今天的观众们回味时,或许会感到一些陌生。然而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充裕的年代里,小荧幕上的这些鲜活形象,是当时众多香港观众心中的寄托。
1980年代的香港金庸剧
自从1982年开始,TVB开始了对金庸作品的又一轮翻拍,由梁家仁、汤镇业、黄日华、黄杏秀、杨佩佩、陈复生、陈玉莲等人共同主演的1982版《天龙八部》,开启了这段波澜壮阔的翻拍热潮。该剧的主题曲《两忘烟水里》以及《万水千山纵横》,时至今日仍旧是金庸电视剧里值得一提的经典曲目。
1982版《天龙八部》
而由黄日华和翁美玲主演的1983版《射雕英雄传》,作为第一部引进内地的金庸电视剧,在电视剧史上也拥有独特的地位,当时那种万人空巷的效果,恐怕今时今日再也难以复制,而主题曲《铁血丹心》也成为了武侠金曲的代表作之一。
1983版《射雕英雄传》
然而,这部红遍内地的“83射雕”,却在当时的香港观众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编导对于原著精神缺乏足够的领会,导致剧情被大幅度篡改,甚至作为女主的黄蓉,在翁美玲的演绎下显得刁蛮任性,没有原著中小黄蓉惹人怜爱的神采。先生对此甚至曾经大发雷霆,差点将自己著作的版权从TVB处收回。
此后同一年,TVB推出了他们历史上最成功的金庸电视剧之一,由刘德华和陈玉莲主演的1983版《神雕侠侣》。著名粤语小调歌手张德兰为该作演唱的主题曲《何日再相见》,堪称婉约美绝,顾嘉辉大师的谱曲,每一个音符都扣动着聆听着的心弦,使人思之黯然。这部电视剧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可谓经久不衰,直至后来1998年新加坡再度翻拍“神雕”,都有对该作品明显的模仿痕迹。
刘德华、陈玉莲版《神雕侠侣》
在无功无过地推出了1984版《鹿鼎记》和《笑傲江湖》,以及1985版《碧血剑》之后,TVB在1985年将《雪山飞狐》搬上荧幕,这也是笔者心中,1980年代最优秀的一部金庸电视剧,比起名噪一时的83版射雕要远远更加优秀。
1985年版《雪山飞狐》
该剧堪称阵容鼎盛,由吕良伟、戚美珍、谢贤、景黛音、周秀兰、曾华倩等人出演,而吕方和关菊英共同演唱的主题曲《雪山飞狐》,将直冲云霄的豪迈气魄,与北国关外的千万里雪景融为一体,顾嘉辉大师清冷中含有热情的谱曲,与作品的主旨契合得可谓天衣无缝。
自1985版《雪山飞狐》而始,TVB的金庸电视剧,在表演模式上也开始显得更加成熟和游刃有余,相比之下,1982年到1984年之间的那些作品,似乎还是显得有些青涩。
一年之后,梁朝伟、黎美娴、邓萃雯等人主演的1986版《倚天屠龙记》,也如愿与观众见面。作为1980年代无线电视台的古装皇后,娴女的“赵敏”一角,澄澈的目光令人难以忘怀,而梁朝伟的张无忌,也许同样是迄今为止,最贴合原著的一个版本。
梁朝伟版张无忌
“倚天”之后,1980年代对金庸剧的翻拍也就开始走向了尾声,无论是1987年出品的《书剑恩仇录》,还是1988版《连城诀》和1989版《侠客行》,都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1980年代的台湾金庸剧
尽管1980年代TVB的金庸剧一时风头无两,然而同时期的台湾地区,也开始了金庸剧翻拍。在刘德华、陈玉莲的83版《神雕侠侣》推出后不久,台湾中视就再次将这部作品搬上荧幕,这部由孟飞和潘迎紫共同主演的《神雕侠侣》,也成为香港地区之外完成的第一部金庸剧。这部电视剧在早年也曾经进入过内地,引起过很大的反响,据说当时放学之后,都能听到回家的小童们在唱“跃马江湖道,志节比天高”(84版神雕的主题曲前两句)。
潘迎紫、孟飞版《神雕侠侣》
