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查 | 你读的第一部金庸作品是哪一部?

郑薛飞腾 2018-10-31 10:58 大字

义、江湖、武侠、盗版、电视剧、某个公众号……

金庸去世,当人们提起他的时候,这些词语高频出现。金庸的流行,我们能看到时代,也会看到个人。彼时,港台剧涌入大陆、出版界所谓“版权”在模糊地带游离、电视剧将一个个金庸形象以更加易于接受和传播的方式呈现……

而对于个人来说,有读者为了读金庸,深夜匐于被窝中,酣畅淋漓,不知人世几何;有读者为了他,不顾一切报考浙大文学院;也有读者拿着金庸的盗版书找他签名,却看见一个才气之外,和蔼、温润、心怀感恩的作家;还有读者,因为读金庸,第一次明了自己的少女心事……

我们和金庸有过很多故事,你是其中的哪一段?想当年,你读的第一部金庸作品是哪一部?

小师妹:

金庸先生是嘉兴人,以前在嘉兴一中上学,我也是,我们都叫他大师兄。我们学校一直立着老校长张印通的铜像,他是金庸就学时的校长,铜像也是金庸立的。那时候他每隔几年就会到学校来,也会去铜像前献花,我们每年也都有学生代表可以见到他,他来的时候,我们都夹道欢迎。我高一时,作为学生代表有跟他座谈过。在我们心里,他一直是那种很慈祥的大师兄,不是我们遥不可及的那种人。

我看的他第一本作品是《射雕英雄传》,当时很小,不怎么懂,长大后,更喜欢《天龙八部》。那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我们这些学生代表有请他签书的机会,当时我没有太强的版权意识,还拿了本盗版的给他签名。他先看了看那本书,犹豫了一下,但看我是学生,就跟我说“这本书不是正版的”,还是签了。所以我觉得金庸先生就是一个和蔼的,特别感恩的人。

1984年长江文艺版《射雕英雄传》

傅文佩:

我十岁时读到第一本非常不金庸的金庸小说,应该也是最短的一篇,《白马啸西风》,就被结尾那段震惊了,惊为天人!白马带着她一步一步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是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大概是第一次被挑起了少女心事,就那种我不喜欢的东西即使再好,也不想被别人硬推给我,我喜欢的东西即使别人再不在乎,对我来讲也是珍宝一样。

Bunny:

我是“90后”,我们这代人大概都是先接触到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吧?我最早看了黄日华版《天龙八部》,还有朱茵版《射雕英雄传》,当时最喜欢的是陈浩民演的段誉和朱茵演的黄蓉。

初中时,觉得电视剧都不过瘾,开始看书,发现书中有很多细节更有趣味,文字也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我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跟金庸小说有关,包括对爱情最初的想象,觉得对方可能是郭靖哥哥的痴,段誉的呆;还有对人性复杂性的认识,至今都觉得马夫人爱乔峰爱得瘆人,无意识地会用金庸小说的设定去思索整个世界。

我最喜欢《天龙八部》,因为很认同里面“众生皆苦”的观念。看金庸的小说也能体会到他的思想变化,我想这对我们很重要,不同年龄读金庸是不同的感受,金庸以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世界,这或许是他的伟大之处吧。

朱茵扮演的黄蓉

Yoyo:

第一次读金庸的小说是初二,读《笑傲江湖》。当时学校门口有一家店,专门提供借书服务,并且只借不卖,押金20,借三天一块钱,以此类推。正是这个机会,读小说风气在班级盛行。那时候读《笑傲江湖》完全沉迷于书中情节,常常会把自己带进去,幻想自己以后练好本事行走江湖,并不能发现书中很多伏笔以及场景情节安排背后的意义。那时候最触动我的就是书中大侠的义胆忠肝,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小说把“正直”潜移默化地铸在我的性格里。

重拾金庸小说是大四的时候。二十出头,人生迷茫,反倒开始读起武侠小说,可能隐约有种走出校门,社会便是“江湖”的意思,企图从武侠小说中寻些灵感。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感觉烦闷、焦躁时,那些“工具”书根本无法入脑,倒是武侠小说能瞬间把人拉进另一个世界走一遭,然后再带你回到现实,就像两个世界中有个“结界”。每次“重返”现实,便会多些人生感悟,无论是治学、处世,还是处理情感问题。

