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镇:循环农业让农民吃上“生态饭”

铜川日报 2018-10-14 08:12 大字

高村成片绿油油的稻田

“近年来,彭镇以绿色循环农业经济为新引擎,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基本形成了以铜黄高速、西延高速公路周边为主的玉米、核桃产区;以210国道沿线为主的苹果产业区。同时,大力发展香菇、水稻种植,肉兔、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让农民依靠产业拔穷根,实现脱贫致富。”宜君县彭镇镇长范东旭介绍。传统种植效益低,特色种养投入大,单一产业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面对农业转型难题,彭镇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让产业链建在循环经济上,美了乡村风景、鼓了群众“钱袋子”。近日,记者一行深入彭镇农村,详细了解了循环农业发展情况。

南方水稻在彭镇蓬勃发展

走进高村,映入眼帘绿油油的稻田让这个北方小山村有了江南的灵动与秀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村就有了种植水稻的历史,但是,将水稻作为村里特色产业来发展,还得从近两年说起。

2016年,高村利用独有的水田,发挥村民传统水稻种植技术,试种了20亩水稻。今年,又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20亩。

水稻收获后的稻壳、稻秆该怎么利用?养殖猪、牛、羊产生粪污到哪里去?勤劳智慧的高村人探索出了一条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率高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路子:利用稻壳、稻秆加工成饲料发展养殖业,再用养殖产生的天然肥料种植水稻、玉米。

有机肥让高村水稻口感独特,价高不愁卖,今年大米将卖到20元一斤。村里看到了水稻种植的市场前景,决定走品牌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注册了“怡君生态大米”商标,并计划扩大种植规模。

通过打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品牌,越来越多的农户吃上了“生态饭”。据了解,村上共带动36户贫困户发展水稻种植和生猪养殖,其中30户发展水稻种植,户均2亩,每户年底分红1500元;带动临时、长期用工100余人。

今年,高村利用牛粪做饲料养殖了20亩蚯蚓,进一步丰富了循环农业发展内容。目前,蚯蚓养殖即将迎来收获期,一亩将获益8000多元,准备再扩大养殖30亩。

“今后,高村将继续发挥水稻种植业的特色,同时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养殖业,让绿色循环农业真正成为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产业。”村党支部书记陈家齐说。

废弃秸秆上种出致富香菇

在西洼村的宜君县天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基地大棚内,一个个架子上摆满了即将出菇的菌棒,却难见出菇后的废弃菌棒,“出菇后的菌棒都碾成渣埋地里当肥料用了,而培育香菇用的菌棒的原材料又来自于玉米芯、苹果枝、稻壳、稻秆等农业废弃物。”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天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香菇等食用菌种植与销售,基地占地136亩。目前共有大棚120个,其中出菇棚30个,菌棒60余万个。

最近一段时间,正是基地出菇时期,在工人娴熟的动作下,一个个鲜嫩的优质菇从菌棒中“脱颖而出”。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收购周边农户的玉米芯、稻壳等做菌棒,培育出的香菇产量高、品质好,一年出三四茬,一斤卖10元左右,市场前景不错。而产菇后的菌渣,含有大量的食用菌菌丝,氮氧钾等含量超过国家有机肥标准,清棚时,基地免费让周边农户拉到地里用,还给他们支付运费。

彭镇玉米种植总面积7.31万亩,秸秆利用率仅为20%,剩下的80%该如何利用?秸秆还田成本高、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环境,而食用菌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对于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价值和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接下来,该公司计划在哭泉镇、棋盘镇、太安镇新建3个香菇产业园,每个园区种植香菇50万棒,有望推动全镇秸秆利用率过半。

为当地释放生态红利的同时,公司还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据了解,3个香菇产业园预计年产值1000万,带动当地贫困户150户。未来两年,随着该公司不断在全县范围内建立香菇产业园,食用菌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放大。

沼液浇灌出苹果示范园

来到郑村150亩苹果种植示范园,记者对循环农业“变废为宝”有了直观感受:养殖所产生的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发酵后,形成沼液、有机肥,储存起来供园区使用。

郑村共有42户人,家家户户都有小型沼气池。2017年,彭镇在推行畜—沼—果一体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时,该村被选为试点村。现在,果树上的化肥、农药少了,产量品质却上去了,绿色生态成为了许多果农挂在嘴边的热词。

“上过沼液、有机肥的苹果色泽好、味道甜,绿色无公害,肯定能卖上好价钱。”村民郑金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8亩苹果园使用沼液、有机肥后,一年能为他节省近2万元买化肥的钱。同时,养殖一头母猪能为他家增收1万多元。

沼液、沼渣用作农作物有机肥,沼气满足了很多家庭日常做饭、照明需求。如今,村里形成了使用清洁能源的新风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今年,彭镇加大畜-沼-果一体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推广力度,在拔头塬村,实施宜君县惠泽生猪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提升示范工程。目前,该工程已经开始动工,预计11月完工试运行。建设内容包括沼气工程系统、沼液储存系统、沼气利用系统以及其他配套系统等。

拔头塬村党支部书记张忠权告诉记者,待工程全面完工后,预计年产有机肥50余吨,满足南塬片区5个行政村的2000余亩果园用肥需求以及临近村民小组用气需要。

“下一步,镇党委、镇政府将继续坚持以绿色为导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快速推动全镇产业结构优化,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彭镇党委书记张锋对记者说。(本报记者 李兵 刘晓帆 程红兰 见习记者 王焕焕)

新闻推荐

“四场保卫战”助推铜川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张长江通讯员高峨皇)近年来,铜川市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以绿水青...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