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创业的致富“领头雁”

商洛日报 2018-07-04 07:35 大字

徐龙刚,一个年轻小伙,在生他养他的宜君县尧生镇尧生村,凭借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勇气,创出了一片天地,回馈了一方乡亲。他先后荣获宜君县农民增收先进个人、宜君县“优秀共产党员”、第二届自强励志类“宜君好人”称号。

创业路上“一波三折”

徐龙刚弟兄三个,父母都是农民,家庭生活并不富裕。渐渐长大的他,看着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父母,就很心疼。为了减轻家庭负担,2009年,22岁的徐龙刚经人介绍到陕北打工,月收入4000余元。这样的工资对他一个人来说,是花不完的,但要照顾家人,供两个弟弟读书,就显得紧张。为了增加收入,他就报名学开铲车,想着能多挣些钱。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学习回填技术时不慎导致他的左脚后跟裂缝,这次意外让他“开铲车挣大钱”的梦想成了泡影。

疗伤期间,他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脚伤好了之后,他便返乡踏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先是养羊、后是贩煤,虽然精心管理、早出晚归,但由于缺技术、没本钱、少帮手,总是付出得多,收获得少,弄不好还赔本。

为了改变现状,为了心中的“创业梦”,他始终在寻找机会。2012年年底,尧生大队向外发包30亩果园,他一看,这是个好机会,可高额的承包金让他犯了难。为了筹措资金,他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通过借、贷的方式凑齐了资金,以13.5万元的价格成功竞标,争取到了30亩果园的承包权。可由于缺技术、缺经验、缺劳力,承包初期的效益并不好,可不服输的他没有放弃。于是,他边干边学,利用空闲时间耐心钻研果树修剪、苹果管理等知识,积极参加县农广校、果业局的技术培训,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果农请教。经过不懈努力,他承包的30亩果园效益逐年增加,这更增添了他继续前进的信心。

办合作社“唱好插曲”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年轻的徐龙刚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3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口中得知了创办合作社的好政策。经过多方咨询,3月份,他成功注册了宜君县丰茂苹果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54户,注册资金211万元。这个做法犹如向平静的水面投掷了一颗石头,惹来了“家庭风波”:父母认为他“瞎折腾,害怕他亏本”;妻子埋怨他“事干大了不顾家,不管孩子”……面对家人的担心和牢骚,他不争不辩,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头顶就一定有阳光”,带动更多人走上共同富裕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在他的精心经营和管理下,合作社运行顺利。2013年年底,他在县科技局申报了“外观设计”、“秦宜”商标、“圣优四季”三项专利并顺利通过,独特的包装箱成为宜君县丰茂苹果专业合作社的“靓丽名片”,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的眼球。在中国陕西(洛川)苹果节上,合作社销售的苹果获得了国际苹果博览会优质苹果银奖。此殊荣吸引了北京、上海等多处客商,年销售苹果量达200余万斤,销售量的增加让果农们“鼓起了腰包”、高兴得“眯起了双眼”。

创业难经营更难。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合作社年初和果农签订协议,其价格可能与收获季节的市场价格有出入,回收价格高出市场价格,果农喜笑颜开;回收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果农一脸不悦,甚至私自销售。为了稳定果农情绪,遵守与客商的协议,树立“诚信”品牌,他向果农们承诺“回收苹果永远遵循市场价格,哪怕自己赔钱,也不能让果农受损失。”这一承诺,给果农们吃了“定心丸”,也擎起了“诚信”的旗帜。

回馈果农“彰显爱心”

起初,徐龙刚创办合作社既是为了“共同致富”,也是为了“抵御风险”。如今,经过几年的努力经营,合作社社员增加至104户,资本达到了311万元,新建办公场地120平方米,果园面积达1300余亩,效益逐年攀升。

面对日益壮大的合作社,作为理事长的徐龙刚,没有忘记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忘记果农们的支持,他以良知和善念回馈社会和他人。

每年冬天,他都通过合作社聘请果业局技术人员和村上的“土专员”,为社员和其他果农免费冬剪;每年春天,他都会为社员免费送去化肥、农药和其他农资,减轻果农负担。2016年4月初,徐龙刚亲自带果农熬制石硫合剂,为了帮助果农更好的预防果树上的病虫害,在宜君县尧生村和白沟村连续熬制了7天,可防治面积2300亩。三年多的时间,他以合作社的名义,出资聘请县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和镇上的“土专员”,对果农进行分期分批培训20余场次,受益人数达到3000余人次。

脱贫攻坚以来,他又积极响应党的政策,采取合作社加贫困户的模式,吸纳了26户有果园的贫困户,帮助他们管理果园,派人上门传授技术,甚至免费代管代干,带动了尧生镇的产业扶贫。贫困户张满仓家有6亩果园,但由于不懂技术,不会管理,收入甚微。徐龙刚派人为其免费冬剪,免费传授管理技术,结果,效益增加了3倍多。

展望未来“心远路宽”

有付出就有收获。徐龙刚经营的宜君县丰茂苹果专业合作社荣获“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称号;2016年,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在铜川市金秋赛果活动中,又获得市民最喜爱的铜川苹果和铜川苹果银奖。荣誉见证了合作社的迅速成长,这让年轻的徐龙刚心中又有了新目标———建全市乃至全省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创出品牌,让宜君的苹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心远,路自然宽。为了解决合作社和果农‘销果难\’问题,合作社紧抓机遇,成立了“宜君县秦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采用‘实体店+体验店+网店的形式’,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合作社和果农的苹果销售出去,同时加盟“百世汇通”快递,目前运营情况良好。同时,为了实现苹果反季节销售,扩大效益,他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自筹资金170余万元,在宜君县二十里铺修建苹果冷藏库,办公室、多功能培训教室、储藏室等总面积为1200平米,果库可存果20万斤。

徐龙刚,以梦想为帆、以汗水为桨,闯出了一条令人信服的致富路。(本报记者 姜兴民)

新闻推荐

商洛市成功处置西延高速天然气槽车交通事故

本报讯(通讯员胡伟)6月21日6时20分左右,延西高速(G65W)下行线721+500米处,一辆河北牌照翼RV-117挂车、主车为翼R80172装有5.3吨...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