在金庸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连城诀》,可能是因为人生阅历较初中时丰富许多,加上当时正值秋招的处境,自己也在经历和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书中情节的反转、再反转给我触动很深。最打动我的大概是,无论周遭如何阴险狡诈,或是身处江湖之中,遇到的人各有心思或各怀鬼胎,自己都要坚守本心和善良。小说是说江湖事,其实从头到尾就讲了“良知”,这也是我们今天可能最容易被忽略和放下的两个字。

1994年三联版《连城诀》

尹萌美:

最早接触金庸肯定是因为早年那些港剧,后来高中历史老师在讲宋元历史的时候屡次安利了《天龙八部》,但我看的第一部是《笑傲江湖》,因为我爸买了一套盗版书。当时直观感觉就是节奏快得令人窒息,几乎不歇气地看了一个通宵。看完想起来,这又是从林平之这个配角展开的整个故事,引出的阴谋之深和庞杂鲜明的人物性格让人很难回到现实世界中。

后来金庸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我就义无返顾地报考浙大,当时很难将学业和职业联系到一起,算是一个浪漫任性的选择。我在学校时,见过一次金庸先生,是十几年前的故事了,当时是龙泉剑的一个商业活动,觉得他身体可能不太好,因为脸色很青。

后来慢慢觉得金庸的好某种程度上得益于连载的形式,他纯属于此,又赶上了武侠的黄金年代,将诡谲的情节与自身丰厚的历史知识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侠的文化和世界观。比如他喜欢让主人公进行游历,结实各方异人异事,以及很喜欢以奇遇的方式让主人公习得秘籍,比如张无忌、虚竹等等。当然,不可否认,金庸作品里也有糟粕,我觉得是作品中对待女性的态度,比如他后来自己改的那版《倚天屠龙记》里,有一段张无忌和仨女的在船上,张无忌就想,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到《鹿鼎记》不就给落实了嘛?!

新修版《倚天屠龙记》

Rango:

第一次读金庸,13岁。家里管得严,偷偷从图书馆借了半套《射雕英雄传》夹在两本世界名著里带回家,等爸妈睡下了才敢放心大胆地读。注意到时间的时候已经凌晨三点,四下寂然,寻思着再看一章就睡。好像突然间天就亮了起来,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通宵,无比清醒无比怅然,仿佛自己就是天地间肩负家国的侠客,不知今夕何夕。猛然听到老妈起床的声响,装作才起,匆匆就去上课了。

后来莫名最喜欢《笑傲江湖》吧,大概是因为无法成为任盈盈那样的人,于是很向往。大概是初三,渐渐觉察出老爷子作品中的一些固有套路,失去了当时开天辟地的心动,再加上开始接触美剧,就不再继续看了

伊沫:

我第一次开始读金庸原著是初中,《倚天屠龙记》,这也是我最喜欢的金庸作品,也可能是因为第一本总是最难忘。很多年后,大学时代又看了一遍《倚天屠龙记》,感触太多的我还写过几千几千的随笔。

第一感受就一个字:妙。这是一个庞大的武侠世界观,他几乎能够面面俱到,且很难得地有小巧思,总是埋藏很多梗,以至后来再没看到可以超越他的武侠作品。就拿《倚天屠龙记》里的小细节来说,追寻宝刀宝剑的秘密这个大线索配上张无忌许诺三个愿望的小线索,太妙。工作以后,还会心血来潮想去翻看片段,或者找出某个版本的金庸剧重温,但投入的时间确实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Floreal:

第一次读金庸是十岁,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我读的第一本是《射雕英雄传》,在读之前,就对这个故事有了解,因为2003年李亚鹏版的《射雕英雄传》上映时我看了。但是读金庸的书和看电视剧感受完全不同,看书感觉酣畅淋漓。当时可以从早看到晚,连吃饭都忘记,就为了快点看到之后的情节发展,完全被他讲的故事吸引了。之后我就看完“射雕三部曲”,又看了《鹿鼎记》、《碧血剑》。小学毕业后就不再看金庸了,我想原因有二,一是我不像过去一样有时间,二是郭敬明和韩寒开始流行了(惭愧)。

李亚鹏、周迅版《射雕英雄传》

孙老师:

