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河边的“绿色梦”

铜川日报 2019-10-30 07:29 大字

本报记者 姜兴民 通讯员 张靖明 王娟

走进宜君县棋盘镇寺天村芝麻河组,山坡上一排排整齐的大棚,远远望去,颇有点“十里连营”的感觉。

秋雨过后,顺着泥泞的山路,来到张有平家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大棚里,西红柿、青椒、南瓜、豆角、黄瓜等蔬菜挂满了藤蔓,到处都是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你们拿着吃吧,我家的蔬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没打过农药,没上过化肥,所有的种植肥料都是自家猪圈的猪粪和附近养鸡场的鸡粪,跟自家的菜园子一样,大家放心吃吧!”张有平热情地说道。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简易房里,张有平正在和父亲将蔬菜装车,准备销售。他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穿着一件蓝色工装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谈起创办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酸甜苦辣,张有平说:“创业选择有很多,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才能苦中作乐,开心充实。之前我要创办养猪场、大棚种植园的时候,村里人都不解的问,‘你出去打工不好吗?为啥非要回家来种菜、养猪,干这么脏这么累的活?’我觉得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自由,创办大棚菜种植园也一直是我的梦想。”

开始创办大棚菜种植园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资金,张有平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联系银行,贷了15万元,又去亲戚朋友那里凑够了30万元,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成立了宜君县绿农源蔬菜中心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由于刚开始自己技术掌握不到位,种植效果并不如意,于是他一边积极学习技术,一边研究如何运营,再加上县里的农技人员的讲解与指导,他不仅懂得了大棚菜的种植技术,而且还懂得了如何管理大棚菜和养猪场成本控制。

张有平种植的无公害蔬菜,个个光鲜亮丽,色泽鲜艳。谈到是如何管理蔬菜种植基的时候,张有平兴致勃勃地说:“依靠宜君独特的气候特征和空气环境,我种出来的蔬菜不管是口感、色度、质量上都比一般蔬菜要好得多。从采苗、灌溉、追肥、驱虫,到采光、通风、温湿度控制等各个环节,我们都小心谨慎地完成。每天早晚我都会准时将每个大棚的卷帘逐个收起或覆盖。夏天室外的温度有35度左右,大棚内的温度已经超过40度,大棚里特别热,但是每天的工作量依然不会减少。冬天极寒天气来临,棚内温度不达标,我会配备柴油加热器,用于棚内升温除湿,防止蔬菜受冻。”

看着刚刚采摘完的新鲜蔬菜,张有平笑着说:“我每天六点钟起来摘菜,到中午的时候,就会开车把新摘的蔬菜送到集市上批发给菜商。因为村子比较远,所以我每天都是自己送货,今年蔬菜生长的态势还不错,市场行情好的话都能卖个好价钱,基本上刚到市场就会一扫而空,经常会供不应求哩!在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时候,我和父亲忙不过来,还会雇佣村上的贫困户来帮忙,给他们支付工资,让贫困户在农忙闲余时间也能多挣点钱。”

张有平的目标是计划在三年内将无公害蔬菜覆盖全宜君,进入铜川市蔬菜市场。把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发展成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的村民和贫困户参与进来,共同致富,在芝麻河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他还要搭乘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通过合作社搭建电商平台,让无公害蔬菜连同自己的创业梦想驶得更快更远。

新闻推荐

庄稼被毁之后……

阮小勇本报记者李成龙宜君县公安局偏桥派出所辖区某村,许某强蹲在地头欲哭无泪,附近村民议论纷纷……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原...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