同一年,台湾的金庸剧翻拍也进入了高潮,先后有四部作品被搬上荧幕,中视和台视,也在金庸剧这个领域展开了一场擂台战。神雕侠侣后,中视推出了由李小飞和周绍栋主演的《鹿鼎记》,而不甘示弱的台视,首先出品了游天龙主演的《书剑恩仇录》(该剧名为《书剑江山》),以及刘德凯、刘玉璞所主演的《倚天屠龙记》。
刘德凯版《倚天屠龙记》
其中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莫过于84版《倚天屠龙记》中,邵氏当家花旦刘玉璞所出演的“赵敏”一角,尤其是她的男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其“公子世无双”之处,比起众多古装男神也丝毫不见逊色。惜哉红颜薄命,刘玉璞在与抑郁症奋斗了多年之后,2009年因为心脏病撒手人寰,年仅46岁。她所饰演的赵敏一角,是笔者心中,除黎姿之外最优秀的版本。
刘玉璞版赵敏
此后,在1980年代间,《笑傲江湖》《侠客行》以及《射雕英雄传》都先后在台湾地区被搬上荧屏,然而总体来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台湾翻拍《射雕侠侣》一剧时,起初采用的剧名,仍旧是《大漠英雄传》——因为台湾方面对毛主席《沁园春-雪》这部名作的敏感心态,导致了《射雕英雄传》这个正式名称,长期无法得到官方认可。
1990年代——TVB金庸剧的盛世,台湾的噩梦
如果说1980年代是TVB金庸剧的第一次繁荣,那么1990年代就堪称是TVB金庸剧的盛世,众多在内地金庸迷心中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诞生于这个年代。一方面,TVB的拍摄水平在20年的积累下愈发成熟,演员的演出技巧也愈发老练,另一方面,则不得不提到TVB金牌监制李添胜,对于这段盛世所作出的贡献。
张智霖、朱茵合照
可以说,添哥对主角的选取,堪称历史上金庸剧编导中最优秀的,他为94版《射雕英雄传》挑选了彼时尚显青涩,却完美符合少年郭靖气质的“大仙”张智霖,以及一颦一笑皆有如沐春风般美好,宛若书中黄蓉再现的朱茵;他为95版《神雕侠侣》,又挑选了剑眉星目、面如冠玉,演出气质亦正亦邪,独具杨过神韵的古天乐,以及冷若冰霜,有冰山美人之感,非常契合小龙女气质的李若彤。
古天乐、李若彤《神雕侠侣》
此后,在96版《笑傲江湖》中,那个落魄江湖、放荡不羁、不受拘束的浪子令狐冲形象,在吕颂贤的演绎下可谓最得先生原著的韵致。
而在一年后的97版《天龙八部》中,黄日华几乎完美地展现了乔峰顶天立地的盖世英雄之气,而陈浩民则把段誉的书生气和古道热肠诠释得极为到位,加之何美钿、赵学而、李若彤、樊少皇等人的精彩演绎,该剧亦是笔者心中,迄今为止最优秀的一部金庸电视作品。
此后,添哥为98版《鹿鼎记》选中了“山鸡哥”陈小春担任主角,他在剧中出神入化的表演,也令这部女角选择颇受争议的作品,成为一部瑕不掩瑜的一时经典之作。
吕颂贤版《笑傲江湖》
黄日华版《天龙八部》
陈小春版《鹿鼎记》
可以说,添哥所监制的金庸剧,在主角的选取上极少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也令得观众们在观剧时,有着更加强烈的主角代入感。
2001版《倚天屠龙记》尽管并非添哥所监制,然而在另一位TVB金牌监制庄伟健的手笔下,诞生了可能是金庸剧史上最光彩照人的角色,由黎姿所饰演的赵敏,以及笔者心中最优秀的周芷若——佘诗曼。
黎姿、佘诗曼《倚天屠龙记》