我从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看起,说来惭愧,第一次读金庸是大二时候。那年寒假,我在山西恒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没有网络,手机也没有多少流量,在这时候,我第一次读金庸。

第一部是《鹿鼎记》,我大概看了三章,就大呼小时候看过的《小宝与康熙》、陈小春版的《鹿鼎记》都是骗人的。读完全书,已经凌晨两点,我开始懂得《鹿鼎记》为何成为金庸的封笔之作。他为我们打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江湖,里面有义薄云天的乔峰三兄弟、张无忌和他的“后宫团”、梦姑和梦郎不得不说的故事。然而,这个江湖,又由他亲手解构,皆为尘土,一代大侠陈近南轻于鸿毛的谢幕,天地会、神龙教、朝廷多方势力竟然被一个青楼出身的毛头小子玩弄于鼓掌之中。

同样不能自拔的作品是《笑傲江湖》,笔锋所到之处,信手拈来。尤其是黑木崖讨伐东方不败一章,读来酣畅淋漓,“这当世三大高手联手出战,势道何等厉害,但东方不败两根手指拈著一枚绣花针,在三人之间穿来插去,趋退如电,竟没半分败象”。我想我永远也不会不读金庸,年轻时看的是江湖热血,现在看的是无奈人生。人生的每个阶段,每次转折,细细读来,都是别样的滋味。

三联版《笑傲江湖》

淇奥:

我第一次读金庸是初一吧,是《射雕英雄传》,看了电视剧后去读了原著。印象最深的还是郭靖的义,对杨康、托雷的兄弟情义,对母亲和师傅的孝义,国家民族大义,相比来说,总觉得和黄蓉的儿女情长可能是在其次,但这也是黄蓉喜欢他的原因。最喜欢的也是《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应该除了《鸳鸯刀》没看过,其他都看过了,后面读书、大学,工作,事情越来越多,也就没有大段时间再去看小说了。

张博:

我其实只看过电视剧,1983版《射雕英雄传》、1995版《神雕侠侣》,都是高考的时候看的,写完博士论文后,看了《倚天屠龙记》。其实最早接触是通过电脑游戏,1997年,玩了DOS版《神雕侠侣》,知道了主要人物。然后是1998年的时候,读了连环画版《射雕英雄传》。对于他笔下人物的喜好,变动过好几次,最早喜欢杨康、穆念慈,后来喜欢翁美玲版的黄蓉,不过原因大概是这个版本里的黄蓉太唯美了,让人忘却所有世俗的烦恼,特别是对当时正在准备高考的我来说。到今天,会更喜欢段誉吧。

1983版《射雕英雄传》

魏然:

第一次是小学五年级时读《射雕英雄传》,因为这个故事里,人物相对简单、脸谱化一点,知名度又高,传达的三观也极正。触动最大的就是大侠们一诺千金、行侠仗义、正气凛然的行事风格,后来读《神雕侠侣》,更钦佩郭靖为国为民的坚守。所有作品里,最喜欢的还是《天龙八部》,史诗般宏大壮阔,每个人都活成了悲剧,执着于报仇、复国、痴恋等各种执念,从“射雕三部曲”中的民族大义上升到了“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终极关怀与思考。

东东:

金庸的电视剧从小看到大,但小说其实读得很晚,上高中的时候,才在语文读本里才第一次读到《天龙八部》的选段,那时候第一次感受到不同于电视画面的壮阔景象。原来电视上呈现出来的招式、场面,在书里的描写要精彩和丰富得多。那个时候还很佩服这些武侠作家,感觉他们传承了中国的白话小说写作传统。金庸小说,抛开小时候看《神雕侠侣》被主角颜值吸引的情怀因素,最喜欢的还是《天龙八部》,因为书里,不仅有一般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畅快,更把江湖的恩怨上升到一种家国情怀的高度,而且还融合了乔峰、虚竹这些人物的身份认同和纠结,使得这种家国情怀更厚重更有层次。我后来不读金庸倒没有什么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些故事大部分都已经了然于心,那种读武侠小说的“爽感”自然就削弱了很多。

新闻推荐

老婆被曝出轨,TVB小生回应夫妻关系好,去吃饭逛街力破谣言

近年来,娱乐圈明星出轨之事层出不穷。但想不到,出轨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这一对恩爱夫妻,TVB小生黄浩然和圈外人莫家嘉的身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