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模范成为新时代“出彩人”

铜川日报 2020-06-04 07:26 大字

本报记者 朱敏

编者按:从助人为乐的退休老干部,到创业后返乡资助贫困学生的有志青年;从见义勇为的公交驾驶员,到驰援武汉一线的女护士长;从孝老爱亲的社区大姐,到自强励志的贫困户……近日,在铜川市举行的“铜川五一劳动奖、铜川道德模范、铜川好青年”表彰座谈会上,全市29名道德模范受到表彰。这些来自铜川各行各界的“道德标杆”,用自己的感人事迹激荡起满城春风。

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底,铜川共有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7人(群体)荣登“中国好人榜”,33人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1人(群体)荣登“陕西好人榜”,168人获得市级道德模范称号,191人被评为“铜川好人”。道德典型已矗立起铜川大地崭新的“精神海拔”,精神文明“铜川现象”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铜川市部分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展现铜川道德模范精神风貌,在全社会形成传唱道德模范故事、弘扬榜样精神的良好风尚!

姚杰:敬业奉献为人民

2018年1月至今,担任宜君县雷塬综合服务中心皇后村第一书记的姚杰,先后获得县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县级最美扶贫干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市首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宜君好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市第二届“十佳第一书记”。

面对皇后村发展滞后的现状,从驻村第一天开始,姚杰坚持每家每户调研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一天当做两天干,黑夜当做白天干”成了他的工作常态。逐组逐户走访座谈,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脱贫思路,紧盯脱贫退出各项指标,对标“三个着力”,聚焦“六个精准”,扎实落实“八个一批”帮扶举措,抓基础、兴产业、强素质、美环境;制定发展规划,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摘穷帽。三年来,姚杰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壮大经济,3年4万公里的车程以及不再崭新的车身记录了他抓工作、跑村组、要项目的轨迹。现如今,皇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组通上了水泥路、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家家住进了安全房、人人生活有保障,白天活动有广场、晚上出门有路灯,群众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实惠与便捷。村子三年陆续娶回四个媳妇,先后被评为县级孝道村、市级脱贫攻坚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时候,姚杰利用朋友圈对外求助,凌晨6点出发,驱车百公里,辗转多个地方,购买回一次性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往返10小时第一时间将防控物资送到疫情一线;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部分群众年前买的蔬菜、肉类、面粉等生活用品即将用完,贫困户郭巧云的慢性病药只剩下一天的药量、党周忠孙女纸尿裤即将用完……姚杰将了解到的信息和皇后村微信群群众反映的难题一一记在心里,想方设法为村民买回新鲜的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并将药品直接送到贫困户的家中,确保了群众的正常生活保障,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

刘锋:诚实守信促发展

陕西高塬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采、供、储、销为一体的综合型果品出口企业,公司总经理刘锋于2002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在舒适的事业单位就业的机会,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创业历程。他遵循父亲“认认真真做事,诚诚实实做人”的谆谆教诲,坚持“诚信为本,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初涉商海,艰难起步。他曾不畏严寒酷暑,走街串户上门推销果品,看尽了各色人等的眉高眼低;他也曾奔走于建筑工地、公路、铁路施工现场,推销建筑材料,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欺诈、刁难。但是“骨感的现实”未能使他改变初衷,他始终坚持“以诚信待人”的原则,“宁愿我被人欺骗,而我绝不放弃诚信。”他在西安办实体店销售铜川苹果等农产品,经历了商业领域的风云变幻。他创办了高塬果品贸易公司,也经历了果品内销和出口的种种困难和风险。然而他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让消费者购得“货真价实”的“满意苹果”。他每每告诫员工:“决不能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无论身份、职务如何变化,刘锋“认认真真做事、诚诚实实做人”的为人原则不变,他“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不变;不管是在与供销集团、高速集团增资扩股事宜的过程中,还是日常处理公司的各项繁杂事务中,他始终显现出诚信的本质和谦逊的态度。他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诚信经营、诚信纳税、诚信办企业,定期组织公司经营层召开质量分析会,签订年度安全责任书、产品质量保证书,企业产品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公司在合同履约率、产品质量、纳税信誉、职工福利等方面未出现一例法律纠纷。

