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厂助发展 “青蓝计划”促就业 本报记者 杨佳 通讯员 李源2022年04月14日A03版文章字数:1486朗读:

铜川日报 2022-04-14 07:31 大字

近年来,宜君县坚持以苏陕扶贫协作为机遇,围绕就业扶贫目标,坚持把培育建设社区工厂作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有效载体,创新思路、系统谋划、全力推进,将社区小工厂变身为脱贫大产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夯实增收致富基础。

“青蓝计划”促就业保用工

2018年11月,宜君县引进盐城大丰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毛绒玩具厂,该项目是宜君县苏陕劳务协作由单一“劳务送出去”向“岗位请进来”并重发展的项目,按照“总厂+社区工厂+家庭作坊”的模式,目前已建成5个乡镇社区工厂、40余个家庭作坊。

毛绒玩具社区工厂虽然落地投产,也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就业,但大多数农民劳动技能和操作水平较发达地区差距较大,需要长达6个月的技能培训,如果按传统的计酬模式将无法满足职工理想的收入标准。社区工厂也面临着招熟练工难度高、培养熟练工成本高的问题。

2020年4月2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定点扶贫驻铜工作组、苏陕扶贫工作组、宜君县慈善暨扶贫协会等多方协商,正式启动宜君县社区工厂“青蓝计划”。

“青蓝”取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通过“现代企业意识和技能培训+生活补贴+生活帮扶”等多种方式,采用“专家讲+师傅教+前辈带+工友帮”培训方法,帮助社区工厂招录的工人,尽快达到工厂生产要求,确保了社区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农民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

技能跟得上,收入有保障

在宜君县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激裁、电绣、缝纫、充棉、手工、包装生产车间内,机器运作繁忙,工人工作一丝不苟。一批批制作精美、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具正“整装待发”,即将被运往国内各大城市,以及欧美市场。

“我们来宜君建厂前,在江苏的总厂已经做了几十年,那边现在招工比较难,厂里本地员工老龄化严重,缺乏新生力量的注入,宜君的新型农村社区劳动力充足,能保证厂里用工稳定。”盐城市大丰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森说。

农民“洗脚离田”进了工厂,技能跟不跟得上?收入理不理想?

为确保群众从“农户”到“职工”的平稳过渡,工厂将新招工人的培训期由3个月延长至6个月。同时,培训期按照每小时4元,每天10小时,每月26天的标准发放补贴,有效解决培训期部分工人技术不熟练,按计件工资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难题。

有了“青蓝计划”帮扶措施,特别是为困难职工培训期技能不熟练时发放的生活补贴,让新进厂工人收入达到2000多元,基本满足了工人收入预期。培训期后一些技能熟练的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达到每月4000多元的收入。

为职工打造“保姆式”服务

毛绒玩具企业落户宜君,进一步吸引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回流,因社区工厂女工居多,她们经常会遇到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难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社区工厂“青蓝计划”领导小组积极协调,与宜君团县委合作,积极招募志愿者,由社区工厂拿出40平米左右的房间,设立“宜小青之家”小熊成长屋,义务帮助企业职工接孩子放学并进行看护和学业指导,帮助员工解决上班期间孩子无人照看的后顾之忧。

“目前全厂有10余名志愿者老师,他们都是县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老师以及大学生,能够保障孩子们的教学辅导质量。”刘保娟说,员工子女小学阶段较多,志愿者老师们也就义务承担起职工子女接放学、作业辅导等托管服务。

为了给孩子陪读,宜君县太安镇郎二井村村民黄海萍从农村来到了县城,2019年年初,看到宜君县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中心社区工厂的招聘信息,黄海萍第一时间报了名。

“周内职工可以带孩子来工厂免费就餐,省去一部分托管费用。周末志愿者老师还会教孩子画画、折纸等一些兴趣课程。孩子开心,家长也放心。”刘保娟说,为职工打造“保姆式”服务,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精力提升技能、提高收入,早日迈入小康生活。

新闻推荐

铜川市多措并举加强生育养育保障 2022年04月12日A05版文章字数:1662朗读:

本报讯(记者李阳)去年以来,铜川市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为契机,聚焦群众在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期盼,落实优化...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