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李世选:带领宜君剧协茁壮成长的“戏迷”

铜川日报 2018-01-10 09:40 大字

“家住铜川宜君县,我的名字叫张三,妹随表弟去长安,赶考数日不见还……”宜君县戏剧协会演出团自编自演的大型秦腔古装原创剧《三喜临门》于2017年8月16日正式在宜君县城广场舞台成功公演,观看群众人山人海,随着一段段精彩的演绎,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该剧的编演成功,无不渗透着李世选的辛勤付出。现年60岁的李世选是一名退休干部,也是宜君县戏剧家协会主席,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宜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勇挑重担 无私奉献

宜君县秦腔自乐班自2003年由退休干部刘焕珍、白树成组建后,一直活跃在县城群众文化舞台上,为普及秦腔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那时候由于没有组织领导,没有固定活动场地,没有服装经费,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因此,活动开展不经常,演唱不上档次。

李世选自幼喜爱秦腔,作为自乐班的普通戏迷,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和同志们一起商讨振兴全县秦腔事业大计。凭着对秦腔事业的执着,2012年他起草了关于成立“宜君县戏剧家协会”的申请材料,经过多方奔走,8月份经宜君县文联、民政局批准,成立了“宜君县戏剧家协会”,并在例会上被大家推选为协会主席。

李世选上任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秦腔事业中。没有经费,他拿出自己个人积蓄,购置了必要的乐器、道具,又在景园小区借租了一间大房子,于是自乐班起死回生,又活跃在县城文化舞台上。

实战演练 不断提高

随着剧协演出团的由小到大,由自乐到专业的艰辛发展,演职人员由当初10多人发展到了36人。李世选除了组织演员定期正常活动、排练提高外,还不定期的在县城举办节庆晚会,配合文化“三下乡”活动。下到乡村为广大农民群众演出,通过多练多演,逐步提高演出水平,宣传正能量。

李世选坚持以培训为抓手,采取以演代培,以会代培等多种形式,先后举办板胡演奏培训班2期,聘请市秦剧团专业人员培训3次,并组织县区联谊活动,先后到新区、黄陵县等地交流演出5场次,通过联谊交流,相互学习,提高演艺水平。

通过学习培训,剧协演出人员演艺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2013年剧协被市上命名“十佳优秀团队”,2015年在市上举办的团体赛中获三等奖,2016年获市折子戏比赛一等奖。李世选、刘会武、王改银等人在市县秦腔大赛中也名列前茅,获得多项奖励。

创演结合 推陈出新

李世选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在工作之余,他积极开展戏剧创作,先后写作了《闻名的宜君更文明》《真正扶贫为百姓》《争当合格党员》等小戏,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正能量,促进文化舞台繁荣。

2016年李世选等人创作的大型秦腔古装剧《三喜临门》,多次组织人员审改戏本、谱曲,并召开了戏本研讨会,征求多方面意见,充实剧本。在剧本审定后,他请来市上辅导人员,利用夏季学校放假,演职人员相对空闲的时机,不辞辛苦,排除万难,组织排演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该剧在县城广场正式演出后,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李世选扮演的丑角张三,风趣幽默诙谐,看后使人难以忘怀。经过多年学习演出,他本人演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2年荣获第二届“润民达康”杯秦腔大赛二等奖,2013年荣获唱响铜川“海林御苑”杯秦腔达人秀宜君赛区一等奖,2014年被市文广局授予“十佳”优秀文艺志愿者。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李世选的带领下,经过县剧协一班人共同努力,几年来,发展省级会员6人,市级会员5人,县级会员50多人,2016年市剧协换届选举李世选同志为市剧协副主席。县剧协演出团坚持每周活动不间断,下乡演出30多场。已排演古装折子戏26折,大型秦腔古装本戏1个,多次荣获市县奖励,演员中也有多人获奖,会员马小燕等人还参加了省上组织的秦腔电视大赛。

怀着这份对戏剧事业无比热爱的执着精神,李世选正在引领宜君秦腔文化事业走向繁荣……(本报记者 刘晓帆 通讯员 田晓鹏)

新闻推荐

我和妈妈做实验

星期天吃过早饭,妈妈带我去她的办公室,做了一个神奇的实验。妈妈的办公桌上摆着各种化学仪器和药品,其中一个长长的玻璃瓶子吸引了我,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是试管。瓶子里的药品大多都是无色的。妈...

宜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