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限酬只是手段 规范行业才是目的 □林中路
2016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最夸张的报道是:一部成本3亿元的电视剧,主演的明星拿走2亿元片酬。在一些主打流量明星的IP剧中,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的占比甚至高达75%。
一边是水涨船高的“天价片酬”,一边是满地扑街的低质剧。近日,面对饱受观众、业内人士诟病已久的明星高片酬这一畸形乱象,相关组织再出重拳。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等四个机构联合发布的《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对于演员片酬在制作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提出了明确的限制意见———“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
在影视产业体系中,影视剧制作早就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与分工,演员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制作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支付给主要演员的片酬过高,就势必挤压编剧、布景、配音、剪辑、后期等其他环节的投入成本,最终导致整部剧制作粗陋。对于那些制作成本紧张到只能“加一毛钱特效”的抠图剧、替身剧,恐怕流量再高的明星也不敢打包票救场。
有业内人士就曾指出,国内目前其实并无真正的票房明星,单凭一两个明星就想票房大卖基本不现实。电影市场如此,电视剧市场亦然。传说中女主演狂掠8000万片酬的《孤芳不自赏》,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3.1分,这种“孤芳”既不自赏,更不他赏;而前阶段在网络热播的网剧《河神》,没有流量明星,不追IP热剧,而是靠好的故事、精良的制作吸引观众,不仅在某视频平台播放量已超18亿,而且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4分,堪称今年“暑期档网剧黑马”。近期口碑高涨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同样是靠编剧、制作、演技派赢得观众和流量。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是市场在提醒我们,这种“烧大钱,拍烂片”的模式显然不可持续,更非不可替代。相较于只有大明星的平庸之作甚至烂剧,消费者更愿意为故事好、制作精的好作品买单,而这,正是市场规律。从这个角度上看,此番出台相关“意见”,不仅是回应了社会的呼声,更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明星“天价片酬”的乱象,说到底是国内影视产业发展不成熟的产物。在目前国内影视市场中,“粉丝经济”的模式仍然占有相当比重。在这一模式下,一方面导致电视剧行业产能过剩。制作方对流量明星的过度依赖和大资本的热钱涌入,严重挤压了大量小制作精品剧和未成名演员的生存空间,过半电视剧拍完后根本没有刊播机会,造成了电视剧行业极大的资源浪费。
限制明星高片酬只是手段,规范行业发展才是目的。对明星的“天价片酬”进行限制,把演员片酬比例控制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或许正是引导“粉丝经济”走向“创意经济模式”的关键一步。
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广电、审计、税务等部门多管齐下,在市场规律下进行适度、有效的引导和调节。通过对明星“天价片酬”的限制,把解放的资源投入到与剧作质量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让创作者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让影视行业回到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来。
新闻推荐
《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在江苏卫视热播,随着剧情发展,网友纷纷站队赵白石和周莹这对CP。24日,赵白石扮演者任重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自己更想扮演沈星移,“我性格比较活泼,跟赵白石差得比较远”。喜欢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