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圆安居梦 暖百姓心

铜川日报 2020-07-02 07:26 大字

?扫二维码?关注相关报道

本报记者 田甜

午后,阳光轻柔地飘洒在杨振西家宽敞的客厅里,67岁的老人杨振西和自己88岁高龄的老母亲坐在沙发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电视,生活甚为惬意。

从雨雪天出行困难的泥泞小路,到现在干净平整的马路,从做饭取暖使用炭炉到安全卫生的天然气,从原来不方便的平房到现在宽敞明亮的楼房……如今,杨振西一家从宜君县人民路的自建房搬到现在的交通小区已有近两年时间了。

“我家以前住在人民路,那一片的房子多是八十年代自己家盖的,因为年久失修,再加上环境制约,行路难、吃水难、如厕难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一度成为居民心里的一块‘顽症’”。杨振西回忆。高低不齐的房屋,纵横交错的电线,污水横流的道路……在这样的棚户区里,不少居民已经生活了许多年。

2017年年底,宜君县棚改办对全县棚户区摸底后,决定对杨振西当时所住的旧房子片区实施棚户区改造,命名为龟山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6月开始拆迁建房。杨振西家原来的房子有160多平方米,按照“实物+货币”政策,在为他置换一套房子后,还给他补偿了现金。杨振西首先用补偿的钱在县上买了一套商品房,优先住上了舒适的楼房,实现了多年来住楼房的愿望。

杨振西说,宜君县2013年开始进行棚改,拆旧房子时很多人不理解,但现在他们却到处讲“住进楼房,再也不愁上厕所难了,家里就能解决”。

从2013年至今,宜君县已完成1620套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在实施的有646套,而这只是全市棚户区改造的一个缩影。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北市区一马路北段的二运司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大部分已经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心情不由激动。

该片区棚户区位于地势陡峭的滑坡地带,原房屋多是依山沿坡而建,大多数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的砖土木结构平房,安全隐患极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水平亟待改善,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

据了解,二运司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3.52亿元,规划用地面积4.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01645平方米,其中安置房59410平方米,共计556套,主要用于安置二运司片区、三里洞街道办辖区矿中后院、武装部周边、铁路沿线棚户区住户。项目还配建有一条高档仿古街,建成后将给该区域城市居民提供就近服务的商业场所,三里洞地区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改善与提升。“在这儿住了三十来年了,街坊邻里都很亲,期待建好后大家重聚!”辖区居民夏女士说。

棚户区改造,是政府推出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经济发展工程,也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保障房性安居工程列入全市重大民生工程中,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积极制定棚户区改造配套政策,建立推进机制,解决拆迁难、资金难、手续办理难等存在的问题,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约1.9万套,涉及拆迁面积约199万平方米,使得1.8万户困难家庭出棚进楼,有力改善了住房困难家庭居住环境,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极大改变了城市面貌。

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铜川市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建立优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存量商品房和棚改项目数据库,满足安置户多层次住房需求。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实行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方式。由居民自愿选择,采取政府建设、政府回购、企业代建等多种方式实施安置房建设。通过市场化之路,引进实力强的开发企业参与铜川市棚户区改造,缓解政府资金压力。

安居乃民之所盼。市棚改办负责人说:“政府坚持把最好的地段和配套留给安置区,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优先选择靠近公园景点、生活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健全的地段。通过棚户区改造项目,居民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居住质量,还拥有了价值不菲的房屋资产,享受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红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极大提升。棚改也为铜川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一份贡献。”

新闻推荐

宜君:百万电子消费券激活消费需求

阳光讯(记者严利君通讯员王娟)“我刚买的核桃夹馍酱,一盒55元,我用‘云闪付’扫码支付,立马就减了20元,这个电子消费券用起来...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