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打出政策“组合拳”力促脱贫攻坚

陕西工人报 2017-09-04 09:42 大字

小王是宝鸡市首期***中期技能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可以毕业并从事电气焊专业的相关工作了。在培训期间,他不仅不用花一分钱,还可以领到每天50元的生活和交通补贴。这次培训班上,和他一样的还有82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这次是宝鸡市人社局针对广大青年劳动力、首次探索开展的系统性中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为年龄在16-30周岁之间,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和其他有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开设汽修焊接、电工电子两个专业,学员培训合格颁发宝鸡技师学院结业证和国家职业资格初级证书,并推荐就业。学员培训期间免培训费、住宿费,对其中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每人每天给予50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

据悉,2016年宝鸡市启动实施全市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以来,每年投入3000万元,出台了一系列技能培训惠民政策,实现了人群全覆盖和资助全覆盖。2016年,全市举办培训班839个班次,培训3.27万人,其中培训贫困劳动力5680人;组织引导“双返生”(初、高中毕业返回家乡学生)参加职业院校学习1.2万人。

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今年,陕西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切实加强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等7个文件,打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含金量”,在拓展本地就业空间、支持劳务输出、增强就业培训实效、扶持自主创业和强化就业服务等5个方面形成15项36个政策创新点,建立就业扶贫新的政策体系,为全省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现在的服务就是好,我们村离福地湖近,想通过福地湖的旅游开办农家乐,没想到县就业局这么快就组织培训机构请的老师在我村里办农家乐培训班。”铜川市宜君县宜阳街道办下官庄村贫困劳动力任王忠说。

宜君县就业局经过积极的实践,逐渐探索形成了具有宜君特色的“三单联动”培训模式。一是企业提供岗位订单,解决用工难问题。县就业局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中了解到,企业招不到与本企业岗位相符合的人员,新进人员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独当一面,企业要自己对新进人员开展岗位业务培训,导致企业负担加重,工作效率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县就业局及时调整培训方式,与各用人企业召开联席会议,企业按照用工需求向就业局提供岗位订单,企业提高了效率,节省了资源。二是就业局提供贫困劳动力名单,实施精准培训。县就业局在就业扶贫摸底调查中,实施“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根据贫困劳动力的意愿,需要就业的直接提供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需要技能培训的提供技能培训。县就业局将全县所有贫困劳动力信息汇总成台账,并根据汇总出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将全县所有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分类系统培训。三是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菜单,满足参训人员“口味”。县就业局审批了八家民营培训机构,各培训机构根据培训人员的就业意向及要求科学设置培训菜单,让参训人员都能学到自己想学的技术,有力提升了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就业局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现代化培训手段,积极对接了杭州客服网络公司,公司在宜君本地招聘网络客服,通过面试后,统一网上培训,让应聘者足不出户,坐在电脑前就能学习到南方先进的网络知识及客服业务重点,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劳动力就业。

当地贫困劳动力王海莉从事网络客服工作,现在一月能收入2600元左右。“我一家老小,都要我照顾,出不了远门。县就业局组织的网络客服招聘,我就来试了试,我们在网络平台上统一接受培训,方便得很。”

陕西省在转移就业拓展工程上,还积极推广社区工厂扶贫模式,积极鼓励人力资源企业服务贫困劳动力就业;在自主创业扶持工程上,加强贫困劳动力创业孵化,督导有关市(区)做好创业担保贷款信用乡村建设工作;在人才智力支撑工程上,大力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博士后服务基层活动等系列活动;在公共服务优化工程上,省人社厅拿出1200万元支持贫困县城乡居保经办工作,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政策、业务培训和金融管控系统上线培训。

本报记者 兰增干

新闻推荐

养老院里的爱情花 ———记宜君县中心敬老院里的真情夫妻

生活不能自理的杨彩玲在丈夫的陪伴下特别开心李黑子陪妻子在院子里晒太阳李黑子喂妻子吃饭李黑子每天抱妻子上床、下床、坐轮椅 在宜君县中心敬老院,有一对老夫妻用他们的真情陪伴感动了这...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