1990年代TVB的金庸剧,还有一个颇为吸引人的特质,那就是优秀的背景音乐(BGM)。我始终觉得,这段时期的金庸剧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巅峰,很大的一方面,在于本身的节奏,与BGM之间的配合,达到了一种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的地步。背景音乐随着不同情绪衍生出的变化,也足以令看客的心情随着电视剧而产生改变,这种“为君喜,为君忧”的感受,很少能够在其他的金庸剧里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如何自如地使用背景音乐,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内地的电视制作人,在这方面还远远不够班。
不仅如此,伴随着1990年代TVB金庸剧的火热,很多剧中配角的形象也都深入人心起来。当人们见到李国麟老师在其他剧作中出现时,第一反应依旧是《天龙八部》里,那个刚愎自用的吐蕃国师鸠摩智;
《天龙八部》中李国麟饰演鸠摩智
已经去世的王伟老师,则让人难忘他在96版《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形象;
王伟版岳不群
而先后饰演过劳德诺、全冠清、风际中和陈友谅四位反派的陈荣峻老师,则被内地观众们亲切地冠以“节奏大师”、“自带剧透功能”的称号;
陈荣峻在《天龙八部》中饰演全冠清
另外一位已然仙逝的影视前辈鲍方,则以风清扬和扫地僧的形象,而为内地金庸迷所熟知。
鲍方饰演的扫地僧
而很多精彩的选角,甚至不知道应该说是精挑细选,还是无心插柳,亦或是兼而有之了。在95版《神雕侠侣》中,张可颐所饰演的程英,清新淡雅、善解人意而又宠辱不惊;傅奇与石慧之女傅明宪所扮演的郭芙,将靖蓉之女的那种娇蛮、明媚,以及父母庇佑下的那种温室巨婴作风表现得惟妙惟肖;而李绮红的郭襄,则更是成为很多观众永生难忘的回忆。而此后的97版《天龙八部》里,何美钿版钟灵的机灵可爱、天真烂漫、精灵古怪,实是令我难以自遣......
张可颐版程英
李绮红版郭襄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台湾金庸剧则实在糟糕太多了,在1991年与内地共同推出了一部优秀的《雪山飞狐》之后,台湾的金庸剧就开始受到琼瑶风的荼毒而显得尤其狗血。台视的1994版《倚天屠龙记》或许是很多人年少时的回忆,然而在这部剧中,充斥着失控的表演,充斥着把宏大主题变成烂俗情爱的剧情,加之剧情的大幅度魔改,虽然在内地人气不低,但在笔者看来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剧。
当然,杨佩佩和赖水清在此后的1998台版《神雕侠侣》,以及2000台版《笑傲江湖》中,继续这种烂俗的电视剧风格。或许应该说,赖水清从来就没有拍过一部真正好的金庸剧,无论是94版倚天、98版神雕、00版笑傲,还是后来的03版倚天、13版天龙、14版鹿鼎记,都是不折不扣的拙劣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在亵渎金庸先生的原著,也都是在玷污先生笔下那些引人入胜的鲜活形象。
2000年代——港台退潮,内地接棒
事实上,内地在1994年就完成了第一次金庸剧的拍摄,由黄海冰、王菁华、杨紫嫣所主演的《书剑恩仇录》,相信有些阅历的观众并不会陌生,而该剧的主题曲《红花红颜》则更堪称金庸剧主题曲里的绝唱之一,那种诉说不尽的哀愁,壮志未酬的遗憾,个人在历史苍穹下的无力,让人心有戚戚焉。
黄海冰版《书剑恩仇录》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相关作品和影视剧的广为流传,中国大陆也开始尝试着翻拍金庸电视剧,人气颇高的作品《笑傲江湖》成为了第一部搬上荧幕的作品。张纪中先生的拍摄方式,与TVB风格完全不同,非常注重在武侠电视剧里进行宏大的叙事模式,而这也同先生作品本身,与历史背景的有机结合是颇为符合的。
