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绿色城市 幸福家园

铜川日报 2019-09-10 07:50 大字

?①龙山公园 通讯员 孙斌摄

?②大唐养生园 本报记者 张创摄

?③铜川植物园 本报记者 张明强摄

?④王家河水文化公园 通讯员 王建平摄

?⑤铜川城市运动公园 本报记者 张明强摄

?⑥漆水河公园 通讯员 熊朝芳摄

?⑦龙山公园 通讯员 张大龙摄

?⑧人民公园 通讯员 党萍摄

?⑨铜川书画公园 本报记者 张创摄

?⑩铜川书画公园 本报记者 张创摄

本报记者 张明强

人们在城市生活得久了,没有闲暇时间游山玩水亲近自然,这时步入一座公园,古亭雅致、假山秀丽、花红柳绿……油然而生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感觉。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这是如今社会提倡的一种健康、积极和自信的生活态度。想要把身心投入大自然中,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人群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铜川的城市建设便顺应了这种需求,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5%,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铜川蓝”成为新常态,“美丽铜川”吸引了朱鹮、黑鹳、天鹅等珍稀鸟类来此繁衍生息。

位于市政府东边1公里处的城市运动公园在城市环境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被称作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一片“绿洲”,它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清晨,运动公园像往常一样迎来了健身的人们。他们或是漫步,或是慢跑,或是倒行,健身智道即时排名上不断滚动着,通过陕西智道APP锻炼者的运动数据被实时显示和播报着,更有利于运动计划的设定与完成。公园内的中央广场上更是三五成群、两两一对,随着音乐踩着节拍,跳舞健身。还有的领着孩子在公园内遛弯,大家都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享受着公园的清晨时光。

运动公园正门一处幽静之地,家住翡翠城的车老先生正在打着一套家传太极拳,清晨在这里练拳已经是他每天必做的事了。“退休后我就经常在这里打拳健身,公园里植被茂密,环境好,空气好,负氧离子充沛,对健身很有利。锻炼完毕,和年龄相仿的朋友一起在公园里聊聊天,了解一下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晚上到植物园转转,消消食,看看风景,心情会很不错。”车老先生说道。

每当下午,新建成的铜川书画公园便有市民陆陆续续漫步而来,或是带着孩子遛弯,或是唱歌跳舞,或是专门赶来欣赏音乐喷泉的华丽景观……公园里慢慢变得热闹起来。

新建成的铜川书画公园以高端大气的设计让老百姓眼前一亮。这个公园以柳范书画文化传承为主轴线,融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将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融入生态园林中,总用地面积13多万平方米,其中绿化总面积约9万多平方米,水体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园内设有六大功能区,分别为主题广场区、柳体书法体验区、中心水景湖区、综合服务区、八雅文化展示区、疏林草地区。园内林立着柳公权馆、范宽馆、塔楼、书画廊、照壁、牌坊、邻水楼阁、音乐喷泉、木廊架、主题雕塑、景观小品等建筑,成为铜川市最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家住朝阳小区的李先生,晚饭后常来书画公园遛弯,公园的建成改变了他原本的生活方式。他说:“以前啊,下午吃完饭就是在家看看电视,或者在小区附近转转,环境也不行,路上车又多又吵杂,人也不太愿意出来。这公园建好后我基本每天晚上都来,公园动静相宜,疏密相间,水绿相融,传统与现代共生,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在这里,在感受环境美的同时,还能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近年来,铜川市加快城市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养生城市,通过城市公园建设,为大众营造了健康绿色的生活氛围,让人们生活方式更健康、舒适,大众生活环境更宜居,成为养生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公园建设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同时也对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展现了人们对生态的日益重视和保护。

继王益区人民公园、印台区重兴公园、宜君县南山公园、龙山公园之后,新区又先后建成了城市运动公园、大唐养生园、铜川植物园、铜川书画公园等主题公园。这些公园分布在铜川市各个区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养生、散步健身、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成为铜川市转型发展、打造养生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宜君县召开 “五上”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会

阳光讯(记者严利君文/图)9月6日,宜君县“五上”企业培育工作推进会召开。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涛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县长郭...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