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高质量发展让“煤城”焕发新生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本报讯(记者 陈新涛)七十载砥砺奋进,新时代再创辉煌。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煤城”铜川如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超越,一直备受各界关注。8月15日,记者从陕西省“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铜川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初的53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89元,是改革开放初的151倍。今年上半年,经济保持了7.6%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9.8%。一座“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市正在我国西部悄然崛起。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介绍,铜川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第一批工业城市之一,煤炭产量一度占到全省的70%,累计为国家贡献了6亿多吨煤炭、2亿多吨水泥,成为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令人向往的“铜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在低端产能过剩的大势下,面临发展的内需、市场的倒逼,铜川不得不走上转型发展之路,产业、城市、社会、体制机制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转型,让铜川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
城市实力实现历史跨越。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仅有0.16亿元,经过70年发展,2018年全市经济在内外多重复杂环境影响下依然达到327.96亿元,人均GDP40065元,是1949年的534.2倍。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使铜川跻身全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综合竞争力10年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194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仅有96万元,1992年跨上亿元台阶,2018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1亿元,是1949年的2406倍。
2018年2月,铜川被纳入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后,坚持创新驱动,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煤城铜川”已逐步转型为区域重要的工业配套、数字经济、绿色休闲养生新城市。
三次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铜川市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38.45公斤增加至2018年的288.6公斤,增长6.5倍;总产由1949年的5.44万吨增加至2018年的28.78万吨,增长4.3倍。大力发展以苹果、大樱桃为代表的特色果业种植,2018年水果产量54.16万吨,是1949年的492.4倍。依托“药王”品牌,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2018年中药材种植面积4.81万亩,产量5.05万吨。
2018年,铜川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0%,较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9.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245户,较2007年增加127户;生产煤炭比1949年增长78.9倍;电解铝较1970增长25倍;水泥比1962年增长50倍。经过多年发展,服务业已成为铜川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2018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3%,增加值增长7.4%,高出GDP增速1.4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随着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区南部产业园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铜川市投资金额逐年递增。1952年到2018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89.5亿元。面对低端产能过剩的现实,铜川把产业优化重构作为发展的第一大事,构建更具活力的多元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以航汽铝材为引领,形成了煤发电、电炼铝、铝深加工的循环产业集群,航空汽车用铝成为拉升经济的主引擎,年产600万只汽车轮毂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建设,使得传统产业实现质效提升。
生态环境转型成果丰硕。多年来,铜川坚持在治理中转型,下大决心根治环境污染,全面拆除了落后水泥生产线,从2013年起不再新建水泥生产线。城市森林覆盖率达46.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关中地区前列,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铜川的绿色转型之路,朱鹮也是见证者、受益者,铜川野外能够观测到百余只朱鹮,仅繁育出的“铜川籍”朱鹮就有85只。
城乡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294元增加至2018年的29996元,增长101倍,年均增长1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61元增加至9289元,增长151.3倍,年均增长13.4%。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至2018年,共退出贫困村151个、脱贫12015户39034人,宜君县“摘帽”,贫困发生率由6.98%降至2.01%。
社会保障从制度建立到全面完善,居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铜川连续两年入选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和超)近日,宜君县电子商务示范服务站点负责人电商培训班在宜君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运营服务中心举行,来自全县镇...
宜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