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 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11月1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其中,宜君县荣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殊荣。11月16日—17日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了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宜君代表团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曹全虎带队,副县长温海龙及有关部门首次参加该年会。在会上,生态环境部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奖牌颁发到曹全虎县长的手中。
生态立县
宜君成为“秦岭以北最大绿洲”
走进以生态立县的宜君,走进这里的山水,一种清新、舒适感会迎面扑来,让人沉醉、痴迷。那些优美的自然山水和生态资源,在吸引游人欣赏和融入的同时,也在悄然展示着这座渭北山城的无穷魅力。
近年来,宜君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等称号,四次获得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最美中国”自然生态·人文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全国革命老区旅游脱贫致富典范县、全省旅游惠民先锋县和省级森林城市等殊荣。
宜君县坚持生态为基、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良、资源高效利用、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宜君,让百姓“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素有“秦岭以北最大绿洲”、关中地区的一片绿肺之称的宜君县,森林覆盖率从1952年的14.1%提高到2018年的52.5%,绿色版图逐年扩大,2018年,宜君县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95天,PM2.5浓度达到29μg/m3,在关中地区67个区县中继续排名第一;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无劣V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60.81%。
创新生态农业发展
打造“宜君三宝”
宜君县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适中,凭借山城宜君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县委县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等切实的举措,打造“宜君三宝”——玉米、苹果、核桃成为全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格局支柱。
宜君玉米、核桃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中国核桃之乡”的称谓。宜君苹果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质量认证,并获得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苹果)产地认证和绿色果品认证。
激活绿水青山优势
汇聚金山银山转化宜君经验
宜君县出产的黄土高原水稻也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宜君彭镇高村因自然气候独特,素有渭北“小江南”的美誉。人口以四川、湖北、安徽的“移民”居多,有着种植和食用大米的习俗。由于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所产大米因口味独特而畅销市场、供不应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种植水稻面积曾达2000余亩,后因劳动力、价格、高速公路穿行等因素影响,群众耕作积极性受限,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6年,在县乡两级的支持鼓励下,高村尝试恢复水稻种植面积20亩,秋季收获后,6000斤大米被抢购一空。2017年,山岔大米卖到15元一斤。2018年,面积扩大到120亩,价格攀升到20元一斤,仍然是供不应求。2019年,在铜川市、宜君县大力支持下,启动了彭镇山岔川水稻抢救性恢复项目,将稻田面积扩大到600亩。山岔川独一无二的土质和水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山岔大米独特、醇香的必然因素,宜君县采取“村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大户+贫困户”模式运作,带动周边群众183户,其中贫困户30户,预计亩产500斤精米。
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全面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近年来,宜君县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列为全县脱贫攻坚十大提升工程之一。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6亿元,治理“三堆六乱”7000处,清理“三堆六乱”垃圾6575余吨,累计完成垃圾填埋点建设237个,小花园建设835个……确保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让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静)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推动全市企业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11月28日,市委依法治市办、市...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