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铜川40年婚礼变迁

铜川日报 2018-09-16 08:28 大字

迎亲队伍带着嫁妆——刚刚油漆过的家具返回男方。1980年摄于王益区。

一辆小型工具车满载嫁妆驶向新郎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欧单缸洗衣机、海燕彩电、双单门电冰箱等家电是最为奢侈的嫁妆。1986年摄于王益区。

新郎给新娘戴新婚戒指。上世纪90年代,结婚时流行三金,即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1990年摄于王益区。

新郎给证婚人深深鞠躬以表谢意,喜庆的歌声从一旁的双卡录放机传出。1990年摄于王益区。

迎亲队伍中一人手提大公鸡,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福。2005年摄于宜君县云梦乡。

在农村,外甥结婚时,舅家要给一对新人披红戴花,披得越多祝福越多。2006年摄于印台区后齐村。

迎亲团队接新娘,伴郎团阵势浩大。2012年摄于印台区。

近年来,传统的中式婚礼受到年轻人的追捧。2018年摄于铜川新区。

时代在飞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时男女双方家长尽量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以表达对孩子的祝福。因此,孩子一结婚房车等等都有了。2015年摄于铜川新区。

九月是金色的,一片又一片的金黄映入人们的眼帘,就连黄昏落幕时的一溪清流,都倒映着金黄的色彩;九月是粉色的,一颗又一颗粉色气泡绽放,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滋味;九月是红色的,一对又一对的新人喜结连理,就连枝头的果子,都染上了火红的颜色。

金九银十,又到一年婚礼季。林语堂曾经说过:“结婚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举动。即便在最偏远的未开化处所,那里的男女,依然必需透过结婚的仪式,始能营其共同生活。”这项亘古的仪式,带着时代的脚印悄悄改变。改革开放40年来,婚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娘的嫁妆一般是由父母请当地木匠做的几件实用家具,家境好点儿的是油漆家具;后来,嫁妆变成了缝纫机、海鸥单缸洗衣机、海燕电视、摩托车、双卡录放机等,根据新人家里条件具体而定;如今,嫁妆更是丰富多样,各类家电、电动摩托、小汽车等家家不一。

婚礼服装也是形色不一。由80年代的一顶红盖头、一件红嫁衣变成洁白的婚纱;再到如今款式多样的秀禾服、婚纱等多套服装的组合。婚礼也由以前的中式婚礼变成西式婚礼,到目前完全打破传统,更具个性化。如旅游结婚、复古婚礼、中西结合的婚礼等。受西式婚礼的影响,伴娘已成为婚礼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有些是伴娘团、伴郎团集体上阵,更是增添了婚礼的热闹氛围。彩礼也是水涨船高,跟随时代的脚步逐年上升。

今年60岁的姚忠智是铜川市粮食系统的退休职工,国家高级摄影师,从事婚礼拍摄近40年,从上世纪80年代学摄影至今,基本没有间断过。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婚礼变迁更是日新月异,姚忠智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铜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婚礼习俗的变化,反映了铜川百姓的美好生活。今天通过一组姚忠智老师提供的照片让您感受铜川婚礼的变迁,时代的变迁。(本版照片均由 姚忠智摄影)

新闻推荐

印台区获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

本报讯(通讯员吴明超)日前,印台区被省政府授予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这是继宜君县后铜川市第2个通过省级验收的食品安...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