张纪中版《笑傲江湖》,李亚鹏饰演令狐冲,许晴饰演任盈盈
这部由李亚鹏和许晴主演的《笑傲江湖》,堪称是难得的佳作,原著中那种徜徉天地间的魏晋风骨,伴随着赵季平老师创作的《天地作合》等优秀插曲,可称颇得原著之韵致。而巍子老师的岳不群,李解的林平之,苗乙乙的岳灵珊等形象,更可谓是栩栩如生。
然而此后,在张纪中的金庸剧作里,却始终难以回避一个缺憾,就是在主角的选取上,相比TVB有着明显的差距,导致他的作品,尽管拥有更为优秀的场景,以及众多表演艺术老到、形象鲜活的配角,却始终因为主角的棋差一着,而显得没有TVB电视剧那样,能够让观众产生更强烈的代入感。
李亚鹏、周迅版《射雕英雄传》
李亚鹏的令狐冲表现非常不错,但郭靖的表现就实在有些失败了;周公子在黄蓉一角上展现了精湛的演技,却在神韵上,始终无法企及珠玉在前的朱茵;胡军的乔峰,可谓得其形,却未免有些失其神;黄晓明的杨过,则实在演得有些情绪失控了。当然,刘亦菲的王语嫣和小龙女,在张纪中老师的主角选择里,足以称得上经典,甚至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看来,已经超越了李若彤在1990年代两大作品中的演绎。
黄晓明版杨过和刘亦菲版小龙女
刘亦菲的王语嫣
相比赖水清不魔改不罢休的糟蹋,张纪中的作品要优秀太多,然而不免有一种过分拘泥于原著之感,甚至在很多台词上,都显得过于高冷,而与观众产生了距离感。在改编金庸先生的作品时,如何尊重原著却不被原著的条条框框束缚死,其实是历代编导、监制们一直在苦苦探寻的问题,现在看来,可能还是添哥做得比张纪中更深入人心。
至于后来的于正,不提也罢。
陈妍希版小龙女备受争议
当然,有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如果一笔带过实在是有欠尊重了,那就是王新民执导的2005版《连城诀》。17岁的舒畅在剧中饰演的水笙,堪称灵秀,而何美钿也在仪琳和钟灵之后,又留下了戚芳这个经典的形象。除此之外,计春华老师的血刀老祖,以及六小龄童的花铁干,都可谓是金庸剧史上的经典形象。不过,由于《连城诀》作品本身的格调过于灰暗,这部非常优秀的金庸剧并未得到应有的热度。
何美钿版《连城诀》
关于那些电影版的金庸作品......
说实话,我从来不认为先生的作品(尤其是大部头的作品)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的时长之内,根本无法完整地展现出很多人物的特质——电影相比电视剧,每一个镜头都要表现出尽可能多的东西,而电视剧则相比电影,有着更多的缓冲余地。
因此电影只能“魔改”,只能把某些引人入胜的特定人物无限放大,否则便难以吸引观众,林青霞的东方不败可谓个中的极致,然而在成就电影经典的同时,亦将众多的电视剧版本带歪了。于是,在1990年代之后的电视剧《笑傲江湖》中,魔改、增加东方不败的戏份,成为了一种常态。
而且,先生的作品,其实源于舞台剧,一幕紧接一幕,在剧情的逻辑上都异常紧凑,因此并不适合作为电影呈现。所以,当人们谈及张敏的赵敏、邱淑贞的小昭以及建宁公主时,我只能摇头叹息,因为在我心里,这些人物形象本身,与作品本身实在是南辕北辙,更遑论那天马行空的剧情了。
我心中,这42年来最优秀的金庸电视剧形象,始终是朱茵版黄蓉,和黎姿版赵敏。
黎姿版赵敏和朱茵版黄蓉
新闻推荐
2005年1月,张纪中版《神雕侠侣》的两位主演刘亦菲(左)、黄晓明(右)与金庸先生在浙江省象山影视城合影。以笔名“金庸”写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