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活出精气神 访《汉滨歇后语》《汉滨农谚》作者郭华正
[摘要]——访《汉滨歇后语》《汉滨农谚》作者郭华正
记者 牟庆红 实习记者 杨一
初见郭华正老人时,他因为患有帕金森病,双手不停地抖动,但这不妨碍稳健的步伐和满头银发衬托出他一身的“精气神”。
2019年,郭华正迎来了自己的八十大寿。曾经的乡村教师、基层干事郭华正也在年至耄耋之时,完成了又一次转身。他将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农谚俏皮话整理成书,希望这些民间智慧为更多人所用。
记者采访郭华正时,春日阳光把屋里晒得暖暖的,两面墙的藏书似乎也在暗示着这位老人的智慧。郭老坐在靠窗的凳子上,一只手用力按住强烈抖动的另一只手。很难想象,他就是用这颤抖的双手,5校书稿,完成了《汉滨歇后语》《汉滨农谚》这两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的采编工作。
扎根基层育桃李
郭华正对于农谚、歇后语的兴趣与积累与年轻时的生活密不可分。
21岁那年,郭华正风华正茂。为了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安师毕业后的他主动申请下基层锻炼。郭华正住在五里镇,被分配到叶坪的学校任教。叶坪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一个人要背干粮翻山越岭。郭老回忆:“从家到学校特别不容易,冬天起码要四五天才能走到,夏天大约要三天时间,路上人烟稀少,还经常遇到蛇,好多老师和学生因为条件艰苦都放弃了这里。”
就这样坚持了许多年,由于那个年代上学读书的人不多,多数家庭供不起孩子念书,也没有让孩子念书的打算,学校里的学生总是少得可怜。郭华正想尽可能多地留住学生。有一年夏天,郭华正送学生返家,路上一边是随时可能落石的山体,一边是悬崖峭壁,路途遥远,稍不注意还会有蛇从脚背上“蹿”过。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到,他趁着在学生家歇脚的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孩子可以坚持上学,不要放弃读书。家长深受感动,便同意了孩子继续就读。说到这里,他脸上泛起了自豪的笑意,他说只要是自己带的班,升学率都很高。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坚守,郭华正桃李满天下。就算已经毕业了几十年,他的学生依然与郭老保持着联系。
当时的叶坪小学条件艰苦,教师业余生活十分单调,休息时大家便聚在一起聊聊天、洗洗衣服。几个单身男青年便信口编出几句顺溜的话,“自己洗,自己浆,手拿棒槌泪汪汪”,博他人一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郭华正便对这些来自生活的智慧有了特别的兴趣。
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声音
后来,因为工作细致,文笔突出,他从教师岗位转岗,从事行政工作。事业转型,让一身“书生气”的郭华正显得不那么从容。开展群众工作和教育学生完全不是一个路数,郭华正知道,要把工作做好,就要走进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间去,要从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习惯以及沟通方式开始。
郭华正说:“我去村里,首先学习当地方言,要最纯正的那种,这样才可以与当地人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1974年,他担任叶坪区委宣传组干事,下村住过千脚落地窝棚,吃洋芋,烤疙瘩火,睡烂羊皮,盖油渣被,偶尔能吃上一碗酸浆粑,还是变了味儿的。他跟着群众学会了推手磨,也习得了一嘴“土话”。
从教书匠到基层行政工作者,郭华正染上了浓浓的泥土味儿,再加上他处处留心的习惯,听到好的就用笔记下来。他采编的歇后语、谚语等文稿还被省民间文艺研究会与省艺术馆主编的《名谚拾粹》选用。
“不信神,不信鬼,好日子全凭胳膊腿。”“千可靠,万可靠,自力更生最可靠。”“早雨暗砍柴,暗雨打草鞋。”郭老顺口就能说上几句,用方言说起来,更是朗朗上口。
在叶坪一呆就是18年,讲到此时,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说到:“叶坪留下了我的青春,十八年的宝贵青春。”后来,郭老从叶坪调到县教育局(汉滨区教体局),并在44岁那年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留住民间文化
4年前,汉滨区文化馆馆长蒋典军第一次带着出书的想法找到郭老,因为经费拮据,很不好意思开口。可他没想到,郭老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很快开始创作。
蒋典军回忆,那个时候郭老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由于帕金森病,他口齿不是很利落,写东西的时候无法控制手臂,创作过程很艰难,这让蒋典军既歉疚又感动。
郭老搜集来了近40年的资料,几乎都是破碎的纸片,有烟盒纸,也有小学生用的发黄的生字本纸张,郭老就是从这些单单片片上找回从前的回忆。郭老不会使用电脑打字,全得手写,在他病情逐渐加重的情况下,想写一个字,得用一只手按住另外一只手半分钟,手不颤抖了,才能捏住笔。有时半夜时分,他还会起来修改校对,给蒋典军打电话,说稿子里错了一个标点或者写了一个不规范的简化字,怕他不认识,记得要修改一下。就是这样,郭老吃尽了苦头,先后校对了五次,两本书才最终成稿。
“动意策划抢救、搜集、挖掘、整理散落在民间的这些宝贝,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想编辑一套非遗丛书,取名‘把根留住’。由于人力有限、经费紧张等重重困难因素,最后还是咬牙决定,动员社会力量,我知道时间不等人,先做了再说。”蒋典军在为《汉滨农谚》所写的序言中说,作者都是老一辈文化人,他们大多都多病缠身,但是却越做越有劲儿,不收分文,自愿为文化事业奔走,郭老亦是如此。
一位耄耋老人,
患有帕金森病,
他做了什么值得书写的事情呢?
2019年,郭华正老人采编的《汉滨歇后语》《汉滨农谚》相继面世,
安康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化以铅字的形式被记载下来,
它们是郭老青葱岁月的累积,也是安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农谚俏皮话本身就是从群众口中来的,
将它们汇编在一起,就是让它们“回群众中去”。
网友留言
@平安是福
群众语言丰富多彩,过去在农村有一些人文化不高,说起歇后语一套一套的,现在估计这样的怪才不多了,确实要搜集整理,留下民间文化。
@冬天温暖您
秫秸秆当门闩——经不起推敲,说话捧着乌纱帽——封官许愿,双手捧鸡蛋——十拿九稳,霜后的蝈蝈儿——没几天叫头,霜后的萝卜——动(冻)了心,水兵的汗衫——道道儿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80多岁的老先生,潜心研究,佩服佩服!
@AK汉江骄子
“早上放霞等水烧茶;立夏三把黄,油菜枇杷樱桃黄;种小麦立冬前十日不早,后十日不迟”等等,在我们安康农村,还有很多这样的生活谚语,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自若
歇后语是老祖宗们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语言朴实,浅而易懂,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说出来朗朗上口!应广泛宣传和发扬光大。
@与世无争
搜集民间文化的精神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汉水春苗
为郭老点赞!每一个不平凡的事件背后,都有一个平凡人坚持着不平凡的信念,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
【记者手记】
非遗保护与传承本是不容易的事,郭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致力奉献。也许,在历史的洪流中,郭老只是千千万万为文化事业前仆后继的奋斗者中的一员,只是浩浩汤汤奔腾不息历史长河中的匆忙一瞥,但这一瞥足够惊艳,在年轻一代的眼里,郭老永远“不老”。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严利君通讯员高峨皇)为深入推进抑尘治霾“春雷”专项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4月10日,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工业污染源治...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