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县扶贫产业助力致富梦

阳光报 2019-09-10 00:47 大字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王娟)远处青山环绕,脚下鲜花盛放,微风轻轻吹来,让人心旷神怡。当我们正沉迷在皇后村优美的美景中时,听到身后传来朴实的声音:“来家里坐一会,喝口水吧!”眼前这个热情朴实的老人,就是皇后村的“五好贫困户”陈福才。

说起皇后村,村书记张玉德感慨的说道:“以前村子交通不发达,地势偏远,现在县上给修了路,交通方便了,盖了新农村,让大山的产业走出去,也让先进的技术走进来,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来到陈福才家里,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奖状,陈福才和老伴欣慰的说:“这些奖状都是我孙女的,娃乖学习也好,给我们省了不少心。”原来在前几年,一场水灾让他们失去了儿子,也失去了家里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从此老两口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期盼,导致生活一塌糊涂。2015年底被村上识别为贫困户后,看着年幼的孙女,陈福才觉得生活还要继续,不能让孩子跟着受苦,于是他主动联系村委会,希望能够得到帮助。村书记张玉德得知老两口重拾把日子过好的信心,十分高兴,为他们向上级申请产业扶贫资金。陈福才依托自己多年的养猪经验,加上乡镇统一安排的防疫员对养猪技术的培训和帮扶的“一户一猪圈”的规划,陈福才的养殖之路逐渐步入正轨。

“这几天猪肉价好,来了不少客商,销路也好,挣了不少钱呢,”陈福才高兴的告诉记者,“现在养的黑猪,是2016年年底搬来皇后村的时候才买的,当时只买了十头,政府给补助了六头,平时就喂自己家种的玉米和麸子,邻村邻县都知道自家的猪是粮食喂养,逢年过节都会提前预定,销量特别好,边卖边养殖,现在已经慢慢发展到二三十头了,五月份还杀了两头,卖了十八头,收入了两三万元,再加上自己还有50亩玉米,2018年又从韩城引进了大红袍花椒幼苗,种植面积14亩,通过政府验收,根据花椒树幼苗成活率每亩地还补助了100元。我闲的时候会在山上打酸枣,挣了6000元。老伴还出去抓蝎子挣了3000元,村上现在要接自来水,老伴给工人做饭也能增加收入,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

2016年年底正值宜君县推行移民搬迁扶贫政策,陈福才被选为其中的一员,他申请了小额无息贷款,获得政府的补贴,从原来的破旧窑洞,搬迁到现在70多平方米的平房中,居住环境大大改善。陈福才满怀信心的说:“以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趁我还能干动,加把劲,给孙女以后多攒点,让娃以后能过得好点。”

陈福才靠着自己的一股拼劲,从一个入不敷出的贫困户一步一步成为村中的“致富能手”,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秉承着先富带后富的理念,现在正引领着全村人民共同走向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新闻推荐

何军的核桃酱圆了乡邻致富梦

本报记者陈秀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原材料,规格统一的玻璃瓶子……在一间小而规范的加工厂里飘散着浓浓的香味,刺激人们的味蕾蠢...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