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一个传统农业县的旅游突围

铜川日报 2019-08-28 08:03 大字

本报记者 武利芳

8月20日,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未阻挡人们畅游花海的热情,花溪谷景区自建成开放便成为宜君县全域旅游的颜值担当。在当日举行的“打好绿色牌 走好幸福路”主题发布会上,宜君县公布了近年来旅游兴县战略的发展成果以及旅游发展的创新实践。

据介绍,2018年宜君县森林覆盖率达52.5%,植被覆盖率达91.8%,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更是高达29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关中67个区县中继续排名首位。天蓝、水清、土净、地绿,是山城宜君发展全域旅游的最大底气。

宜君作为传统农业县,建国初期,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农作物品种较为单一,农民收入低下。在好山好水好空气逐渐成为奢侈品的当下,宜君县牢牢把握绿水青山释放的“生态红利”,自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93亿元用于旅游产业发展,依托境内仰韶文化、彭祖故里、北魏石窟群、姜女泪泉、云梦山道教圣地、战国魏长城等遗址遗迹,建成了龙山公园、云梦山、福地湖、哭泉旱作梯田、动漫花溪谷、战国魏长城遗址公园等“两山一湖一田一谷一园”六大精品景区;实施了六郎雄关、姜女文化园、淌泥河石窟、宜君古驿、农耕印象和“北国风光”瞭望台等景观节点;完成了龙山公园、福地湖环湖路旅游专线、宜君至战国魏长城、宜君至哭泉二级公路旅游专线提升改造;开通了旅游公交巴士,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环境已初步形成;开发了以玉米糁、核桃乳、玉华酒、槐花蜜、剪纸、农民画、山核桃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推出了西红柿泡馍、荞面耳朵套、豆腐宴、油糕条等地方美食;形成了以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农事体验、民宿康养客栈、手工艺制作、剪纸农民画创作等为特色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创新“旅游+”模式,编排古战场实景剧《大秦砺军》、历史文化传说《孟姜女》等文化演艺精品,推动旅游特色化、品质化发展;持续举办马拉松赛、环湖自行车赛、健步走等系列活动制造旅游热点;创新举办宜君梯田旅游季、行走高空看宜君摄影大赛、花溪谷风铃风车节、魏长城遗址保护利用高峰论坛等活动,提升了宜君旅游品牌美誉度。

宜君县将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创新实施“一股份、三带动、一车间”的模式。一股份:即,宜农旅游股(简称“宜农股”),采取“公司+景区+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把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到两家国有旅游企业内,贫困户和村集体获取分红收益。三带动:即,经营带动、岗位带动、产业带动。一车间:即通过“扶贫车间”发展农产品加工、手工编织等项目,公司统一回收销售。截至2018年底,旅游业已经带动贫困户1767户5100余人成功脱贫。

目前,全县有A级以上景区5家,其中AAA级以上4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集旅游服务、休闲垂钓、餐饮住宿、农产品零售于一体的民宿村、民宿集群3处40余户,特色客栈11户,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5户。一个集生态观光、避暑养生、关城怀古、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逐步形成。2019年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数104.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亿元,全县旅游呈现出蓬勃向上、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闻推荐

省文物局来铜调研文物保护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杨春)8月15至16日,省文物局调研组来铜调研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并召开座谈会。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耀州窑博物馆...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