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泥河村:留住乡愁,富了民
?乡愁、致富在这里交汇,文化惠农、景区富农让淌泥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渭北名村 通讯员 王娟摄
本报记者 张梦焕
宜君县哭泉镇淌泥河村位于巍巍庙山脚下,姜女文化园一侧,被大地奇观——中国美丽田园哭泉旱作梯田环抱。2017年,淌泥河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近日,这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村庄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愁、致富在这里交汇,文化惠农、景区富农让淌泥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渭北名村。
挖掘当地资源,找准脱贫新路径
来到淌泥河村,即使夏日炎炎,这里依旧凉爽如春,相比于大城市的“桑拿房”,20度的清凉让人褪去烦躁,心情舒畅。在淌泥河村行走,古朴的房屋、涂鸦艺术的壁画、北方特有的农耕文化体验地、如螺如带的梯田……恍惚间,好似时间静止了一般,那些遥远的乡村记忆全部涌现出来。
因气候寒冷,春日耕种时,淌泥河的农民选择铺地膜增温保墒,谁也没有想到,农民为了增收铺地膜会成为人们眼中美丽的景观。2014年,淌泥河村借助地处大地景观梯田核心区的优势,突出“用景观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理念经营农业”,着力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特色景区建设5大方面加快建设力度,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与人文和谐、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美丽乡村。
从2017年以来,淌泥河村加紧发力,依托乡村游优势,发展民宿和农家乐,村民的人均收入从4年前的8000多元增加到1万多元。让人人感受乡愁的同时,也富了村民的口袋,日子越过越红火。
景区搭台,助力脱贫增收
青山绿水间,几个妇女边说笑,双手上下翻动、交叉,一件件别具特色的精美玉米皮手工艺品便编制而成。梯田景区游人来来往往,村民们编织的玉米皮编织品也开始走俏,成为来此旅游首选的非遗产品。
家住淌妮河村的贫困户吴粉英,家中贫困,孩子上学花销大,她便利用农闲时间在宜富扶贫车间学习编织技术,将玉米皮制作成汽车挂件、坐垫等售卖增加收入。“有时候一件成品能卖六七十块,有时候还能卖一百多块,编得多收入就多。景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只要人勤快,日子肯定能过得前去。”吴粉英告诉记者。据了解,宜富扶贫车间成立后,先后带动贫困户13户,辐射带动群众102余户。
2019年,本地青年亢光明看到家乡依托梯田发展旅游,变化大,前景好,决定返乡创业,当年,他在淌泥河村投资100多万建成三栋小木屋发展乡村民宿,因生意好,今年,亢光明又扩建民宿,目前有15间房,可容纳60余人。“民宿一期、二期用工和日常保洁,全部雇佣的是本村村民,除了务农以外,这项工作给他们增加了收入。同时,在我这里居住的游客,还会到村民家里购买农副产品,也算是增收。”亢光明告诉记者。据了解,通过一股三带的方式,目前梯田景区带动群众增产增收,淌泥河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八千多元提升至一万多元。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淌泥河村村委会副主任牛艳的眼里,留住乡愁,振兴淌泥河村,不仅仅是保护好老物件,保护好村里的自然环境,更要传递背后的精神,使得乡村记忆触及到子孙的灵魂。
回归乡野的乡村旅游成为当下许多都市人的追求,为此,宜君旱作梯田景区打造了以了解农耕生活、实践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耕文化体验园,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还有参与性极强的农业体验项目,使游客们在这里的体验中亲近自然、领略农耕文化。淌泥河村也实施了民居改造工程,先后实施了院墙、巷道、屋顶、玉米仓储、涝池、河道、停车场等工程;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见缝插绿、见缝插景,以农业学大寨、农耕文化为依托,完善“支农茶庄”“农耕体验”等项目功能,既保护传统又改造村落,在留住乡愁的同时,推进康养村镇的创建,推动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朱红卫通讯员王娟仲夏时节,漫步在宜君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如今的宜君县道路干净整洁,市民安居乐业。傍晚时分,文化中...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