高世美:孝老爱亲暖人心

52岁的高世美是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远近闻名的“好丈夫”。他二十年来里里外外一把手,暖心呵护截瘫妻子,精心抚养一双儿女,消除了那个负心汉“陈世美”对“世美”二字的玷污,用自己的高尚行为书写了新时代“世美”的世间美丈夫本义。

2000年的一天早上,一直感觉不舒服的袁竹绒突然腿脚发软,站不起来了。高世美顾不得安排家里,心疼地抱起妻子赶往医院。猝不及防的高世美此时并不知道,这条去医院的路一下子走了那么多年,走得那么艰难。

高世美带着妻子跑遍了县里、市里大大小小的医院,做过了各种各样的检查,医生始终不能确定病因,妻子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高世美一边不断鼓励妻子、安慰妻子,一边把10岁的儿子、6岁的女儿托付给外婆,硬着头皮向亲戚邻里借钱筹款,准备带妻子去省上,去西安的大医院治疗。

高世美记得,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经过检查,医生说需要住院治疗,他带着从亲友处凑来的3000多元去办手续,却被告知这病至少需要10万元。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哪里去凑这么一大笔钱。可无论怎么难,妻子的治疗决不能耽误。持续的住院治疗,加之常年的中药调理,妻子的病情终于不再恶化,但还是被确定为“截瘫”,大小便和一般生活都无法自理。一个大男人,以前下地干活、外出做工回来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伺候的周到又舒心。如今,妻子瘫痪在床,儿女尚未成人,他必须当爹又当妈,独自撑起全家。洗衣、打扫、做饭是摆在高世美面前的第一个难题,一切都从头开始学。特别是做饭,开始做的饭菜孩子们不吃,于是他让妻子在屋里指挥,自己照着做,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终于学会了做面条、蒸馒头、炒菜,还学会了变着花样做。双手还能动的妻子,整日缝缝补补、做鞋织衣,针线不离手。患难与共的夫妻配合默契,一双儿女总是光鲜体面的出门上学。

20个年头、7000多个日日夜夜,高世美不再跟老伙计们喝酒聊天,拒绝一切外出挣钱的好机会,坚持每天帮妻子做饭洗衣、洗澡擦身,定时为妻子泡脚按摩、翻身护理,经常推着她到外边晒太阳,不怕脏累的悉心护理,从无间断全心照料,妻子身上再也没有生过一处褥疮,还总是显得容光焕发。

李汶静:助人为乐结善缘

1996年—1997年,耀县香山景区保护维修期间,她先后捐出衣物、生活费用18000元;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灾区,为灾区捐款3000余元及衣物10余件;2013年8月,得知青岗岭骨科医院康复中的病人需要一台健康机,她立即和患有糖尿病、哮喘病的丈夫商量,用自己节衣缩食省下的6500工资,为青岗岭骨科医院购买了一台功能康复机,使许多病人及时得到了康复训练并得以痊愈,骨科医院为李汶静颁发了“乐施行善好捐械献爱心”荣誉证书;2014年新区新懋合唱团成立,她积极主动,在合唱团初期设备及服装不充足的情况下,拿出积蓄6000元给团里购置演出服……

2016年,李汶静加入铜川市福缘慈善志愿队担任文艺部管理者,多年来,只要有活动,她就积极组织文艺人员进行排练,筛选,努力把最美最好的文艺演出呈现给大家。

2017年7月,在得知新区咸丰路平老村一名9岁的孩子得了严重的肾衰竭后,她积极呼吁爱心人士帮助孩子筹集医疗费,包括自己的家人和亲戚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她还是一名尊老爱幼的热心人士,她经常抽空去养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陪他们说话、给他们唱歌、洗衣做饭,把爱和欢声笑语送给了孤独的老人,每次到养老院看望老人的时候,李汶静都不会忘记带上老人们爱吃的食品,看着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她甭提有多高兴了。

多年来,李汶静走进全市各个乡村和厂矿义演三十余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她的笑声和歌声,她把人间最宝贵的真善美传递给了每一个人。有人问她:你这样做累吗?她笑着说:“不累,我这样做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心中始终是踏实和快乐的。”

新闻推荐

“我不当贫困户要争取入党”

通讯员于红彬“我家不贫困,所以我不当贫困户!”2015年3月的一天,村民郝拴狗对时任驻村主任刘福原说。这件事还要从第一批识...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