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带走的和文字挽留的

贵港日报 2019-06-20 10:36 大字

◎远人

聂作平兄的随笔素以真实、悠缓、深入、性情见长。当他这本题为《光阴纪》的随笔集到我手上之时,我心里还是微微一震。

见题而震,是“光阴”二字,太易令人生出无穷感慨。我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这么一句话了,大意是,二十岁时期待人生,三十岁时经历人生,四十岁之后,便是感叹人生了。如今我和聂作平都到了感叹人生之龄,最熟悉、最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恐怕就是“光阴”二字了。

所以感叹人生,也便是感叹岁月,感叹光阴。

这本以“光阴”为题的书收文十三篇,篇篇都不短,篇篇都围绕“光阴”这个共同的核心。

就我个人阅读来说,这本书难说是聂作平事先就有谋篇布局,而应是人到中年,笔下文字,已不知不觉地蕴含了年华流逝的怅惘,尤其在面对生活的点滴变化之时。变化总是不知不觉,当沧海变桑田,令人惊叹的只是结果,往往忽略变化的过程。

聂作平写下的是今天的凝望和对过去的回望,是伴随自己骨血的生存,是他个人经历的流逝过程。

所以这些文字彼此勾连,构成书的核心框架。

书的开篇之作是《某人他们平乐》,该文的起句是“我打算在平乐买套房。”句子看起来随心所欲,指向自己的当下。随着全文展开,却时不时从当下回溯到过去,让我们看到那些古意盎然的建筑,看到他无端想起的“故乡的经验”,看到祖父辈生活的种种场景。哪怕他在桥上看风景时,首先告诉我们的,不是谕示激情的远方,而是桥的本身“年事已高”。这些无不蕴含岁月光影的事物时时不离聂作平笔尖,乃至全文都结束在他虚构的晚年场景。

开篇之文定下了全书基调。

我注意到,聂作平这本书的关键词大都没有离开“时过境迁”“那时候”“很多年后”“再过几年”等等和岁月年华暗牵的字句。作为读者,我们也就几乎在书的每页都撞上那时候的火车、那时候的河流、那时候的夜晚、那时候的故乡和异乡。唯其“那时候”存在,我们才无比真切地看到聂作平曾经的生活,甚至一代人和数代人的生活。对读者来说,并不需要作者行文告诉你多少多少知识,更想读到的是该作者的性情与经历,是他之所以成为今日自己的缘由。

作平兄是喜读历史之人。这点对他的性格及文字都有所塑造,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会随同他的行文,看到他对某人某事的个人认知。那些不无知识性的片段从来不与他的行文旨归形成割裂,相反让我们从更为远古的故事中体会到一言难尽的光阴滋味。这就像他在书中承认的那样:“我对年份原本是敏感的。”

光阴今在何处?似乎也是聂作平想通过这部书来回答的问题。

答案出乎意料的简单,在聂作平看来,光阴的集聚地是中国数千年来绵延不绝的小镇。

“小镇即中国,今天即时代”,是他令人读来一怔、细思后又不得不接受的判断。

读完这部书,我们的确会发现,它既是一部光阴之书,同时还是一部小镇之书。

小镇在中国,已经逐渐稀少,但又总会在大城市周围顽固地存在。小镇聚集了真正的人间烟火,聚集了天长地久的爱恨情仇。没有小镇,几乎没有中国社会极其重要的构成,哪怕这一构成在今天被人忽略得十分过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聂作平那样,对光阴有极为敏感的个人感受。所以,他这部书的主题既指向光阴,也指向作为载体的小镇。

小镇收藏和沉淀的光阴更值得一位真正的作家投入关注。因此,随着聂作平的笔尖,我们就开始对他生活过、停留过、告别过、挽留过的一座座小镇有了打量和抚摸,其中有平乐、有黄甲、有彭镇、有海窝子、有白鹿、有夹关、有黄龙溪、有火井镇、有山泉、有唐昌、有东山、有元通等等我们或许到过、或许从未听闻的小镇。

也因此,我们在“养马河”中,能看到一列曾经的火车呼啸而过;在“黄甲”中,能看到它已被泯灭的曾经个性和作者漫长的乡村生活;在“彭镇”中,能看到幸存的剃头铺和老茶馆;在“海窝子”中,能看到只被县志记录的往日曾经;在“白鹿镇”中,能看到祖孙三代人的流逝年华;在“夹关”中,能看到被时光轻轻掩去的先辈爱恨;在“山泉”中,能看到他毅然决然的青春躁动……

所有这些,聂作平选择了自己的在场,选择了自己最真实的光阴贴近,令人读来,感觉他写的就是我们,当我们跟随他的叙述,在那一个个小镇徜徉,他感受的光阴也在我们身上如此流淌。

一本书如果不能唤起读者的种种感受,这本书便属失败之书。聂作平以自己的经历,书写了观察;用真实的性情,揭示了人生。他的行文一如既往,面对众声喧哗的生活,选择了生动;面对大开大阖的世态,选择了卑微,既让我们看到一草一叶的生长,也让我们体会不易觉察的感伤。

书中有段话让我咀嚼再三:“每个人短暂的一生就像是值守一段毫不起眼的防线,这防线,很快就会被岁月的大军攻陷。然后,就是别无选择地撤退。”撤退到哪里?无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曾经、每个人的光阴深处。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罗大佑那首《光阴的故事》:“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是的,聂作平这部书是一部写光阴、写小镇、写日常、写看见、写经历的书,所有的光阴都被流水带走,聂作平用这部书,尝试用文字挽留,让作为读者的我们在面对时无可退让、无可闪避。

因为它是光阴。没有岁月可回头。

新闻推荐

宜君县财政局多措并举抓收入

阳光讯(记者严利君)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及“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宜君县财政局紧紧围绕稳增长的目标...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