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冷号称投资亿元的楚汉传奇带头翻船图囧七爷还是那个
图1 冷,号称投资2.4亿元的《楚汉传奇》带头翻船;图2 囧,七爷还是那个七爷,但宅门不是那个味了;图3 闷,根据历史题材改编的《赵氏孤儿案》,无争议无反响;图4 淡,与电影版相比,剧版《唐山大地震》有些平淡;图5 热,纯新人面孔的《陆贞传奇》意外地收视一线飘红。
“2013年,是电视剧的大年。”2012年年底,曾有不少业内人士放言,今年会是电视剧大剧的天下,《楚汉传奇》、《赵氏孤儿案》、《大宅门1912》、《精忠岳飞》……一系列“史诗大剧”都将在2013年上演,而且各个都有“名导”、“名演员”等“收视率王牌”的标识,陈道明、吴秀波、陈宝国、张国立等实力派纷纷出马。孰料,2013年尚未过半,已有一大批“大制作”遭遇滑铁卢。或许,从《楚汉传奇》收视遇冷开始,大剧疲软不给力的现象已有征兆。电视圈,这是怎么了?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影视圈的世界,将这句歌词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影圈曝出一系列“黑马”后,电视圈却有一批大制作落“马”,不少拥有大明星、大导演的“大题材”悉数遭到冷遇,而一部由纯新人主演的《陆贞传奇》却意外地收视一路飘红。在业内人士看来,也许电视圈真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了,“观众口味发生改变,传统审美已经没有新鲜感,青春偶像类题材会更受欢迎”。
现象
现象A:大制作集体遇冷
今年大剧不少,但从《楚汉传奇》开始,几部大剧皆反响平平——拥有吴秀波、孙淳的《赵氏孤儿案》没在电视圈内激起一点火花;由《甄嬛传》导演郑晓龙打造,吕丽萍、陈好等主演的《新编辑部的故事》超强阵容却换来“狗尾续貂”的评价。进入5月后,新上档的《大宅门1912》与《唐山大地震》,虽然也是众星云集,制作、阵容含金量都很高,但在收视上也悉数败走。另一方面,不少新人主演的小题材剧脱颖而出:《陆贞传奇》,纯新人面孔,故事简单,收视率却一线飘红;抗战剧《射天狼》也被热捧。还有一种更为鲜明的对比:大制作、大卡司的《隋唐演义》播得悄无声息,而在年初播出的“雷剧”《隋唐英雄传》却收视飙高。
现象B:导演委屈,没了自信
这样的现象,导演们也很不解。曾打造了新《三国》的高希希说自己“很沮丧”,他监制了《倾世皇妃》,自己都不敢面对媒体,却获得高收视,“插空拍的《刀尖上行走》收视也是第一,我甚至拒绝参加发布会,因为那部剧我还没准备好就拍完了。我特沮丧,为什么它是收视第一?”而他准备三年的《楚汉传奇》却没获认可。高希希只能无奈地将原因归结为观众口味,“可能观众的口味还真不一样吧。”《赵氏孤儿案》的导演闫建刚也表示,自己对于现在的收视环境已没有了自信,“现在是雷人、穿越、家庭争斗为主,那些收视都比我的高。我们这种戏很难斗得过他们”。
分析
分析A:大题材受冷?
作品质量中等,很传统 收视率不适合做正剧的评价指标
在剧评人李星文看来,目前出现的“大剧疲软期”,一方面跟剧集质量有关系;另一方面则是收视人群的改变,“收视率已不是用来评价正剧的合适指标了,现在再好的正剧,也无法达到像当年《雍正王朝》那样20%的收视份额了,因为观众的收视习惯已改变,一些严肃题材都很难达到高收视率”。资深业内观察人梅子笑认为,“热钱涌入,大导演大明星都非常受宠,都在赶着拍剧,但中间存在很多缺陷,比如《乱世三义》和《赵氏孤儿案》只能说是工整的作品,但没有出彩,现在的观众审美都已更新了,传统元素太多的话,对他们很难有吸引力”。
分析B:小制作当道?
不是成本小,而是题材小 未来两年可以说是青春剧当道
至于“小制作当道”,梅子笑说:“其实以前电视圈是有点近亲繁殖的,你必须有了名气有了人脉才能拍剧,现在门槛降低,新人才有机会出来。”另一方面是与收视群体的改变有关,“传统的审美不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他们对于厚重题材会比较抗拒”。而接下来,类似《陆贞传奇》的历史青春偶像剧和都市时装剧会持续一段时间,未来两年可以说是青春剧当道。李星文表示,所谓的“小制作”更多体现在题材上,“其实并不是制作成本小,而是指题材不再是那种家国大事,而是言情类的偶像剧。今年上半年的这种收视倾向,将影响到未来几年电视剧的拍摄,大制作的减少会是必然”。
回应
制作公司:大明星有价无市,“于正模式”靠谱
在熟知内情的影视公司看来,这种“小制作逆袭”,其实是市场的良性发展。“其实大制作,很多都是伪的。”贺盈时代影视公司老总张珺涵透露,“很多所谓的大制作,纷纷把投入放到了片酬上,其他环节必然就得偷工减料,而为了迁就演员档期,剧本还不成熟就拍了,进度也非常赶,这样的剧能好吗?”在他看来,“于正模式”更值得影视公司欣赏,“他的演员都以新人为主,费用重点是放在画面、服饰上。然后从剧本成行到拍摄、发行,他都亲力亲为”。他透露,目前许多公司都开始理性发展,“其实现在圈内很多名演员都没剧拍,因为要价高收回成本太难,很多明星都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声音
观众已走远 大剧仍在徘徊
有陈道明的《楚汉传奇》敌不过戏说的《陆贞传奇》,如仅仅只有一个案例,或许可以用“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来解读。但现在“大剧”都纷纷被KO时,还有人在碎碎念“是市场错,是环境错,是观众错”,很想反问一句,你确定不是“众人皆醒你独醉”?你确定在已更新换代的观众眼里,你还是那枚所谓的“良币”?如今最现实的情况就是,观众已抛弃了传统的所谓的“大剧”标准,他们不再愿意为那些“明星脸”无条件买单,不再盲目把“宏大”当做唯一观看标准。更遗憾的是,观众已经走远,只是“大剧”没有跟上这个时代而已。遭遇“收视打击”的某导演说,如果市场不好,一定是创作者的问题,而不是观众的口味问题。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丁凯珊)北京卫视夏日怀旧三部曲之《正阳门下》将于8月8日登陆红星剧场。该剧由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视台、大前门(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正阳门下》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