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古代书院知多少

铜川日报 2020-05-20 07:06 大字

秦陇华

书院是儒家的营地,是传道授业、解疑释惑的教育场所,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独立教育场所,它的最大特色在于由民间创办。

同官县地处群山沟壑,古代交通蔽塞,人口稀少,教育落后,鲜有出众人才,能识文断字的百姓更少。然而,在明代御史王义、知县刘泽远,清代知县袁文观等人的倡议和扶持下,同官县先后建立起了崇正书院、问以书院和颍阳书院。这三座书院传播思想,解疑释惑,讲授正心修身、诚信养德、齐家治国的儒学道理,直接或间接培养出了寇慎、习全史、崔乃庸、崔钟琅、赵屏晋等鸿儒达人,他们从政时清正廉洁,隐退后著书立说,在同官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同官县首座书院名为崇正书院,建在县城二里处北面偏东的频山上,原址为频山寺。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御史王义巡行到同官县,见当地民风古朴,百姓忠厚善良,但不识一字者众多。虽然官办的县学也培养了一些儒生秀才,可是少有出类拔萃的俊才。于是他倡议众人将频山寺改置成了崇正书院。王义率先在此教育学生,传授儒学。崇正书院名称的渊源,据推测,取自文天祥诗句“天地有正气”,并有推崇正传儒学之意。嘉靖末期,朝廷腐败,弊政重积,民众疲于交付赋税,无力担负教育费用。这座书院便难以维持,不久就废止了。

时隔九十年,即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在知县刘泽远的主持下,于同官县文庙东南处新建立了一座书院,内有讲堂3楹,左右书房10间,名曰“问以书院”。“问以”一词,出自《易经》:“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意为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辨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用仁义来行事。问以书院办学较为灵活,不仅教授传统儒学课目,而且传授其他技艺。在众多学子中,有一部分人通过学习技艺,取得了好的成绩,进而淡化了从政当官的念头。书院创立者刘泽远,河南开封人,举人出身。《同官县志》记载对他评价很高,称其为人正直,体恤百姓,在任内修建了问以书院、魁星楼、漆水河河堤,并编修了县志,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明末清初,同官兵荒马乱,盗匪横行,十室九空,田地荒芜,问以书院随之也废止了。为此,清代《同官县志》感慨道:古者党庠州序之设,教之途亦广矣哉!今书院义学殆其遗意欤!同之先,“崇正”“问以”之名犹在也,而当年皆以不久即弛,迄今频山古刹,蔓草荒墟,而刘公壬泽,杳不可寻,吁!何其惫也!赌颖阳之新模,应奋然以起矣。

意思是,古时候,州县分别设立学校,教育的途径可谓广阔!如今的书院、义塾可以说是继承了其传承吧!在此之前,“崇正”“问以”二书院之名尚存,然而,它们建立不久就荒废了。到了今天,频山古刹上的崇正书院,已是荒草遮蔽,房舍不见踪迹,而见证刘泽远当年恩泽的问以书院,也早已渺然无存。看到昔日辉煌的书院成了废址,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呀!现在的学子切不可萎靡不振,不思上进呀!你们好好瞧一瞧颍阳书院的新貌,应该立刻振奋起来,致力于求学研读啊!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命令各省府县设立书院。时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在知县袁文观的主持下,同官县又重建一座书院,称为“颍阳书院”。相传,尧舜时代的贤人许由,曾隐居于“颍川之阳”,书院也因此得名。

颍阳书院地处县衙南门西面,有讲堂3间,东西学舍各6间,寝室3间,堂后东西书舍各2间,又内室3间。书院能够持续办学达140年之久,主要得益于同官县政府和当地士绅的扶持资助。比如,道光十六年(1836年),乡绅孙扬祖捐麦谷2000石;咸丰八年(1858年),知县杨增思振兴文教,整理书院膏火,多方筹措办学经费,并立《捐书院膏火碑记》;同年,监生孙君思捐麦谷3000石;同治十一年(1872年),知县王兆庆主持增修校舍;光绪十三年(1887年)藩宪拨库银500两,十四年善后局拨银1000两,均发商生息,利息作为书院日常支出的经费。

1901年,清廷颁布庚子新政,传承千余年的书院制度废止。光绪三十年(1904年),延续百余年的颍阳书院改为颍阳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县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又改为中山镇中山中心学校,其旧址在铜川市一中校园内。

颍阳书院在创建和办学过程中,值得世人传诵和称道的是书院的始创者——袁文观。袁文观是江西崇仁人,进士出身,乾隆二十九年任同官知县,后擢升为礼部郎中。他在任职期间,振兴文风,端正学风,修建书院,并撰写了《创立书院碑记》一文。碑记有一段文字,表达了创建书院时的心愿。碑记曰:言砥砺切磋,必资师友之助也。今既群居萃处于兹,且有明师以为之启迪,予于此盖良有厚望焉。意思是,常言讲要研究学识,探讨学术,必须要得到老师和学友的传授和帮助。今日大家有机会聚集于新建的颍阳书院,钻研学业,并且可以得到名师的指点,是多么幸运的事呀!我希望你们要刻苦学习,熟读经书,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希望啊!此外,袁文观精通文史,知识渊博,实地走访同官多地,立有《方泉碑》《铜官故城碑》《孟姜女成神处碑》《飞仙洞碑》等石碑,撰有《方泉颂》《同官八景》等诗文,为后世探寻研究同官地域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

明清时代,同官的邻县也建有书院。为了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明代嘉靖二年(1523年),耀州知州赵时创建了以范仲淹谥号为名的文正书院。书院位于塔坡明德寺旧址。清代同治年间,宜君县城内也建有文兴书院,1875年回民起义军攻陷城池,书院被战火烧成灰烬。

古代中国书院实行自由讲学,百家争鸣,提倡平等论学。教学时,讲授者与学习者可以相互争辩、切磋和探讨,追求的是“和而不同”学术风气,从而提出了“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为公”“大同之世”等诸多精髓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已经融入了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基因。

新闻推荐

宜君党参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

本报铜川讯(武文忠记者袁靓)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由宜君县中医药发展局推荐的宜君党参符合国家...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